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桥镇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始建于清咸丰年初,已历150余载,位于太湖县城西南,与宿松、望江二县毗邻,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千米,属大别山东南麓丘陵区,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1个村民小组,45347人(2017)。六十年代是国家工商总局206个商业联系网点之一,1999年被列为安庆市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定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2003年被确立为全省重点中心镇,同年底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9年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徐桥镇交通发达,新望公路直上沪蓉高速,泊湖水路直通长江,太华线、五桃线、新望线、徐茗线油路贯穿全镇。[1]

中文名: 徐桥镇

外文名: Xuqiao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皖西南

面 积: 103 km²

下辖地区: 桥东村、新丰村、南庄村、茗南村、好汉村等

政府驻地: 新丰村

电话区号: 0556

邮政区码: 246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5347人(2017)

著名景点:花亭湖 赵朴初公园 情人岛 二祖禅堂等等

车牌代码 :皖H

评 价: 全国重点镇

耕地面积: 3.7万亩

建制沿革

太湖县徐桥镇始建于清咸丰年初,已历150余载,1999年被列为安庆市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定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2003年被确立为全省重点中心镇,同年底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9年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

行政区划

徐桥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1个村民小组,45347人(2017)。1997年徐桥镇总面积96.7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中华、南庄、新建、孙畈、香山、星火、丰足、前进、共和、华丰、建设、山新、秒枫、高堰、桃铺、孟岭、茂林、新源、余龙、唐大、西平、杨岭、桥东、桥西、新丰、创业26个行政村。2004年,面积103平方千米,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万。2005年村级调整:南庄村(中华、南庄、新建)、茗南村(香山、星火)、桥东村(建设村、桥东、孙畈)、西平村(唐大、杨岭、西平)、新丰村(新丰、华丰、共和)、前进村(山新、丰足、前进、秒丰)、桥西村(桥西、茂林、孟岭)、好汉村(新民、余龙)、桃铺村(高堰、桃铺)、创业村。

自然地理

徐桥镇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位于太湖县城西南,与宿松、望江二县毗邻,与江西九江市、南昌、湖北武汉、安庆市区形成城市圈。置身大别山,背依狮子山,面临大长江。

地形地貌

徐桥镇属典型丘陵圩畈区,现有林地面积仅2.8万亩,森林蓄积量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8%,林木绿化率32%。

地域气候

徐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暖湿共节,无霜期长。

自然资源

徐桥镇总面积10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7万亩,水面面积2.1万亩。全镇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非常突出。全镇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茗南村及前进村的香茗山延续山系、南庄村和桥东村的石灰山山脉。徐桥镇矿产总体资源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金属矿主要有铁砂、赤铁矿、钛铁矿、铅锌矿、铜矿、金红石、锆石以及镍矿。贮量较为丰富为铜矿,矿石载体多为黄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主要分布在北中镇和徐桥镇一带,仅北中镇内储藏量就达5000余吨。非金属矿主要有重晶石、石墨、瓷石、滑石、石棉、蛭石、石英、水晶、白云母、大理石、石灰石等。贮量丰富的瓷石总量近1000万吨,重点贮存于城西乡螺蛳墩;石英石贮量丰富,重产区亦为城西乡境内,总储量为36.28万吨;石灰石储藏主要分布于新仓镇驮龙村,储量2812万吨,其中可制水泥灰岩460万吨;水晶矿多分布于寺前镇区域内,发现的最大晶体重达600公斤,压电水晶近40%。徐桥镇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地表水为主,年平均降水量为28.97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704米,年径流量为14.3亿立方米。水资源县人均占有量为173立方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45347人(2017)。2013年徐桥镇总有人口5.3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1个村民小组,5.2万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

徐桥镇自古以来交通发达,十分便利,新望公路直上沪蓉高速,泊湖水路直通长江,太华线、五桃线、新望线、徐茗线油路贯穿全镇。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徐桥镇是皖西南人文荟萃之地,物资商贸集散中心。镇内有墩上古人类遗址、水乡名刹杨泗古寺、古色古香的石板老街和百舸争流的水码头。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清末民初就是徽商鄂贩云集之地,大小街巷26条,店铺林立,商号繁多,百业齐全,尤以本地生产的桥庄布(白老布、青花布、色子点布、条纹布、藕禾布)驰名省内外。过去徐桥老街房屋大都是砖木结构的徽派建筑,老街不仅因为商业繁荣出名,更因为文化底蕴深厚而使得人们流连忘返。

