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循化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断,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邻,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 全县3镇6乡154个行政村,总人口12.69万人。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南高北低,四面环山,山谷相间,气流回升,年平均气温8.7℃,近十年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年平均气温9℃以上。夏无酷暑,冬无甚寒。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850米。黄河流经其中79公里,国家级大型电站公伯峡,积石峡电站均在县境两峡的东端。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为重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民族风情十分独特,是全省旅游最佳地区之一。[1]

建制沿革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循化厅。《循化志》记载:乾隆五十七年(1792),循化厅"境域东南至老鸦关120里河州界;东至积石关60里河北碾伯县界,河南河州界,积石关内亦有厅属鸿化、灵藏2族,在河之北,中隔河州、碾伯县地;南至下则盖寨、多儿替寨350里洮洲厅界,西南至贺尔寨320里蒙古界;西至清水河190里西宁府贵德厅界;西北至掌教坊(今积石镇乙麻目村)河口15里,过河西宁府巴燕戎格厅界;北至黄河不及里,过河小积石山巴燕燕戎格厅界,河北有厅属加如、阿麻岔、砖塘藏族3庄。厅境东西相距300里,南北相距350里。"

民国时期辖境缩小:民国十五年(1926年),划南区拉卜楞、黑错(今甘肃合作)等地设立拉卜楞设治局。民国十九年(1930年)4月1日,划北区马营6大社即鸿化头社、2社、3社、4社、灵藏头社、2社组建民和县;8月8日划西区保安、隆务等地设同仁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划县属九族及牙党、川撒两族地方归甘肃和政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划属地韩家山归甘肃永靖县。

1949年8月,解放后,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为循化第一区的甘肃临夏麻尼寺沟一代地区归临夏县。

2009年县境四界为:东北至日托哇、马鞍山与青海省民和回族自治县为界;东至孟达自然保护局关门林业检查站、黑大山、五台山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界;东南至卧龙沟大滩(藏语称唐切吾)、休日山顶与甘肃省临夏县、夏河县为界;南至加木浪岗玛水与张俄日水汇合处(即夏河、循化、同仁三县交界)与甘肃夏河县、青海同仁县为界;西至隆务河与青海省同仁县、尖扎县为界;北至黄河以北小积石山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为界。

行政区划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循化厅境域,东南至老鸭关120里河周界;东至积石关60里河北碾伯县界,河南河州界;南至下则盖寨,多儿替寨,350里洮州厅(今甘肃临谭县)为界;西南至贺尔赛320里蒙古界(今青海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至清水河190里西宁府贵德厅为界;西北至掌教坊(现乙麻木)渡口15里,过河西宁府巴燕戎格厅界。河北有厅属加入,阿麻岔、专堂藏族3庄。厅境东西相距300里,南北相聚350里。循化厅所属族、寨、工、屯共94处。

口内十二族、东乡八族(今甘肃甘南境内)、北乡二族(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的马营镇一带)。

口外撒拉回民八工:西乡四工即街子、查家、苏只、查汗都斯工;东乡四工即清水、孟达、张尕、夕厂工。

西番四十九寨:起台五寨、边都沟七寨、下龙布六寨(即现今道帏、文都、尕楞三藏族乡境内)、上龙布十八寨、合儿五寨、阿巴剌巴寨(均在现今黄南州同仁、泽库二县境内)。

南番二十一寨(今甘肃南州境内)。

保安四屯:吴屯、季屯、李屯、脱屯(现今同仁县保安堡一带)。

清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因距循化厅城窎远,又有回民杂处,将循化所属的南番二十一寨内买吾、黑错、上、下则盖、咱又等八寨划归桃州厅(今甘肃甘南州临潭县)。

