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征收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征收 是指征收主体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行政权取得集体、个人财产所有权并给予 适当 补偿的行政行为,征收时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征收 [1]

外文名称 collection

前提1 为了公共利益需要

前提2 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保障 被征地农民生活、居住条件

合法性

1.两个前提:

A.为了公共利益需要;

B.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2.两个维护:

A.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B.征收单位、个人房屋和其他不动产: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3、两个保障:

A.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

B.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原则

1.公用征收目的性原则:征收必须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目的。

2.合法性原则:征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3.公平补偿原则:征收必须实现予以公平补偿【征收补偿条款:征收的唇齿条款/征收一揽子条款】。

构成

1.征收主体:只能是国家。

A.《物权法》未规定征收和征用的主体;

B.《宪法》第10-2条规定为"国家"。

2.征收对象:

(1)仅限于不动产:

A.集体所有土地;

B.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2)不属于征收范围:动产、其他无形财产。

补偿

1.征收补偿原则:

A.谁收益谁补偿原则;

B.区别对待不同补偿原则。

2.征收补偿范围:

(1)征收集体所有土地:

A.应当依法足额支付费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费用。

B.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C.承包地被征收: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获得相应补偿。

(2)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A.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B.征收个人住宅,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3.征收补偿的严禁条款:

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B.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