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平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平化

张平化(1907-2001),原名张楚材,出生于炎陵(原酃县)石洲乡。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一二0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政委,东北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哈尔滨市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张平化先后任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委第二书记、中南局书记处书记,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书 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山西省委书记,湖南省委第二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国务院农委第一副主任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顾委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基本内容

出生日期:1907年5月9日

逝世日期:2001年7月23日

职业:革命家

毕业院校: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中文名称:张平化

出生地:湖南炎陵(原酃县)

别名:张楚材,张光照,张矢进

民族:汉

主要成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人大常委

人物生平

张平化生于湖南炎陵(原酃县)石洲里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起入本村私塾读书。12岁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读书期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在湖南省立三师27班毕业。

1926年入武汉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九团三营政治指导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在湖南省酃县参与组织农民起义。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酃县第二区委书记。

1928年初组织了第一次农民起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1928年4月,任共青团酃县县委书记、中共酃县县委宣传部部长。1928年秋任中共酃县县委书记,领导组建农民武装,在毛泽东领导下,创建、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

1931年任酃县游击大队党代表,率队开展游击斗争。1932年初夏,在肃反扩大化中被诬为AB团反革命分子,险被错杀,幸被前去执行的王震查明真相,才躲过一劫。1932年夏任湘赣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

1933年底任湘赣军区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政治部主任。1934年任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同年8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后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反围剿斗争。

1935年11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任红二军团四师政治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三十二军政治部主任。长征结束后,1936年11月任军委步兵学校第一团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随部挺进晋西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后任第一二O师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代政委。

1938年12月随师主力东进冀中,参加巩固和发展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返回晋西北后任第一二O师独立二旅兼晋西北军区二分区政委。1941年3月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5月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晋绥军民反蚕食、反“扫荡”,巩固和发展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东北,1945年8月起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1945年12月至1947年5月任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常委,其间:1946年12月起任西满分局民运部部长、蒙古工作部部长。曾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西满军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起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

1949年5月至1952年2月任中共武汉市委书记,1952年2月至11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1952年11月至1954年6月任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其间:1950年1月至10月兼任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49年12月至1954年6月任武汉市政协主席。1950年3月至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1年10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1954年5月至1956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三书记。1956年1月至7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1956年7月至1959年8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1959年9月至1967年8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1959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湖南省政协主席。1960年10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1966年5月至9月为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6月至9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66年至1971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1年4月至1973年6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1年5月至1973年6月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7月至1977年6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二书记,1973年8月至1977年6月任湖南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其间:曾兼任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75年8月至1977年5月兼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

1977年10月至1978年1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8年12月至1979年2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79年2月至1982年5月任国家农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2年9月至1987年7月任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大二次会议增选),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故居遗址

张平化故居坐落在石洲乡石坝村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为清代时期典型的土木结构四合院,洣水河静静地从门前流过,故居大门左侧挂着“张平化同志故居”的牌匾。故居厅堂两厢是卧室和厨房,共有七间房,家具简单。

张平化故居是“炎陵县学生德育实践基地”,并已成为一处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有数万人次到此参观学习,[1]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011年,张平化故居即“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旧址”,成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