民国二年(91913年),厅改县时设五区,下辖城、工、庄、族、沟、保37处。

民国16年(1927年),甘肃省正式成立拉布摆设治局,将循化所属的南番二十一寨全部划归设治局,昱年改县,因在大下河上游,改名夏河县。

民国18年(1929年)8月,设同仁县,以隆务镇为县志。将(保安、隆务)、上龙布十八寨、合儿五寨、阿巴剌八寨划归同仁县县辖,取"一视同仁"之意。

民国19年(1930年),设民和县,以上川口为县治,民和原属乐都,循化县部分,取"政通人和"之意,划县属北区马营六大社,即:清时北乡二族鸿化,灵藏;鸿划头社、二社、三社、四社、灵藏头社、二社约10000余人归民和县管辖。

民国27年(1938年),推行保甲制度,全县划分1镇、18乡、65保,660甲。

民国32年(1943年),在甘肃省临夏县麻尼寺沟设循化第一区,辖莫尼沟、麻尼寺沟、癿藏一带地区,即信义乡3保、永寿乡8保、韩集乡2保、共3乡13保,1949年8月后归临夏县。

新中国成立前夕,循化设1镇6乡,29保346甲。

1949年10月后,自治县的行政归属几经变动,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辖,1959年至1961年,划归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至1979年,仍归省直辖。从1986年起至今,归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49年10月,始建各级人民政权,全县分城东、城西建立两个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区以下暂时沿用新中国成立前1镇6乡的建制和称谓。行政区划也曾几经变动,大体参照旧习,按民族分部、自然村落的分布和地区特点确定。

1956年,合并为1镇10乡,即积石镇人民委员会、道帏藏族乡人民委员会、白庄乡人民委员会、清水乡人民委员会等。1958年9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县除国营红旗牧场外,合并为政社合一的4个人民公社。1961年,划小工社规模,全县设11个人民公社。

1966年合并为9个公社。1968年,各公社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1981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是年,清水公社分设为清水、孟达两个公社,全县设有10各公社。

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为行政村,生产队为农、牧业生产合作社。设1镇9乡,即积石镇、白庄、清水、孟达、街子、查汗都斯乡。重新确定道帏、文都、尕楞、岗察4个乡为藏族乡(其中岗察乡为岗察藏族牧业乡)。

2006年12月,因积石辖国家大型梯级电站动土新建,库区移民安置,孟达乡牧场村整体搬迁136户479人孟达乡并入清水乡。

2007年6月,乡镇机构改革,街子、白庄乡改设乡镇。

2009年底全县设3镇6乡(其中四个民族乡)154个村,674个生产合作社。[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断,地处东经102°--102°49′,北纬35°25′--35°56′之间,东西长68公里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自治县为邻。

地质地貌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的地形是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4636米,相对高差2855米,县境地貌系中海拔山地。北邻为黄河川道,中部与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中高山区。黄河宽谷地带向南海拔逐渐升高,垂直差异明显,根据地表形特征,由地到高可分为河谷,中东部中地山,中西部中高山,南部高山四种地貌类型。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四面环山,山谷相间,黄河流径其中,川道平衍,森林茂密,农田肥沃,牧草丰美。小积石山支脉­--达里加山位于境内东部,周毛卡山位于南部,郭毛喀山位于西南部。其中几座主峰:通布、德通波、当慈山、恰金峰、雷积山、古伟山、渥宝淇、达里加主峰等海拔高达4019米至4636米 。

气候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夏无酷署、冬不甚寒、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悬殊。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十年九旱,多东南风,夏季雷暴雨,冰雹频繁,从黄河沿岸到南部山区,海拔逐渐升高;随之光、热、水垂直变化也很明显。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最高气温为34.1℃(1988年6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9.8℃(1961年1月17日)。年平均气温平均8.5℃。昼夜日较差大,县气象局年平均日较差为13.4℃,在作物生长季(3-10月)内,月平均日较差为10.9℃-14.5℃。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全年降雨量264.4毫米,南北差异很大,分布不匀,主要降水量集中在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5%,此时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但3-5月降水量仅占16.2%,加之气温回升快,蒸发迅速,土壤流墒严重,往往造成春旱,对农作物出苗生长不利。9-11月降水量占19.9%,对黄河沿岸晚秋作物生长和山区蓄水保墒有利。黄河沿岸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2206.4毫米,是降水量的8.2倍。3-9月份较大,均超过200毫米。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因为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地区,具有高原气候特色,太阳辐射强,年辐射总量为532.1 kJ/cm至在596.78 kJ/cm。3~8月的辐射量约占全年的62%,9至翌年2月辐射量约占38%,境内晴天较多,气候干燥,日照丰富。积石镇地区年平均阴雨日114天,晴日251天,年日照时数268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3]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黄河流经东西两峡,共长38公里,占黄河流经县境总长段79公里的48.1%。

