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雁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继才
出生 1952年1月
国籍 中国
知名作品 《回望小汤山》

张雁灵,男,河北迁西人,1952年1月生,1970年12月入伍,1973年4月入党,1978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荣立三等功4次。2004年1月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2006年8月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200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任总后卫生部部长,正军职;2012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当选新一届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去武汉路上》

张雁灵

奉命来武汉,协助建病院,

人老当参谋,不能上一线。

拉上传福兄,联手献经验,

时光十七年,华夏山河变,

抗非精神在,再现小汤山!

2020年大年初一,一大早,17年前曾任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的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张雁灵,再次奉命出征,去武汉协助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作。时任北京小汤山医院副院长邓传福教授一同出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张雁灵

外文名称;ZhangYanli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迁西

出生日期;1952年

职业;军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毕业院校;第四军医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荣立三等功4次

代表作品;《回望小汤山》

人物经历

张雁灵,1970年12月入伍,1973年4月入党,1978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历任解放军266医院内科医生、医务处主任、副院长,北京军区联勤第八分部卫生处处长,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2000年任白求恩军医学院院长,2003年2月入国防大学进修深造,2003年4月29日被中央军委紧急任命为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2003年7月后继续在国防大学深造,2004年1月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2006年8月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200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2008年任总后卫生部部长,正军职。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12年12月9日在京举行。本次会议进行了换届选举,张雁灵当选为新一届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人物事件

临危受命的张雁灵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到临岗就任,仅用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来不及与家人、亲友告别,直接从国防大学开赴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并带领汇集了从事呼吸、传染病专业的博士后、博士5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10多人的军队医疗系统的精兵强将千余人,圆满完成抗击非典救护人民的重任。[1]

张雁灵对自己有这样一个绝妙的比喻: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就像春运时增开的一列临时列车,患者是车上的乘客,医护人员是列车员,而我只是临时列车长,我们有责任把车上的每一名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我们这列临时列车之所以能够行驶得又快又稳,离不开列车下铺设的两条铁轨:一条铁轨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和北京市的英明决策;另外一条铁轨则是严谨的科技治疗和严肃的科学态度。而医院的建设者、后勤保障人员以及所有关注支持小汤山的各界民众就是组成路基的石子。有这么多人支持着,支撑着,我这个临时列车长真是非常幸运,哪里还有什么功劳可言?

2010年4月16日下午4点50分,总后勤部卫生部张雁灵部长一行来到玉树州结古镇,视察并看望了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应急救援医疗队全体队员。 张雁灵部长与医疗队熊利泽队长商讨了伤员收治的预案,看望了医疗队员,对医疗队的快速反应和扎实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非典"给国人猛上一课

"十年过去了,十年间的事还真令人难忘。我一生中经历了很多事,可能这件事是最令人难忘的一件。" 坐在记者面前的张雁灵,两鬓已略显斑白,回忆小汤山非典医院,依旧清晰地记得每个细节。

谈起"非典",原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绝对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这座临时搭建起来的医院,集中收治了680名确诊"非典"病人,约占全国"非典"患者总数的七分之一,除八人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而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组建小汤山非典医院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又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多年后,回忆起那时的决定,张雁灵如此评价说。

"那一年,北京打了一场遭遇战"

"街道空巷,饭店关门,学校停课,王府井大街上居然那样冷清。"

张雁灵说,虽然在国际流行病学史上,"非典"疫情人数、死亡人数并不算多。"但是,这个病很特殊,来得很突然,传染性极强,很多医务人员倒下,人们对它不认识,很多人内心极度恐惧害怕,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没人能预测'非典'后来的发展是什么样。"

"非典"从广东蔓延到北京,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军人出身的张雁灵习惯用战术用语来形容:"北京打了一场遭遇战。"

"被动的应对"是遭遇战最大的特点。为应对"非典"疫情的侵袭,中央、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组建小汤山非典医院。

2003年4月中旬,北京的"非典"疫情近乎一夜间就进入了高发期,医院病床缺口1500张,许多确诊的"非典"病人只能滞留在门诊室。为避免扩大感染,新建一所临时传染病医院,已成为北京市别无选择的选择。

"小汤山非典医院存在时间很短,只有51天,真的是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措施。" 张雁灵向记者表示 。

个人作品

《回望小汤山》

该书作者为解放军小汤山医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他以小汤山医院--首都抗击非典主战场亲历者的身份,为读者全方位地展示了搏击非典的那场特殊战斗,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发生在抗击非典英雄身上的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小汤山白衣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全书内容新颖,视点独特,风格清新,史料翔实,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本书既是一本研究抗击非典历史的珍贵史料,又是一本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医德医风教育的难得教材,适合部队官兵、军地医务人员和广大青少年阅读。

疫情情怀

迁西县第五小学学生赵浩湫写给张雁灵将军的信。[2]

长城网唐山讯(记者闫航)“敬爱的张爷爷,您好!您在武汉那边一切顺利吗?您每天与病毒作斗争一定很辛苦吧!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啊!”

“浩湫同学,看到你的来信,我很感谢、感动和高兴!”

……

连日来,正奋战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迁西籍张雁灵将军与素未谋面的同乡迁西县第五小学学生赵浩湫的书信往来互动,在迁西县引发了强烈反响。

一个是身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一个是远在唐山的小学生,千里传书,纸短情长。

这个事情的缘由还要从头说起,近日,唐山市迁西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教育局、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了“向疫情防控一线英雄们致敬”书信、美术作品征集的活动。在得知征稿活动以后,第五小学学生赵浩湫马上想到了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迁西老乡张雁灵将军,于是决定给她心目中的英雄写封信。

“因为一直在关注武汉疫情,得知张雁灵爷爷老家是迁西的,心里非常崇敬,就想给张爷爷写信,表达问候和敬意。”赵浩湫说,开始想写书信作文,但妈妈鼓励她说,可以通过微信发出去,让更多人为家乡英雄致敬。

这样一封饱含浓浓敬佩之情的信写完了。让赵浩湫同学意想不到的是,她的书信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后被网友纷纷转发,很快就传达到了张雁灵将军本人手里。

张雁灵将军给赵浩湫的回信。

“面对大疫,我们有信心能够战胜!” 2月9日,原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负责指导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作的张雁灵将军,收到赵浩湫写给他的一封信后,第二天就写来了一封充满必胜信心的回信。

收到回信后的赵浩湫激动不已,认真读着信中的每一句话。“我要把这封信分享给同学们,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在家乡为他们加油!”

张雁灵将军在给赵浩湫同学的回信中,表达了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希望,以及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心系祖国的大爱情怀,“我从迁西走出来,草根出身,起步基层,平淡一生。但我始终把握一个准则: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珍惜荣誉的人,做一个把自己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的人!”这些话,鼓舞着赵浩湫和迁西的广大师生。

赵浩湫同学与老将军的书信互动立即在迁西县广大中小学生以及全县社会各界中传播开来,迁西县也立即在全县开展学习“《张雁灵给我县小学生回信》精神”活动。

“向抗疫英雄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全县中小学生们虽然分别在各自家中,但都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对抗疫英雄们的敬佩之情。

视频

张雁灵:医师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张雁灵会长发言

原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张雁灵:武汉建设两座专科医院非常必要,具有四大意义

参考资料

  1. 曾任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 17年后再次出征武汉 医师报,发布时间;2020-01-25 15:17:13 
  2. “隔空”致信情系疫情 张雁灵将军给迁西老乡小学生回信 ;长城网唐山频道,发布时间2020-02-16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