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新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位于罗山县南部山区,是全县面积最大、人口较多的山区乡镇。自“六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彭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咬定各项创建目标不放松,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大打“六城联创”攻坚战,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创建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省级卫生乡镇和市级文明乡镇的夺牌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

简介

彭新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位于罗山县南部山区,是全县面积最大、人口较多的山区乡镇。自“六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彭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咬定各项创建目标不放松,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大打“六城联创”攻坚战,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创建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省级卫生乡镇和市级文明乡镇的夺牌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辖彭新居委会,张堆、马店、万寿、明月、八宝、仁和、前锋、张洼天竹、江榜、杨店、小河、红堂、茶山、倒座、西湾、曾店、公山、张堂19个行政村。信(阳)叶(集)公路穿境。

沿革

1949年设彭新区,1958年改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202.9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张墩、万寿、明月、八宝、马店、天竹、杨店、张洼、江榜、前锋、红堂、仁和、倒座、茶山、西湾、曾店、公山、张堂、小河19个行政村和彭新街1个居委会。

新农村建设概况

近年来,罗山县彭新镇党委、镇政府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真抓实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头强劲。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立足镇情,突出抓好优质稻、板栗、茶叶、粉条、畜牧、水产等六大支柱产业,先后兴建杨店优质稻生产基地,龙池、张堆、张洼、前锋名优茶生产基地,南部山区板栗生产基地;以杨店粉条加工厂为龙头,做大做强粉条产业;以永盛养猪场为龙头,以生猪养殖协会为依托,通过走“协会+农户”的路子,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二是抓好林业生产。以实施世行项目造林、APP造林、黄淮林保护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兴建“绿色银行”。   

强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扶持、强化服务等手段,该镇外出务工人员1.95万人,年创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外出成功人士回乡投资600多万元,创办回归型企业46家,投资40多万元用于家乡修路、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   

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协会。按照“公司+协会+农户”运营模式,依托重点龙头企业,支持组建各类专业协会。通过协会的互助作用,吸引农户加入协会,帮助农民解决技术、资金、市场等难题,实施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增收。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公路建设成效显著。近3年来,全镇总投资400多万元,计划两年时间在全县率先建成“村村通、组组通,村村循环互通”的硬化公路网络。二是集镇功能日趋完善。两年来,该镇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实施了彭新、杨店、曾店三集镇绿化、硬化、亮化工程,共栽植风景绿化树1000余棵,花木2600多株,铺草坪1000多平方米,硬化主干街道4条3.2公里。彭新集镇整体东扩1000米,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大,基础功能大大完善。   

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以中州名镇彭新镇、全国文明村镇杨店村为龙头,以曾店集镇、倒座小区、张堆小区的开发建设为龙身,以其他各村为龙尾,互相带动,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该镇要完成彭新集镇整体规划12个村的村镇规划,明年完成剩下8个村的村镇规划。[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