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朗兹.本达」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德國人 using HotCat
行 1: 行 1:
{{expand|time=2019-10-12T01:54:49+00:00}}
+
 
{{unreferenced|time=2019-10-12T01:54:49+00:00}}
 
 
[[File:弗朗兹·本达图片.jpg|缩略图|右|弗朗兹.本达  
 
[[File:弗朗兹·本达图片.jpg|缩略图|右|弗朗兹.本达  
 
</br> 全名:Franz Benda
 
</br> 全名:Franz Benda
行 11: 行 10:
 
</br>代表作:十余部交响曲,大量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
 
</br>代表作:十余部交响曲,大量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
 
</br>師從: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
 
</br>師從: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
 +
'''朗兹·本達'''Franz Benda(1709年11月22日-1786年3月7日),生於波西米亞波西米亞村莊,來自一個音樂世家。少年时曾在德累斯顿的宫廷中工作过,后来受[[腓特烈]]大帝聘请到波茨坦宫廷任职终身。
 +
 +
朗兹·本達的作品体现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变迁,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
 +
 +
朗兹·本达之弟[[格奥尔格·安东·本达]] 也是一位著名作曲家。
 +
 +
波西米亚作曲家,小提琴家。
 +
 +
==生平==
 +
九歲時,[[本達]]就在布拉格聖尼古拉斯的本篤會修道院當了一名律師,他還在耶穌會學校就讀。
 +
 +
1719或1720年,他逃到了德累斯頓他還成為一名律師,從城市和法院豐富的音樂生活中獲利,並學習小提琴,中提琴和唱歌。18個月後,他回到了父母的家中,作為女低音加入了布拉格耶穌會學院Clementinum合唱團,在那裡他領導了許多重要的音樂活動。聲音破裂後,他開始研究小提琴。
 +
 +
1726年至1729年之間,[[朗茲·本達]]在維也納的多個貴族中擔任小提琴手,然後與小提琴手[[吉里·卡特]](Georg Czarth)和其他兩位音樂家一起逃到華沙,在那裡領導由[[卡齊米日·蘇恰切夫斯基]](Kazimierz Suchaczewski)組成的合奏團。
 +
 +
1732年,他加入了華沙的宮廷樂團。
 +
 +
1733年8月II日,卡齊米日去世後,該樂隊解散了,[[本達]]隨即移居德累斯頓,在普魯士王儲(Ruppin)服役之前。
 +
 +
1736年,隨普魯士王儲的建立而移居至萊茵斯堡(Rheinsberg)。
 +
 +
1739年,結婚,第二年,普林斯王子升位,移居波茨坦。
 +
 +
1734年,他與小提琴手和中提琴手[[弟弟揚·吉里]](Jan Jiri)一同加入音樂節,並親自上了作曲課,首先是[[約翰·哥特列布·格勞恩]](Johann Gottlieb Graun),然後是後者的兄弟[[卡爾·海因里希·格勞恩]](Carl Heinrich Graun)。
 +
 +
1735年,格勞恩成為卡佩萊斯特王子。弗雷德里克國王(Frederick King)使現為新教徒的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帶到波茨坦他的父母以及包括兩個弟弟在內的兄弟姐妹最終以小提琴手的身份加入了宮廷音樂界。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本人與演奏長笛的國王有著良好的關係,與他在音樂會之後共同合作。
 +
 +
1771年,[[約翰·格特利布·格勞恩]](Johann Gottlieb Graun)逝世,他的名字終於被命名為Konzertmeister,儘管後來痛風困擾了他。意味著他的位置似乎經常被家庭中最年輕的小提琴手[[約瑟夫·本達]](Joseph Benda)取代。
 +
 +
1763年3月,他在波茨坦去世,距他的讚助人腓特烈大帝去世僅5個月。
 +
 +
==[[本達]]家族成員都是音樂家==
 +
 +
[[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的三個兄弟都是音樂家:[[喬治·本達]](Georg Benda),
 +
 +
[[約翰]](Georg)(1713-1752),曾在弗雷德里克王儲的合奏中演奏並作曲的小提琴家(主要為小提琴演奏)。
 +
 +
[[約瑟夫]](1724-1804),加入了弗雷德里克的在波茨坦擔任小提琴家樂團。
 +
 +
[[弗朗茲]](Franz)繼任Konzertmeister(1786-1797)。
 +
 +
他們的姐姐[[安娜·弗朗茲卡]](Anna Franziska)(1728-1781)是女高音。
 +
 +
[[約瑟夫]](Johann)的兒子是[[弗里德里希·恩斯特]](Johann)的[[弗里德里希·恩斯特]](Friedrich Ernst)(1749-85),他是小提琴家,大鍵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曾在波茨坦任職,並於1770年在柏林創立了音樂會系列。
 +
 +
[[弗朗茲]]本人的四個孩子成為音樂家:
 +
 +
[[瑪麗亞·卡羅來納]](1743-1820)是魏瑪的歌手,鋼琴家和作曲家法庭上,她與作曲家EW Wolf結婚。
 +
 +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1745-1814)和[[卡爾·赫爾曼·海因里希]](1748-1836)都是普魯士法院的小提琴手。弗里德里希創作了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和各種聲樂作品;[[卡爾·赫爾曼·海因里希]](Karl Hermann Heinrich)於1802年繼叔叔約瑟夫(Joseph Meister)後成為Konzertmeister。
 +
 +
他們的姐姐[[(伯恩·哈丁)朱利安]](1752-1783)是歌手兼作曲家,於1776年與[[JF里卡特]](JF Reichardt)結婚。<ref>[http://www.bach-cantatas.com/Lib/Benda-Franz.htm    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作曲家)]</ref>
  
