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城西北3公里处,面积36.42平方千米,东靠东升,北接温江,南连黄水,西邻崇州。[1]

历史沿革

彭镇别名彭家场、曾用名永丰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双流古场镇之一。原是城西的水陆码头,更是粮、麻、油、蓝靛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清朝初年因战乱而遭烧毁,雍正年间叫双流县西一甲永丰乡;乾隆年间乡人重建街房数间,形成场镇,因多为彭姓人家居住,加之后来又有丹棱人彭端淑一大家名门望族迁居于此,所以又重新改名为彭家场。新中国成立后设置彭家镇,1958年曾撤销彭镇建制,与擦耳、红石、柑梓三乡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恢复建立彭镇公社,1984年改为彭镇。

1992年10月10日,双流县决定开展区、乡、镇建制调整。柑梓乡并入彭镇。

该镇工业初具规模,拥有电子、化工、机械、家具、食品、建筑等类企业417家,18个支柱企业。在彭镇经济"二次跨越"中,抢抓西部大开发战机,规划营建"成都彭镇家具制造营销基础",已入驻厂商15家。它以"你发财,我发展"为宗旨,广纳天下客商汇载四海资金,将成为四川最具特色、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家具制造营销基地。依托成都市、服务大都会,全镇正加大无公害蔬菜种植区、花圃园林观光区、养殖发展区、建材及农产品加工区等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

2016年3月,彭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2019年12月,撤销金桥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彭镇管辖,彭镇人民政府驻交通路三段70号。

行政区划

彭镇辖16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彭镇人民政府驻交通路三段70号。

居民委员会

彭家场社区·燃灯社区·羊坪社区·光荣社区·金湾社区·歧阳社区·柑梓社区·兴福社区·木樨社区·红石社区

昆山社区·新安社区·鲢鱼社区·合水社区·布市社区·金桥社区

村民委员会

岷江村·永和村·金马村·金河村·临江村·舟渡村[2]

街道经济

2008年来,彭镇示范高效服务型的彭镇政府以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彭镇。工业港ABC区已形成优势规模。金湾农庄、银榕园等花木观光休闲基地、简阳狮王蔬菜园、龙泉显发果业合作社"四川红"葡萄观光园、四川农大学生创业园等高效农业产业化前景看好。几所高等院校即将入驻,这些将有力促进彭镇全面发展。 如今,双流县"十一五"规划中,已把彭镇杨柳河以西500米纳入县城新区规划范围,140米宽的双楠大道即将建成直通彭镇,彭镇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出来。

2004年以来,彭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组织和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坚持工业上大项目、城市建设上品位,农业实施重点转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新突破,有效地促进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4年,彭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下同),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2126亿元,增长38.22%。其中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10357万元,增长92.3%;利税2551万元,增长48.8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098万元,增长54.79%;工商税收1414万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86元,比上年增加427元。

2007年全镇工商税收41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5亿元,出口创汇1680万美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49元。

工作思路

彭镇将紧跟区委、区政府决策思路,进一步提升彭镇发展水平,以"深化'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统揽,大力实施主题引擎开发战略,加大彭镇城镇的开发建设力度,加速提升城镇的城市价值和综合竞争能力,主动分担双流县城城市发展功能;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瞄准产业核心,着力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增强工业协作配套能力,培育产业集群,加速提升工业整体水平;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就业工程,突出抓好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育合格产业工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整合和提升蔬菜生产、生猪生产、花木生产观光旅游农业三支柱产业,打造农业品牌。

街道设施

彭镇历史悠久,俗称彭家场,始建于明代,素有"水陆要冲"之称,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彭镇曾有"六庙"(关帝庙、文昌庙、燃灯寺、观音寺、万年台、川主宫)、"三会馆"(福广馆、江西馆、广东馆)、"一阁"(天一阁)等多处古建筑。历史上曾出现了彭端淑、刘沅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彭镇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杨柳河是彭镇潜力极大的一项储备资源,横贯彭镇9公里。春天柳絮飞花。清风徐来,水面波纹如画。"山光草色翠岚拖,第一桥头春波多。小艇远横杨柳岸,散人应自号烟波"便是昔日杨柳河的生动写照。彭镇,地处县城西北3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6公里,距成都市中区15公里,距双流通往成都市崇州市的咽喉,自古便是商家必争之地。镇内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民风纯朴、治安稳定、交通、通讯方便,各种设施完善。镇内部分区域被纳入双流县城新区规划,现已实施了新城区建设。全镇区域总面积36.42平方千米,辖11个村、74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1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49935人(2017年),耕地面积33263亩。全镇有医院一所,艺体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767人,在园幼儿1028人,教职工300人。镇内建有占地2.5平方公里的彭镇工业港,有成都华建管桩、四川久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奇灵热交换器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工业港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街道艺术