拱北峡,因黄河南岸奄古鹿拱北而得名,曾称古石群峡,又写公伯峡。位于县城西,距东口约27公里。1999年2月,国家投资120亿资金,开始动工兴建前期工程,主体工程于2001年8月开工,2004年8月,主体工程竣工,第一台机组运行发电。该电站正常蓄水位2005米水库总容量6.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50万千瓦,装机5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大坝最高127米,年发电总量51.40亿千瓦时。2006年电站全部主体竣工验收,开始正常运行发电。

积石峡,因位于小积石山下而得名,又称孟达峡。位于县城东,距西口约8公里。峡谷从清水乡马儿坡之孟达自然保护区关门林业检查站共长20公里(一说长约25公里,按公路里程计算长约25公路),黄河因长时期的强烈下切,相对高度多在100~500米,峡道狭窄,水急浪险,落差大,多漩涡,"野狐桥"河段只有4~5米。两岸大都有第三纪红层分布,发育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峡中有传说中的大禹劈山导河的遗迹和禹王石。2005年,国家投资56.36亿元,动工兴建前期工程。该工程设计正常水位1856米,水库总容量2.64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02万千瓦,装机3台,单机容量34千瓦,最大坝高100米,年发电量33.63亿千瓦时,建设年限为6年,2010年全部竣工投产。是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最后一座大型电站。

植物资源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天然林面积45.06万亩,有尕楞、文都、夕昌三个国营林场,东北部的孟达森林1980年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区总面积259350亩,以天池为中心的核心区约3900亩。

森林中四季长青的云杉、油松、华山松、巴山冷杉、红桦、白桦、牛皮桦、山杨和木质坚韧的辽东栎(俗称青㭎树)以及圆柏等10余种,构成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天然屏障,并为国家和各族群众提供了大量的烧柴和木料,是木制小农具和木制生活用品的优良材料,区内的林木也曾遭到一定的破坏。川水地区到处生长着杨、柳、榆、椿树等。大部分山区出产有大黄、党参、三七、麻黄、黄芪、牛籽、羌活、秦艽、丹参、狼毒、天南星等584种药材。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蕨菜、沙棘和发菜。其中:蕨菜年蕴藏量为260万公斤,沙棘年产量达55万公斤。

动物资源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山林中有猞猁、狼、狐狸、麝、白鬃、黄羊、苏门羚、岩羊、旱獭、雪鸡、马鸡、野鸡等野生飞禽走兽30多种。这些野生动物肉大都可食用,皮毛可作轻暖衣装,麝还产麝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矿藏资源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域内地下矿藏蕴藏量比较丰富,分布较广,经普查、勘测,已知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金、铜、磁铁、铝、锗、铀、锌、钡、硫、钙、芒硝、石英岩、石灰岩、石膏、水晶、钾长石、云母等20多种,矿床、矿点32处。其中探明夕昌铜金矿的储藏量铜3000吨和金500公斤。

人口民族

截止2011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2.69万人。其中,撒拉族7.89万人,占总人口的62%,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80.5%;藏族2.96万人,占23.3%;回族1.06万人,占8.3%;汉族7540人,占5.9%;其他民族203人,占0.5%。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4%。[4]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755万元,比2012年增长32.2%。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25.57亿元,比2012年增长32.3%。其中,工业投资达6.26亿元,城镇、水利、农业、教育、交通投资突破9亿元,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全社会融资4.72亿元,比2012年增长14%。通过招商,引进省外资金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2%。

