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麟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麟书
张麟书6.jpg
出生 1856-1933
国籍 中国
职业 任教至民国五年

人物生平

张麟书(1856-1933),名仁阁,字麟书、孟仁,号焦庵。台湾新竹人。清咸丰六年(1856)生。祖籍泉州惠安,先祖于嘉庆初渡台,抵大甲定居,再迁竹堑。幼家境贫寒,赖剖制蓪草纸为生。工作偶有余暇,即开卷苦读,先后受业于陈世昌、郑维藩之门。唯屡试不中。

  • 光绪二十三年(1897),日本据台之初,闻其品学出众,聘其为新竹公学校汉文专科教师,担任三年级生以上课程。任教至民国五年(1916),先后垂教几近20载。任教期间,日本台湾总督府为-材,编有“汉文读本”,通令公学校各年级采用。麟书认为此读本不合学生所需,坚持不予采用,而另就中华传统古籍中选取若干教材教读,日人亦毫无任何办法。又因其教学严格,不稍宽贷,学生敬畏有加,成绩亦为全岛之冠。其平日发辫垂地,大袖长袍,古式布鞋,俨然儒士气慨,日籍同僚亦待以师礼,凛然不可侵犯。教学之余,与郑家珍、曾吉甫、黄旺成等成立“乱弹会”,由新竹公学校与女子公学校之本省教师共同研究诗文,每月-课题,并由其担任“文宗”评阅指导。其后更再组汉文研读会,讲解汉文名著。
  • 1916年退职后,在家中设置书房,供有志青年学习汉文,竹堑文人中如林荣初、魏清德等均出其门下;富绅郑肇基、黄鼎三等先后礼聘为西席以教其子弟。
  • 1924年,在日人废弃汉文之声浪中,传承汉学于不坠,厥功甚伟。1933年逝世,享年77岁。著有《麟凤阁文集》,收录各体论说80余篇;又有《庸言》一书,多为其览经读史之作。惜均未见流传。

时与文

三卷第五期,内有张麟书的美国对华文化政策的政治经济意义,林沧白的如何实现耕者有其田?蔡尚思的梁簌溟的政治思想,谢默依的驳所谓中国式的民主政治,通讯 钱塘潮的关中危机,川北告警,文章 战雨、饥火、抢风交逼沈阳,林一荣的北平的几个镜头 五一的紧张和五四的热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