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荫麟」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行 1: 行 1:
'''[[张荫麟]]'''(1905-1942) ,无字,号[[ 素痴]] ,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 历史学家。 张荫麟1905 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 ,1922 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得到梁启超的激赏 。1924 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张荫麟]]'''
 +
| 别名  = 素痴
 +
| 圖片  =
 +
[[File:张荫麟1.jpg|500|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ec688f885419fda5.jpg?size=350x509 原图链接][http://fenlei.baike.com/1942%E5%B9%B4%E9%80%9D%E4%B8%96/?prd=so_xgfenlei 来自互动]]]
 +
| 出生日期 = 1905 年11月
 +
| 出生地點 = 广东东莞
 +
| 逝世日期 =    1942 年10月24日凌晨三时
 +
| 国籍    =    中国
 +
| 民族    =    汉族
 +
| 職業 = 历史学家
 +
| 教育程度 =    清华大学
 +
| 信仰    =   
 +
| 知名作品 =    《[[中国史纲]]》
 +
}}
 +
 
 +
'''张荫麟'''(1905-1942) ,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 历史学家。
 +
 
 +
==生平简介==
 +
1905 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
 +
 
 +
1922 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得到梁启超的激赏
 +
 
 +
1924 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
1929 年,张先生自清华大学毕业,以官费赴美留学于斯丹福大学,专攻哲学和社会学,其间曾往加州大学作过短期研究。
 +
 
 +
1933 年冬,回国任清华大学历史、哲学两系副教授,同时在北京大学讲历史哲学课。自此至抗战前这段时间,张先生又作《沈括编年事辑》等。
 +
 
 +
1936 年 4 月出版的《国立清华大学一览〈 1936 ^ 1937 年度》,张萌麟还在历史学系另专为研究生开设清史专题研究课程。
 +
 
 +
1937 年春天,张荫麟随清华历史系师生赴西北旅行游了开封,洛阳、西安古城,并于归途登华山,同行者有[[吴晗]]、[[钱穆]]等。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张先生受浙江大学之聘,讲学于天目山中。
 +
 
 +
1938 年夏,赴昆明,任教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组之西南联大历史系、哲学系教师。
 +
 
 +
1940 年 7 月离开联大。同期[[容肇祖]]也任教于联大哲学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
 +
 
 +
1942 年,张荫麟去世。容輩祖擴写纪念文章,投寄《思想与时代)编辑郎。张荫麟去世后,浙江大学史地系辟"东莞图书室"以纪念先生 <ref>{{cite book|title=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69p3AAAAIAAJ|year=2002|publisher=汉语大词典出版社}}</ref>。
 +
 
 +
== 參考文獻 ==
 +
{{Reflist}}
 +
[[Category: 历史学家]]
 +
[[Category:中国人]]
 +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
[[Category:010 目錄學總論]]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14 的最新修訂

張蔭麟
出生 1905年11月
廣東東莞
逝世 1942年10月24日凌晨三時
國籍 中國
別名 素痴
民族 漢族
教育程度 清華大學
職業 歷史學家
知名作品中國史綱

張蔭麟(1905-1942),無字,號素痴,亦常作筆名,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歷史學家。

生平簡介

1905年11月出生於官宦之家。

1922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二中學。次年,考入清華學堂中等科三年級肄業。僅半年,在《學衡》雜誌第21期上發表處女作:《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質疑》,針對史學家梁啓超對老子事跡考證提出異議,清華師生大為震動,並得到梁啓超的激賞。

1924年6月,又發表論文《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分析明清兩代傳入的西方學術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929 年,張先生自清華大學畢業,以官費赴美留學於斯丹福大學,專攻哲學和社會學,其間曾往加州大學作過短期研究。

1933 年冬,回國任清華大學歷史、哲學兩系副教授,同時在北京大學講歷史哲學課。自此至抗戰前這段時間,張先生又作《沈括編年事輯》等。

1936 年 4 月出版的《國立清華大學一覽〈 1936 ^ 1937 年度》,張萌麟還在歷史學系另專為研究生開設清史專題研究課程。

1937 年春天,張蔭麟隨清華歷史系師生赴西北旅行遊了開封,洛陽、西安古城,並于歸途登華山,同行者有吳晗錢穆等。抗日戰爭爆發,清華大學南遷,張先生受浙江大學之聘,講學於天目山中。

1938 年夏,赴昆明,任教於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合組之西南聯大歷史系、哲學系教師。

1940 年 7 月離開聯大。同期容肇祖也任教於聯大哲學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

1942 年,張蔭麟去世。容輩祖擴寫紀念文章,投寄《思想與時代)編輯郎。張蔭麟去世後,浙江大學史地系辟"東莞圖書室"以紀念先生 [1]

參考文獻

  1. 張蔭麟先生紀念文集.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