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御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御妻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御妻 妃嫔称号。《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御妻亦作女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御妻 [1]

类型 妃嫔称号

其他名字 御妻亦作女御

始见时间 隋

简介

《周礼·天官·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凡祭祀赞世妇,大丧掌沐浴,后之丧持婴……"隋文帝以此为据。置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后增御女(即女御、御妻)至八十一人。炀帝改以宝林二十四人、御女二十四人、采女三十七人。合称女御。

选妃制度

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

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娙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