柑梓狮子艺术团:柑梓狮子艺术团历史悠久几起几落,历经磨难。清光绪年间,由于当时时局混乱,管理水务差,杨柳大江河水泛滥,经当时地方官申报在我地改建河道,组织当地和附近的村民修建水利,并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在我村范围内新架一座桥,并且请石匠雕刻2座石狮,放在桥的两边,以此来镇住水患。由于当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纪念当时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地方官吏和村民。在清末,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狮子表演团,四处演出,规模盛极一世,普遍受到各地群众赞扬。由于后来连年战乱,狮子团一度中断,但是民间还是间断不间断地举行狮子表演。解放后,我村民间艺人刘少先又组织狮子表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农民翻身当家作主。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狮子团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在民间艺人刘少先及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重办狮子团,并由刘少先任狮子团团长,并组织我村村民进行培训和艺术指导。大狮子4个,小狮子2个,猴子、和尚组成了一个狮子团,人员达30人之多,表演节目有杀狮子、爬高杆、翻舞台、龙吃水等30余项。一度在全省各地进行艺术演出,甚至参加过云南泼水节,并且多次获得荣誉证书。2007年5月在双流分会场参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受到国际文化干事的好评。2008年,彭镇狮子团正在申办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台会:柑梓村一年一度的春台会,又名春季交流会或春交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正式举办时间为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会期一般从正月十八开始,要持续到正月二十二左右,春台会由来已久,在解放前就已有相当规模,那时举办春台会是为了发展农业,搞好春耕生产,主要是农产品、农耕工具的交易,另外还有街头巷尾的江湖艺人、戏班、挑挑商人、各地名小吃、古玩、字画、观鸟、赏花、养身、狮子灯、牛儿灯、信鸽会等。

春台会发展到1966年也就是文革时期,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就此终止。一直到了1984年,改革开放后,由于柑梓村周边类似于我村春台会的庙会、交易会相继恢复,加之各地朋友、商人、广大群众对我村历史悠久的春台会的怀念及割舍不掉的记忆,同时也为了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传统,促进我村和周边乡村的农业生产,搞活农村经济,终于在1992年的春节后,在我村老党员谢正昌同志的倡议、组织、指挥下,又重新开始恢复举办我村历史悠久的春台会。

柑梓村的春台会,在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形式、内容、内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创新和提高,不光各地优质的农产品,农耕资料齐聚我村,江湖艺人、商人、各地名小吃、信鸽会、拉保保(俗称拉撞门关)、狮子灯、牛儿灯、糕点、糖果、花卉、古玩、字画等传统名目外,更是增添了一些现代型的娱乐、休闲项目。比如大型飞车表演、魔术表演、马术表演、跳跳床、碰碰车及老年腰鼓队,秧歌队等让朝会的大饱眼福,留恋往返。每年朝会期间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到春台会凑凑热闹,几十里、上百公里赶来的人都有。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妇女、儿童、大爷、太婆,有买的、有吃的、有看的、有笑的、有唱的,总要玩个一整天,甚至几天,不亦乐乎!人山人海,场面之热闹,场景之壮观!

投资环境

彭镇距成都市区15公里,高等级公路新川藏路、双崇路、黄温路交汇于镇,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6公里,日产20万吨的成都市第七自来水厂直接供水。镇有水电站4座,天然气、通讯设施齐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年供蔬菜2万吨。已发展花木生产基地1600余亩,以都市园林"金湾农庄"为龙头号的一系列旅游设施,已成为成都市民休闲、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全镇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达,场镇有完中、普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彭镇艺体中学2000年专业高考上线率达95.5%。文体活动丰富、川剧团、狮灯队、书画学会、文艺队伍等常年活动不断,颇具特色。[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