第一产业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1.4亿元,梯次推进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实现产值1.28亿元。种植核桃5000亩(累计达到6.02万亩)、线辣椒2.5万亩、全覆膜马铃薯4.1万亩,建成日光节能温棚1000栋白庄养殖园区规模效益初显,实现产值8970万元。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00个,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4426户,牲畜社会饲养总量达到116.82万头(只)。水产养殖业实现产值650万元。

第二产业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1.4亿元,重点实施了园区电网二期、污水管网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产值9.12亿元。同时,从征地、环评、供电、供水、融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对规上企业、财源型骨干企业的扶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26亿元,比2012年增长85.6%;实现工业增加值5.3亿元,比2012年增长30%。

第三产业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2亿元,实施了波浪滩生态游乐园等项目。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4亿元,比2012年增长30%。[5]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完成了1个乡镇健身广场、2个村文化体育综合活动中心、3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广场、3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10个村文化进村入户、20个村篮球长廊、33座寺院健身器材配发等项目和15000户"户户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

教育事业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1.59亿元,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84所学校共15577名学生提供营养餐,为8920名中小学生及入园幼儿发放助学金920.4万元,"1+9+3"教育普及成果巩固。

医疗卫生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乡等公立医疗机构均实行了"先住院、后结算"政策,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均达100%。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35‰以内。

社会保障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发放各类创业贷款7000万元,提档升级"撒拉人家"210家,转移农村劳动力4.7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0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58.8元,增长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403.8元,增长15.86%。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71%、90%,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达98%,全年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医疗费9000万元。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5840万元,完成了13个贫困村3154户整村推进、18个村产业发展和14个村334户移民小区建设、82户易地搬迁项目,实现稳定脱贫7500人。

基础设施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2.5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绿化覆盖率达到33%。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白庄集镇垃圾处理场等城乡环保设施。

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建成15条通村、通寺院公路和22座便民桥梁。扎实推进公伯峡南干渠等水利工程,解决了1570人、1.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开发整理土地4.2万亩,新增耕地6500亩,并配套建设道路、渠系、防洪等附属设施。[6]

历史文化

循化位于黄河上游河谷地区,黄河南岸古文化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86年,在白庄乡米牙亥村西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红土嘴子遗址。不但面积大,而且内涵丰富,它将仰韶文化的分布向西又延伸了一大步,为研究探讨仰韶文化分布、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增添了新资料。也把循化地区历史向上推进近千年的历程,成为青海省历史最长、文化类型遗存最多的第二个县份。

2005年,全县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化石近360余处,其中古遗址291处,古墓葬27处,古建筑25处,古城遗址9处,现代建筑7处(其中现代革命烈士文物2处)。古化石点3处。古遗址按文化类型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处,马家窑文化29处,半山文化18处,马厂文化13处,齐家文化56处,卡约文化174处(其中卡约文化阿合特拉类型的土著文化1处),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先后出土文物3300余件,采集文物标本3000件。馆藏文物47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26件,其它409件,多以陶瓷为主。按类型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件,马家窑文物1件,半山类型159件,马厂类型67件,卡约类型154件,阿合特拉类型80件,汉朝文物6件,清代文物4件。主要分布于10个乡镇。

风景名胜

古遗址

红土嘴子遗址;位于白庄乡米牙亥村西至朱格村之间。出土石斧、石锤、石杯等新石器时代遗物,内涵丰富,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循化地区就有原始居民定居。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库遗址,位于查汗都斯乡黄河南岸第一台地,是一处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的马家窑卡约文化类型居住遗址。距今有4500年至3000年的历史。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张尕遗址,位于白庄乡张尕村北。是一处新石器、青铜器时代马家窑类型居住遗址。1986年5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日当遗址,位于文都乡拉雄村东山嘴,出土有灶、彩陶罐、陶片等物,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半山类型文化遗址。1987年6月,列入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古墓地

