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星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
出生 1969年7月
新疆伊犁新源
国籍 中国
母校 北京大学
职业 研究员

徐星,男,祖籍江苏新疆伊犁人,理学博士研究员[1],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科院副主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从事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多年来在中、蒙等国数十个中生代化石点进行过野外勘查和发掘工作, 组织的对西部戈壁地区连续8年的野外考察使得新疆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晚侏罗世过渡时期的陆相化石点;在辽宁西部的野外工作使许多极其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得到发现。

徐星单独或合著在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著名学术刊物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近40篇学术论文,所发表的成果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10大新闻。亚洲唯一一位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的科学家[2]。其在恐龙研究领域的贡献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高度评价和世界各地媒体的广泛关注。

他主要从事中生代恐龙化石及相关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虚骨龙类形态学、分类学和系统发育、鸟类起源、羽毛起源及早期演化、鸟类飞行起源、角龙类的形态学和早期演化、原始鸟臀类的形态学和系统关系、甲龙类的个体发育研究和侏罗纪及白垩纪陆相地层对比。

截至2019年,徐星是世界上发现并命名恐龙最多的科学家,超过七十余种。

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3]

人物经历

1992年获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古脊椎动物学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所从事研究工作。

2001年在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从事短期研究工作。

2002年获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3年起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参选院士

徐星 是2013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4]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徐星的研究工作涉及分类学、系统学、形态功能学、古动物地理学和骨组织学等诸多领域。

在分类学方面,已发现和命名恐龙新属种达30余种,包括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暴龙类、镰刀龙类、窃蛋类、伤齿龙类、驰龙类以及角龙类的化石,世界上第一个保存睡眠信息的恐龙标本,世界上最小的甲龙标本,世界上最小的成年非鸟兽脚类恐龙标本,世界上最早的虚骨龙类化石和世界上最早的保存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

在暴龙类、镰刀龙类、窃蛋类、伤齿龙类、驰龙类以及角龙类等许多类群的形态学、分类学、发育学、系统学以及形态功能学等方面的工作分别代表这些研究方向近年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研究成果

1、提出了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上迄今为止最为翔实的证据和模型;

2、建立虚骨龙类系统发育分析最综合的一个数据库,提出目前最为可靠的系统学假说之一;

3、发现虚骨龙类个体大小在进化树上的异常变化现象常常导致一系列关键性特征的趋同演化;

4、发现虚骨龙类的不同支系表现的相反演化趋向,而这些反向演化也是导致演化树上特征分布复杂,噪音信息繁多的原因之一;

5、提出细丝状皮肤衍生物在兽脚类恐龙中有广泛分布的假说;

6、首次报道了原始羽毛的形态,描述了原始羽毛的两种分支形式,提出了原始羽毛演化的3个阶段;

7、首次报道了飞羽在鸟类以外的动物上存在,为建立羽毛的早期演化序列提供了关键性信息;

8、首次报道了可能具有树栖特性的兽脚类恐龙,提出了在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兽脚类恐龙经历了一个生态转化的假说;

9、首次报道了具有初步飞行能力的兽脚类恐龙,提出恐龙可能经历了一个四翼阶段,为鸟类飞行树栖滑翔起源说提供了第一份坚实的证据;

徐星
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徐星

10、发现了最原始的镰刀龙类;

11、报道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角龙;

12、发表了镰刀龙超科的第一个用定量方法恢复的分支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没有争议的植食性兽脚类恐龙;

13、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甲龙标本。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地理学会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11篇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SCI刊物引用率344次)。 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成为全球11位入选科学家之一。

14、英国《自然》杂志刊载了一篇中国科学家的论文,文章认为始祖鸟并非鸟类祖先,而是一种早期恐爪龙。新学说登上权威杂志是一种认可,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和3位同事就是英国《自然》杂志《中国一个似始祖鸟的兽脚类恐龙和鸟翼类演化》论文的作者,在论文中他们提出,始祖鸟并不是鸟类的祖先。徐星等人在中国发现了一块和始祖鸟类似的恐龙化石,这块化石被命名为郑氏晓廷龙。徐星说,"我们对郑氏晓廷龙的化石进行系统学分析发现,它属于恐爪龙类,而且和始祖鸟是'亲戚'。始祖鸟是恐爪龙类的祖先,而不是鸟类的祖先。"

15、徐星领导的小组在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的食肉恐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家族再添一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华丽羽王龙的发现说明羽毛并非只出现在体型较小的恐龙身上,一些大型恐龙同样具有羽毛。华丽羽王龙生存在大约距今1.25亿年的白垩纪早期,这批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的化石标本至少包括3个完整的个体。研究人员认为,成年的华丽羽王龙体长在9米左右,重约1.4吨。虽然其体型比霸王龙小很多,但比已知最大的带羽毛恐龙意外北票龙还要大40倍。华丽羽王龙身上的羽毛只是非常简单的丝状物,代表了一种非常原始的羽毛类型;这种结构类似于小鸡身上的绒毛,而与鸟类的体羽有所区别。其庞大体型和原始的丝状羽毛表明其不具飞行能力,这些原始羽毛的一个重要功能可能是用来保温。徐星介绍说,华丽羽王龙之所以发育羽毛,很可能与白垩纪早期的气候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对恐龙牙齿当中氧同位素的分析推测,华丽羽王龙生活的早白垩世气温明显低于白垩纪其他时期,而辽西地区气候可能与当下相似。在寒冷的冬季,羽毛能够帮助华丽羽王龙减少热量的散失。这种现象类似我们熟悉的猛犸象和披毛犀,为了适应寒冷气候,身体表面发育厚厚的毛来保暖,但热带的大象则褪去了软毛。

荣誉纪录

徐星的研究成果于1999年和2000年被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10大新闻,2003年振邦杯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入选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7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

2001年:获得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1年: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成为全球11位入选科学家之一,也是亚洲的唯一代表;

2003年:中科院首届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排名第二);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马塔切纳基金会授予的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2007年:中科院第九届杰出青年奖;

2007年:第十届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奖;

《未亡的恐龙》一书获得《中华读书报》评选的2001年度全国十大科普好书,是入选书籍中唯一的国内作者的作品。

代表论著

1、xu et al 2007. A gigantic bird-like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hina.

2、Upchurch et al 2007. A re-evaluation of Chinshakiangosaurus chunghoensis Ye vide Dong 1992 (Dinosauria, Sauropodomorpha): implications for cranial evolution in basal sauropod dinosaurs.

3、Li et al 2007. A gliding lizar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4、Erickson et al. 2007. Growth patterns in brooding dinosaurs reveals the timing of sexual maturity in non-avian dinosaurs and genesis of the avian condition.

5、xu et al 2006.A basal ceratopsian with transitional feature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western China.

6、Xu et al 2006.A New Titanosaurian Sauropod from Late Cretaceous of Nei Mongol, China.

人物评价

"第九届中科院杰出青年奖"评选评语:

徐星对新疆准噶尔盆地戈壁地区连续7年的野外考察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晚侏罗世过渡时期的陆相化石点,他在辽宁西部的野外工作导致了许多极其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他已发现和命名恐龙新属种20余种,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学者之一。他在暴龙类、镰刀龙类等的形态学、分类学等方面的成果被评论为引发了恐龙研究领域革命性的变化。他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有关评论誉为里程碑式的成果,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始祖鸟一样重要的物种。他纠正了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关"古盗鸟"的报道错误,避免了错误知识的传播,成为古生物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视频

徐星:恐龙,带孩子走进科学的世界 2020-03-25

一席 徐星:恐龙和鸟 2018年11月30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