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弹琴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弹琴蛙为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纲动物。体长平均45毫米(雄蛙)及47毫米(雌蛙)。躯体较肥硕。头长略大干头宽,头部扁平,吻瑞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鼓膜大。犁骨齿为两短斜行。舌后端缺刻深。皮肤较光滑,背侧稽显著,背部后端有少许扁平疣,腹面无滑,肛周围有扁平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弹琴蛙

中文名称:弹琴蛙

别称:仙姑弹琴

拉丁学名:ANURA

分布区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台湾等地

科目:蛙科Ranidae

体态

体长平均45毫米(雄蛙)及47毫米(雌蛙)。躯体较肥硕。头长略大干头宽,头部扁平,吻瑞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鼓膜大。犁骨齿为两短斜行。舌后端缺刻深。皮肤较光滑,背侧稽显著,背部后端有少许扁平疣,腹面无滑,肛周围有扁平疣。

分布

弹琴蛙(学名:Rana adenopleura)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地,多生活于静水池塘以及沼泽内隐蔽物下或池岸斜坡上。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80至18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习性

生活时背面灰棕色或蓝绿色,有黑色斑点。背侧褶色浅。两眼间至肛上方有浅色脊线。头侧沿背侧褶下方为深棕色。体侧浅灰散有棕色斑。雄性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

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区梯田、沼泽水草地、静水水塘及其附近地方。白天隐匿、夜间外出觅食。于4-5月可采到浮于水面而成片的卵;它们也会作成浅泥窝,产下的卵在窝内铺成单层。鸣声"登登"悦耳,故名。

传说

[1] 唐朝时候,峨眉山万年寺有一个和尚叫做广浚,很会弹琴,他每天念完经,就焚起檀香,怀抱绿绮琴。在毗卢殿后面弹起来。,那琴声柔和时、象松涛细语;急促时,象百鸟争鸣;舒缓时,象行云流水;宏量时,又象寺钟共鸣。每当他弹琴的时候,周围树林里的山雀、毗卢殿旁边池塘里的青蛙,都停止了鸣叫,静听这悠扬的琴声。

有一次,大诗人李白来游峨眉山,到了万年寺,被广浚和尚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每天都要到毗卢殿听广浚和尚弹琴,两人交情很好。李白临走时,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广浚和尚。诗是这样写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随流水,遗响人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为广浚和尚弹琴题诗的事一传出,广浚和尚的名声就愈来愈大了。许多诗人、画家来到峨眉山,都要到万年寺听广浚和尚弹琴。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地方叫做听琴台。

有一天黄昏时候,广浚和尚象往常一样,焚起檀香,抱着绿绮弹起来。忽然看见一个身穿绿色衣裙的姑娘,倚在门外听琴。和尚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在此听琴?”那姑娘用手掩面,笑而不答。经过和尚几次询问,她才含羞答道:“我家就在寺旁,自幼喜欢弹琴。今天是师父的琴声把我引来了。”和尚听她说会弹琴,就说:“姑娘既然喜欢弹琴,那就弹一曲吧?”姑娘害羞地说:“我的琴弹得不好,还请师父多指点。于是手拨琴弦弹了起来。从此以后,和尚每次弹琴,绿衣姑娘就来听琴,有时也带着琴来请师父指点。

后来广浚和尚去世了,绿衣姑娘也不再来了。但是每当黄昏的时候,庙里和尚仍然听到毗卢殿后面的听琴台,有琴声传来,都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当琴声悠扬的时候,和尚们就悄悄地跑到听琴台去看,只见一群青蛙正在鸣叫。叫声叮叮冬冬,好象琴弦初拨,与广浚和尚的琴声相似。大家才知道广浚和尚弹琴时,前来听琴的绿衣姑娘,就是青蛙变的。它从广浚和尚那里学会了弹琴。和尚死后,就继续弹出优美动人的琴声。

后来人们就给这种青蛙取名叫“弹琴蛙”。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