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柔」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行 1: 行 1:
==作者简介==
 
姚思廉(557—637),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名简,以字行。早年从父察读《汉书》,尽得家学。南朝陈时,任会稽王主簿。入隋,任汉王府参军。父察曾撰梁、陈二史,未成,遗令他续撰之。
 
 
又奉诏与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区宇图志]]》。迁代王侑侍读。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太子洗马]]。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三年(629),[[奉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乃据家藏旧稿,兼采谢昊(一作吴)、傅縡、顾野王诸家之书,撰成《梁书》《陈书》。官至散骑常侍。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2ca2fa1f4044.aspx 古诗文网]</ref>
 
 
[[File:张柔.jpg|缩略图|张柔|[https://kknews.cc/zh-hk/history/mg6qng2.html 圖片來源][https://i2.kknews.cc/SIG=1a51uah/11o300104r82n2n16r27.jpg 原圖連結]]]
 
[[File:张柔.jpg|缩略图|张柔|[https://kknews.cc/zh-hk/history/mg6qng2.html 圖片來源][https://i2.kknews.cc/SIG=1a51uah/11o300104r82n2n16r27.jpg 原圖連結]]]
 
{{multiple issues|
 
{{multiple issues|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13 的最新修訂

張柔,(1190年~1268年),蒙古窩闊台汗、蒙哥汗時將領,字德剛,涿州定興(今保定市定興縣)人,金末元初時期中國中原地方武裝首領之一。 [1] 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軍南下中原,河北大亂。張柔聚集鄉鄰親族數千家結寨自保,金當局任為定興令,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興府事。太祖十三年(1218年)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兵敗被俘,降於蒙古。任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太宗四年(1232年),奉調伐金,隨速不台圍汴京(今河南開封)。汴京守將降,張柔獨至史館運走《金實錄》和秘府圖書;又訪耆舊望族,護送北歸。太宗十四年(1234年),張柔入覲窩闊台汗,升萬戶,兼管軍民,成為獨據一方的漢軍首領之一。乃馬真後二年(1243年),大帥察罕調張柔鎮杞縣。憲宗四年(1254年),移鎮亳州。憲宗九年(1259年)從忽必烈攻鄂州。忽必烈北還,令張柔領蒙古漢軍留駐白鹿磯待命。中統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詔班師。中統二年,張柔獻《金實錄》於朝廷,以年老致仕,受封為安肅公。至元三年(1266年),又起用為判行工部事,營建大都。 至元四年進封蔡國公,第二年(126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