== '''人物简介''' ==
+
== 視頻==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zCSGaPvwY}}
 +
弗朗茲· 本達(Franz Benda):E小調長笛協奏曲,L2.4 –安德里亞·伯塔蘭(Andrea Bertalan)
 +
Capella Savaria,音樂會,匈牙利Szombathely的Bartók音樂廳,2019年1月2日。- 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E小調長笛協奏曲,L2.4 –安德里亞·伯塔蘭(Andrea Bertalan)
 +
==參考資料==
  
'''朗兹·本达'''(德语:Franz Benda,捷克语:František Benda,1709年11月22日-1786年3月7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小提琴家。少年时曾在德累斯顿的宫廷中工作过,后来受腓特烈大帝聘请到波茨坦宫廷任职终身。他的作品体现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变迁,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
 
弗朗兹·本达之弟[[格奥尔格·安东·本达]] 也是一位著名作曲家。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小提琴家]]
 
[[Category:小提琴家]]
 
[[Category:德國人]]
 
[[Category:德國人]]

於 2020年1月9日 (四) 10:29 的修訂

弗朗茲.本達
全名:Franz Benda
出生:1709年12月22日
貝納特基-納德伊澤柔
逝世:1786年3月7日
波茨坦
所屬時期/樂派:古典主義柏林樂派
擅長類型:管弦樂,室內樂
代表作:十餘部交響曲,大量小提琴協奏曲和小提琴奏鳴曲
師從:卡爾·海因里希·格勞恩

朗茲·本達Franz Benda(1709年11月22日-1786年3月7日),生於波西米亞波西米亞村莊,來自一個音樂世家。少年時曾在德累斯頓的宮廷中工作過,後來受腓特烈大帝聘請到波茨坦宮廷任職終身。

朗茲·本達的作品體現了從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的變遷,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家。

朗茲·本達之弟格奧爾格·安東·本達 也是一位著名作曲家。

波西米亞作曲家,小提琴家。

生平

九歲時,本達就在布拉格聖尼古拉斯的本篤會修道院當了一名律師,他還在耶穌會學校就讀。

1719或1720年,他逃到了德累斯頓他還成為一名律師,從城市和法院豐富的音樂生活中獲利,並學習小提琴,中提琴和唱歌。18個月後,他回到了父母的家中,作為女低音加入了布拉格耶穌會學院Clementinum合唱團,在那裡他領導了許多重要的音樂活動。聲音破裂後,他開始研究小提琴。