棺材沟墓地,位于街子乡古及来村山根,墓葬有被盗掘现象,地面有陶片。处青铜器时代马厂类型和卡约文化类型墓地。1986年5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加玛山墓地,位于积石镇沙坝塘村西第一台地。是5座连接的坟墓,显露有墓葬人骨,陶片。是一处青铜器时代卡约文化类型墓地。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呼撒墓地,位于白庄乡苏呼撒村。先后发掘218座,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彩陶占60%,主要有双耳彩陶罐、盆、碗、瓮棺、铜泡、石纺轮等。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和青铜器时代卡约文化复合墓葬群。

阿哈特拉墓地,位于街子乡托隆都村南阿哈特拉山。1981年,考古发掘墓葬217座,出土文物1300余件,殉葬品多以青铜器为主,石器较少,铜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陶器多为双耳罐,制作工艺粗糙简单。属卡约文化,但有差别,为此定名为卡约文化阿哈特拉类型墓地,为循化土著文化。

古城

科哇古城,位于白庄乡下张尕村南,在夕昌河与道帏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城周长约1000米,城内曾出土刻有"大唐贞观××年"纪年门限,宋代"大观通宝"钱币和唐宋时期砖、瓦、陶片等遗物。为唐代所建。《循化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称:南北朝以及唐宋时鞑子所据之地。古史料称:为唐朝时的米州、米川县地。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都古城,位于文都、中库汇合处,西北岸台地上,分内外二城,城门东向有瓮城,城内西部较高,地面散布有大量砖、瓦,以及绿色琉璃瓦片,采集有刻画纹陶罐、壶残片和四系罐残片。内外二城建于不同时期,外城建筑年代早于内城,为宋代所建。《循化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称:南北朝以及唐宋时鞑子所据之地。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古什群山城,古什群古城、积石峡乙赛日古城,起台堡黑城,起台堡古城,张沙古城和清朝循化城。

古建筑

孟达大庄清真寺。始建于明代中期,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木才用于邻近的孟达原始森林,砖瓦构件就地烧制。在清朝时曾多次重建或扩建。这座古老而完整的清真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雕梁画栋,设计灵巧,砖木雕饰工艺精致,独具匠心。全寺由礼拜殿、唤礼楼、南北配方,两座牌坊门影壁、拱北、沐浴室组成,占地面积1344平方米,建筑面积992平方米。是明、清朝遗存中国形式的清真寺之一,是古建筑瑰宝,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从它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中可以窥见,撒拉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各民族长期相往,唇齿相依,共同发展,创造出辉煌的文化遗产。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碑

积石关护林碑,立于光绪八年(1882年),原立于积石关,现保存于孟达乡木厂村清真寺内,高160厘米,宽73厘米,厚34厘米。碑文竖楷书17行,字体工整秀丽,共384字。

查加工水利章程碑,立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原立于循化厅署头门,1958年,被迁至化隆县烈士陵园后置放至今。高2米,宽1米,厚20厘米,碑文断残,无上下款,只688字,缺30字,碑文后列有各工"头人、军功"17人署名。

大理院水章判案碑,此碑由草滩坝众人立于民国11年(1922年),现藏于积石镇草滩坝清真寺,保护完整。高2.4米,宽0.76米,厚0.22米。中部阴刻"铁案如山"字,碑文阴刻楷书,书写字体清晰可认,共有511字,其中16字风化脱落,无法辩认。

循化查加沟剿匪殉难革命烈士纪念碑。1955年,循化县各族人民为永世纪念1949年查加剿匪殉难革命烈士,特于县城东部修建陵园,迁葬忠骨,并立碑,以慰革命烈士英灵。

循化县平叛殉难烈士纪念碑,1958年6月立于烈士陵园。用花岗岩石凿成。正面阴刻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委员会碑文和为纪念1958年平息反革命武装叛乱中英勇杀敌、光荣殉难的15名革命烈士姓名,用揩书撰写565字。

