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黎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黎丽
徐黎丽.jpg
出生 1966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徐黎丽,女,汉族,1966年生,籍贯上海市。1988年获西北师大历史系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土地制度史硕士学位,1997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民族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民族学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个人简介

徐黎丽,兰州大学教授。1988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兰州大学专门史硕士学位;1997年获兰州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办第六届民族学学科评议组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七届评议组成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全国青联社会科学联谊会常务理事等。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高校社科文摘》、《民族问题研究》等转载;出版著作6部,其中代表作有《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当代卷》、《走西口--汉族移民西北边疆及文化变迁研究》;为中央部委和甘肃有关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6篇;主持国际交流、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一般和青年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等级为优秀;获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一、三等奖,甘肃省领军人才及精品课程奖等。

1984--1988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1--1994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土地制度史硕士学位,

1994--1997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攻读民族学博士学位,

1997--2001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职称为副教授,行政职务为系主任;

2001年7月调入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工作。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等。

研究方向

民族关系、民族问题、民族学、人类学、边疆问题

主要成果

专著

1.《走西口--汉族移民西北边疆及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当代卷)》,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3.《突厥人变迁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蒙古元朝时期蒙古族与中国境外民族关系研究》。

论文

1.《论边疆与安全的关联性》,《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拉萨市藏、回、汉商人经济关系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3.《国家利益的延伸与软边疆概念的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陆疆多民族"和谐社区"的建构与社会安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状况调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是多样还是一样?--论文化的趋同性》,文化艺术研究,2011,

7.《藏族村庄内部和谐本质之探析--以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某村为例》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8.《多民族村落族群认同的原生特点与现代构建--甘肃甘南夏河县桑曲塘村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9.《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女性公共安全空间探析--以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民族妇女民间组织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11.《非传统安全视界下的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5-18

12.《十年历程六大特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22

13.《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特点》,学术探索,2009,

14.《博弈、权变与路径依赖:古代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发展论》,青海社会科学,2009,

15.《民国时期新疆喀什地区民族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6.《<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评介》,广西民族研究,2009,

17.《国家认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2009年。

18.《边疆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与社会稳定研究--以安多藏区为例》,2009:267.

19.《穆斯林妇女疾病和健康的人类学考察--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某村庄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0.《维吾尔族妇女"恰依"初探--以新疆喀什市、疏勒县维吾尔族妇女"恰依"为例》,《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21.《试论1949年以后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与功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2.《论塞尔柱人的迁徙及其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23.《关于民族思想学科建设的思考》,《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4.《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以恭门镇为例》,《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5.《论田野中的情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6.《西北回族女性观变迁缓慢之成因--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妇女为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7.《牛津华人基督教会及基督教徒的特点》,《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8. 《论文化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

29. 《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0. 《论米德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31. 《1998-2004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回顾》,《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3期。

32. 《论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收入《民族理论论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3.《论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34.《解放以来西北少数民族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5.《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36.《论宗教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民族学研究》第13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

37.《论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8.《世界各种瘟疫的治愈给我们的启示》,《sars与中国社会》,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9.《论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共性问题》,收入《民族学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蒙元时期中亚民族在中国的民族过程》,《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1.《"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问题"的再认识》,《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2.《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广西民族研究》2002第3期。

43.《关于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25.《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的重要和复杂性》,《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44.《再论民族关系含义》,《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5.《试论蒙古民族族源及兴起》,《宋辽金元史教学研究通迅》(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刊物)2001年下半年刊。

46.《蒙古民族的部落聚合过程》,《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

47.《海都对窝阔台汗国的贡献》,《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