1726年至1729年之間,朗茲·本達在維也納的多個貴族中擔任小提琴手,然後與小提琴手吉里·卡特(Georg Czarth)和其他兩位音樂家一起逃到華沙,在那裡領導由卡齊米日·蘇恰切夫斯基(Kazimierz Suchaczewski)組成的合奏團。

1732年,他加入了華沙的宮廷樂團。

1733年8月II日,卡齊米日去世後,該樂隊解散了,本達隨即移居德累斯頓,在普魯士王儲(Ruppin)服役之前。

1736年,隨普魯士王儲的建立而移居至萊茵斯堡(Rheinsberg)。

1739年,結婚,第二年,普林斯王子升位,移居波茨坦。

1734年,他與小提琴手和中提琴手弟弟揚·吉里(Jan Jiri)一同加入音樂節,並親自上了作曲課,首先是約翰·哥特列布·格勞恩(Johann Gottlieb Graun),然後是後者的兄弟卡爾·海因里希·格勞恩(Carl Heinrich Graun)。

1735年,格勞恩成為卡佩萊斯特王子。弗雷德里克國王(Frederick King)使現為新教徒的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帶到波茨坦他的父母以及包括兩個弟弟在內的兄弟姐妹最終以小提琴手的身份加入了宮廷音樂界。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本人與演奏長笛的國王有著良好的關係,與他在音樂會之後共同合作。

1771年,約翰·格特利布·格勞恩(Johann Gottlieb Graun)逝世,他的名字終於被命名為Konzertmeister,儘管後來痛風困擾了他。意味著他的位置似乎經常被家庭中最年輕的小提琴手約瑟夫·本達(Joseph Benda)取代。

1763年3月,他在波茨坦去世,距他的讚助人腓特烈大帝去世僅5個月。

本達家族成員都是音樂家

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的三個兄弟都是音樂家:喬治·本達(Georg Benda),

約翰(Georg)(1713-1752),曾在弗雷德里克王儲的合奏中演奏並作曲的小提琴家(主要為小提琴演奏)。

約瑟夫(1724-1804),加入了弗雷德里克的在波茨坦擔任小提琴家樂團。

弗朗茲(Franz)繼任Konzertmeister(1786-1797)。

他們的姐姐安娜·弗朗茲卡(Anna Franziska)(1728-1781)是女高音。

約瑟夫(Johann)的兒子是弗里德里希·恩斯特(Johann)的弗里德里希·恩斯特(Friedrich Ernst)(1749-85),他是小提琴家,大鍵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曾在波茨坦任職,並於1770年在柏林創立了音樂會系列。

弗朗茲本人的四個孩子成為音樂家:

瑪麗亞·卡羅來納(1743-1820)是魏瑪的歌手,鋼琴家和作曲家法庭上,她與作曲家EW Wolf結婚。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1745-1814)和卡爾·赫爾曼·海因里希(1748-1836)都是普魯士法院的小提琴手。弗里德里希創作了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和各種聲樂作品;卡爾·赫爾曼·海因里希(Karl Hermann Heinrich)於1802年繼叔叔約瑟夫(Joseph Meister)後成為Konzertmeister。

他們的姐姐(伯恩·哈丁)朱利安(1752-1783)是歌手兼作曲家,於1776年與JF里卡特(JF Reichardt)結婚。[1]

視頻

弗朗茲· 本達(Franz Benda):E小調長笛協奏曲,L2.4 –安德里亞·伯塔蘭(Andrea Bertalan) Capella Savaria,音樂會,匈牙利Szombathely的Bartók音樂廳,2019年1月2日。- 弗朗茲·本達(Franz Benda):E小調長笛協奏曲,L2.4 –安德里亞·伯塔蘭(Andrea Bertala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