烈士纪念塔

烈士陵园纪念塔,立于县城东烈士陵园,1955年7月竣工。阴刻有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题词。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县城西25公里的赞卜户村南,1987年竣工。为纪念西路军烈士而建。镶钳有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题词。塔座后面有碑文。1990年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抢渡黄河殉难烈士纪念塔。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循化黄河大桥北端。1989年1月竣工。前后左右,镌刻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题词。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在1949年8月抢渡黄河向西宁进军时殉难的革命烈士而建。

著名人物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年2月3日-1989年1月28日)

俗名贡布慈丹,1938年2月3日(藏历十六绕田之土虎年正月初三)生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麻日村,三岁时,按藏传佛教仪轨,认选为九世班禅转世灵童,1949年6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批准贡布慈丹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同年8月8日,在塔尔寺举行了十世班禅坐床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班禅先后致电毛主席、朱总司令,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要求早日解放西藏",1951年4月,亲率堪布厅主要人员到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对和平解放西藏谈判,起了推动作用。1959年4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5年在西藏考取"噶钦"学位,精心钻研宗喀巴大师的经学著作,著有《普提道次第广论简释》、《双身喜金刚生圆次第》等经学著作。在北京倡导和亲自主持"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并亲任院长。1989年1月28日在西藏日喀则新宫德虔格桑普彰圆寂。

喜饶嘉措(1883一1968)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贺庄村人,举世闻名的藏族学者,爱国人士,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之一。

1904年到拉萨哲蚌寺研习佛经。1915年荣获藏传佛 喜饶嘉措 喜饶嘉措 教最高学位一拉萨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同年受十三世达赖之命,主持校勘大藏经《甘珠尔》部和《布敦仁钦》,1937年应国立中央、北平、清华、武汉、中山大学之聘,担任西藏文化讲座讲师。1945年任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47年任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1949年后,曾担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文教委员会主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并先后当选为青海省第一、二、三届人代会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一、二、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省三届政协常委,195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55年8月任中国佛协会长,1956年9月任中国佛学院院长。喜饶大师曾随从周恩来总理出访南亚诸国,并多次出国访问,曾参加尼泊尔第四次和柬埔寨第六次世界佛教徒大会,印度释迦牟尼涅磐2500周年纪念活动。对佛学和藏族文化研究有极高造诣,著作颇丰,著有《喜饶嘉措佛学论文集》,1968年11月1日在文革中含冤去世。

邓春兰:1898年出生于循化县道帏乡起台堡村,自幼受其父邓宗进步思想与人格品德的耳濡目染,第一个响应女子上学受教育的号召,不缠足,先在循化家乡上小学,毕业后,在兰州进入其父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在兰州一小学任教,1919年"五四"运动进入高潮,邓春兰于5月19日给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寄信一封,明确提出"解除大学女禁、国立大学增设女生席"的主张,并要求首先入学。"以为全国女子开一先例"。并投书报界。呼吁大学解除女禁。8月3日,北京《晨报》发表《邓春兰女士来书请大学解除女禁》的报道,为女性进入高等学府制造了空前的舆论,在全国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20年2月,邓春兰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中国首批与男生同校的女大学生,在北大学习期间,邓春兰发起成立了"春晓学社",创办了《春晓学社季刊》,并积极参加《新陇》杂志的创刊,撰写了《妇女解放声中之阻碍及补救方法》、《勉学》等许多文章,倡议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改良婚姻制度,废除买卖婚姻,废除纳妾营娼,禁止早婚与缠足,要求妇女参加政治活动,担任政府职务,享有管理国家权利等。1922年,邓春兰回到兰州,在省立女子师范任教,在中共甘肃特别支部负责宣侠父、银清泉等人主持下主办《妇女之声》杂志,积极参加了在中央甘肃特别支部领导下的进步青年组织的活动。因之遭到反动当局打击,1938年被反动当局解聘,闲居家中。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1957年,被聘为甘肃省文史馆馆员,1980年12月被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1982年6月9日病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