城镇经济

商业发达的徐桥老街,曾经有500多号店面。老街上商户都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遵循“营道有术,贾业必兴”的古训,他们招收学徒都必须立投师纸、办投师酒,由担保人画押,邀请同行代表做凭中。投师纸除写明学徒投师三年不仅要听从师傅管教与潜心学习技艺外,还要着重写上“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功誓不还”之类的语句,以免没学好技术有辱师傅脸面。商家都以顾客为重,老板会要求店员时刻记住“顾客至上”的原则,思考如何招揽顾客、接待顾客。老板辞退店员也讲究委婉含蓄,一般正月初八开张,初七晚会宴请店员,如果老板坐首席,聚餐的店员会心知肚明,没有什么变故,如果老板将哪位店员请到首席,并敬上一杯酒,坐在首席的店员,便只得喝下这杯闷酒另谋出路。

城镇文化=

以前茶馆遍布徐桥老街,” 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将茶文化“渗透” 其中。

文明建设

2010年徐桥镇国民生产总值近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亿元,农业产值达1.8亿元,民营经济收入1.6亿元。粮食总产1.76万吨,油菜籽2.4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1万亩以上,畜牧饲养量达到6.7万头,财政收入完成1051万元,个体工商户1000余户,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城镇区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住房改造率60%以上,柏油路铺设已达25公里,村级水泥路面48公里。

经济发展

徐桥镇一直以来商贸繁荣、工业发达。早在清咸丰年间,徽商即立足于此,历经百年沧桑,拉动了商贸的繁荣,是皖西南物流集散地之一。招商引资是徐桥镇近年来工业发展的一大战略。现有招商企业34家,涉及服装、针绣、农副产品深加工、制造、建材建筑等各个领域。徐桥镇到2011年末,工业企业100余家,规模企业9家,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规模企业8.1亿元,实现税收近1000万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徐桥镇产粮2.3万吨、棉2.12万担、油菜籽5000吨、畜牧饲养量约6.7万头,“徐桥乳猪”为传统农产品品牌,水产品丰富,除鲢、鳙、青、草、鲤等鱼种外,毛蟹、龙虾、泊湖银鱼等更具特色。

第二产业

太湖县经济开发区徐桥工业聚集区于2006年被批准立项。该区位于镇区东北方向2.5公里,规划面积2040亩,总投资8千万余元,分三期实施。2007年7月正式动工兴建,一期征地400亩,计划年内建成120亩。徐桥镇每年有外出务工人员10000多人。2012年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全镇达300人之多。截止2013年,有招商企业34家,涉及服装、针绣、农副产品深加工、制造、建材建筑等各个领域。

古镇风情

徐桥老街房屋大都是砖木结构的徽派建筑。

文化底蕴

徐桥老街商家仍沿袭传统,开张必定将黄历翻个遍,选择黄道吉日,请亲朋好友来热闹一番,以期将来生意红火。水运启航更是讲究,长年在浪里讨生活的“船家佬”更希望平平安安,他们要燃放鞭炮并供请龙王神位,齐唱粗犷的《排歌》,高喊号子,祈求龙王、河神保佑他们开船顺水顺风。商业发达的徐桥老街,曾经有500多号店面。这一切,都是徐桥人委婉含蓄的集中反映。

老街茶馆

”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将茶文化“渗透”其中。

杨泗庙

杨泗庙是徐桥人心中的圣地,杨泗庙何时所建已没人清楚,史料记载也很模糊,但丝毫不影响它在徐桥人心中的位置。徐桥位于泊湖之滨,地势不高,以前常遭受水灾。据传,一年发大水之前,有位游僧在湖边建了杨泗庙,是年,大水将所有庄稼、房屋全部淹没,连湖里的船只也被冲走无数,唯有这座小庙幸免于难,这是因为庙随水涨。于是,附近村民纷纷前往避灾,后来,当地人传说是杨泗将军显灵,保护了民众,因此杨泗庙的香火一直旺盛到如今。其实,这仅仅是传说而已,反映了徐桥人心中的美好愿望。

所获荣誉

六十年代是国家工商总局206个商业联系网点之一,1999年被列为安庆市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定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2003年被确立为全省重点中心镇,同年底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9年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

视频

聚焦高质量之徐桥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