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长义是中国大陆飞行滑翔伞的第一人,也是华联航空俱乐部的主人,在中国伞翼滑翔界颇具知名度。一切均来自于一个想飞的梦想,而他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起飞的翅膀无疑是沉重的。

目录

人物介绍

1989年夏天,在张长义还是北京图书馆的一名印刷工的时候,一次慕田峪长城之行,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使他成为中国大陆飞行滑翔伞的第一人。 那本来是一次平常的野游。张长义和朋友们来到慕田峪长城。他无意中抬头一看,高高的蓝天上,一些色彩艳丽的花朵正在飞翔。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不知道这就是滑翔伞。他看着这些载人的花朵在天空中自由的飘浮、飞翔,心中激动不已。他摇着双臂,向天空中呼喊着,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着,追逐那些飞人。他从平地追上了峰火台,又从峰火台沿着陡峭的山路追下来,整整追了两个多小时,一路磕绊,全身汗水。最后在长城脚下的停车场追上了那些正在收伞准备离去的人。那一天张长义才知道什么叫滑翔伞,也就是在那一天,张长义拿着父亲在坦桑尼亚作援外劳工时积攒下的全部外汇一共800美元,作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桩最大的交易:从那些在长城飞翔的台湾人手中买下了一顶滑翔伞。

没有教练,全部技术仅靠自己摸索,不知摔过多少回,数不清身上青青紫紫有多少块,他和他的同事们契而不舍地磨练着。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不少在华工作的外国滑翔伞爱好者,这些外国友人给予了他们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并帮助他们同国际航联取得联系。这援助对他们是划时代的,对中国的伞翼滑翔事业也是划时代的,因为在此之前国际航联根本不知道中国也有人从事这项运动。

这之后,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伞翼滑翔运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航联开始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他们也选择了北京昌平县境内地形风向均适宜的莽山作为训练基地。1993年,在温州举行的海峡杯伞翼滑翔比赛上,初试锋芒的他们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紧接着便一发而不可收了,不光参加国内的比赛,连国际比赛他们也自费去参加,不为别的,就想学点新东西,玩得更精。

张长义 - 拥有飞伞

在经历了憧憬和自制的尝试后,1989年的夏天,张长义和几位朋友去慕田峪长城郊游。漫步间,几顶盘旋在蓝天白云和逶迤长城间的伞,使他的眼前再也装不下其余的景色。剩余的几个小时里他和他的朋友们便追逐着这几顶伞,从这个烽火台到那个烽火台。伞借着风力悠闲地飘来荡去,而他们几个发烧友则汗流夹背地竭尽腿力,那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拥有一顶真正的伞。 终于在伞降落的时候他们追上了,看着满头大汗的他们,几位来自台湾的旅游者诧异于大陆竟有如此执著的伞翼滑翔爱好者。他直接了当地提出要买一顶伞,台湾旅游者还要赶去下一个景点,便说真有诚意晚上到宾馆来谈。

当晚在宾馆,两岸的同道者进行了十分融洽的交流,他也得到了台湾朋友的一个十分友好的价格——800美元。这样一顶新伞在当时国际市场上的售价约为3000美元,而现在则达到5000美圆。价格的确很公道,但800美元对于当时月薪不足30美元的他,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台湾朋友第二天就要回去了,他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筹款。 张长义 - 实现梦想

创建俱乐部

1994年,张长义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航空俱乐部――华联航空俱乐部,开始培训学员飞滑翔伞。这个俱乐部被称为中国滑翔伞运动的摇篮。5年来,中国已经有800多人从这里飞向蓝天。近些年来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的滑翔伞运动员,都是这个俱乐部培训的。目前除了台湾和西藏,中国各地都已经有了华联航空俱乐部的分部。 参加滑翔伞俱乐部的人80%具有高等学历,而且私企老板和白领阶层占到70%。还有就是一些生机勃勃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他们中很多人自幼就对航空、对飞行有着浓厚兴趣和梦想。在华联俱乐部飞滑翔伞的会员有男有女,男性中年龄最大的63岁,女性中年龄最大的50岁,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