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里级驱逐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里级驱逐舰

圖片來自news.sohu

德里级驱逐舰(英语:Delhi-class destroyer),或以计划名Project-15,称之为15型驱逐舰,隸屬印度海军下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德里級是印度海軍擁有的一級飛彈驅逐艦,2014年初還有三艘在役,在加爾各答級之前,它們是印度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艦隻。由孟買的馬扎岡造船廠建造,1977年提出初始方案時每艘造價70億盧比。[1]

簡介

  • 满载排水量达6700吨的德里级驱逐舰是印度第一种自行开发建造的大型水面舰艇,其设计大幅改良自卡辛级驱逐舰,因此全舰设计充满了苏联味,上层结构复杂,并配备许多俄式侦测、火控与武器装备。虽然本级舰的设计建造在70年代后期展开,许多装备也属于70、80年代苏联水平,但建造过程落后太多,导致90年代完成时,部分设计与装备都已落伍。
  • 身为南亚大国的印度,数十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扩充军备,其中包括建立一支拥有航空母舰、雄霸印度洋的海军。
  • 印度政府在1977年批准了15号造舰计划(Project 15),建造三艘新一代的驱逐舰。此计划的作业于1982年正式展开,负责设计的单位是Naval HQ,开始选择国外现成的舰艇设计并进行改良、放大,最后相中了苏联卡辛级(Kashins class)导弹驱逐舰。除了印度的单位外,俄罗斯Severnoye设计事务所也以顾问的身份参与设计工作。
  • 15号计划的细部设计在1985年完成,而首舰的建造工作于1987年11月展开,这就是德里级驱逐舰,三艘本级舰都以印度大城市命名。

建造歷時

  • 15号计划最初预计三艘新舰能在1992至1996年服役,但由于印度计划欠周详、海军频繁而无预警地不断要求修改(截至1994年5月总共修改设计达32次),让造舰单位经常得在已经完工的船段上反覆重造,导致15号计划首舰德里号(INS Delhi D-61)德里号虽然早在1992年12月12日便安放了龙骨,但一直拖到1995年3月20日才下水,1997年成军,建造工作延迟超过五年;而后续两舰的建造自然被卡住而一起慢下来,成本也随之疯狂飞涨,在1989年时已经较最初估算的上涨了142%。
  • 1996年5月16日,在马札岗船厂完工大半的德里号突然爆发火灾,多花了好多功夫去整修,事后调查这很可能一桩蓄意纵火。1996年10月10日,德里号再度发生火灾,不过只对该舰造成轻微损坏。建造过程波折、厄运不断的德里号终于在1997年11月进入服役,而后续的麦索尔号以及孟买号(INS Mumbai D-62)则分别在1999与2001年服役,整个计划至少延迟五年,为了三艘驱逐舰总共折腾了24年。

基本設計

  • 相较于原装的卡辛级,德里级的造型更加简练,但是上层结构与舰面装备仍相当复杂,不利于隐身。虽然是俄式设计,但德里级最尾部尾偌大的直升机库以及宽阔广大的飞行甲板却与机库、甲板狭小的俄系舰艇大相庭径,这是为了配合印度海军的海王反潜直升机所致。德里级采用复合燃气涡轮或柴油机(CODOG)推进系统,整个系统相当复杂;加速机组两个由乌克兰提供的M-36E燃气涡轮机组构成,每个M-36E机组由两具DT-59燃气涡轮机与可反转齿轮组构成,分置于两个独立的机舱中,通过两套RG-54传动齿轮箱来带动双轴推进器,总输出功率64000马力,可获得32节的最大航速;此外,舰上还有两具 BergenKVM-18柴油机作为中低速巡航时的推进系统,出力9900马力。

船电设计

  • 德里级的上层结构与桅杆塞满了各式电子装备的天线,其中大部分为俄制系统,但后主桅顶端的RAWL-02 2D对空搜索雷达则是荷兰Signnal(现在的Thelas荷兰分公司)授权印度自制的产品,在一片俄制系统中有如鹤立鸡群;不过本舰最重要的对空搜索雷达则为前主桅顶端的俄制MR-755 Fregat-M2半板(Half Plate)3D雷达,此雷达是顶板(Top Plate)的简化型,原版顶板雷达有两面较大型的背接式平板天线,而半板则 由只有一面天线,系统全重6.5吨,最大侦测距离150km,俯仰范围55度,天线转速15rpm。
  • 与大部分苏联战舰一样,德里级拥有种类繁复的各式火控雷达,全都是俄制产品,包括一具负责引导舰首舰炮的MR-145 Kite Screen火控雷达、两具负责管制AK-650近迫机炮的MP-123-03 Bass Tilt火控雷达、一具位于舰桥顶端的Garfun-Bal Plank Shave反舰导弹火控雷达以及六具引导半主动SA-N-7(9M38)与SA-N-12(9M317)防空导弹的MR-90 Orekh照射雷达(北约代号为Front Dome)火控雷达,配置与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完全相同。
  • 就跟许多俄制大型舰艇一样,由于德里级的天线数目过多,不同天线又必须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使得各天线安装得十分拥挤,降低了运作效率。电子战方面,本级舰配备Bharat Ajanta-II电子支援系统、TQN-2电子对抗系统以及PK-2诱饵发射系统(包含四具ZIF-121干扰弹发射器),都是俄制装备。声纳方面,德里号、麦索尔号配备俄罗斯Bharat的先进全周界舰首主/被动声纳(Advanced Panoramic Sonar Hull,APSOH)以及印度自制的Model 15-750变深声纳,而最后一艘孟买号则安装更先进的舰体阵列声纳(Hull Mounted Sonar Array,HUMSA)以及Thales的先进拖曳阵列声纳(Advanced Towed Array Sonar,ATAS)。德里级的作战系统为IPN-10信息网络处理系统。

武装设计

  • 德里级的武器装备全面而繁多。本级舰的反舰武器包括舰首A炮位一门俄制AK-100DP 100mm单管自动舰炮(射速30~50发/分),以及舰桥前方两侧的四具四联装俄制SS-N-25反舰导弹 ,左右舷各两组四联装发射器纵列安装于甲板上,并向舷外倾斜。最初德里级预定使用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为此反舰导弹发射器位置还预设了防风盾,以因应SS-N-22发射时强大的尾焰;不过随后印度却决定装置SS-N-25,但仍保留原处的防风盾。SS-N-25是一种与美国鱼叉导弹同级的次音速掠海反舰导弹。
  • 防空方面,本级舰有两具与现代级相同的单臂旋转发射器,分别位于高出舰首甲板的B炮位结构物以及直升机库上方,每具的弹舱容量为24枚,使用俄制SA-N-7/12半主动雷达导引防空导弹。其中 ,SA-N-7的有效射程介于3.5至25km之间,需要全程照射引导,故一座照射雷达一次只能引导一枚导弹。而SA-N-12(9M-317)则是SA-N-7的改良型,换装射程增加的新火箭发动机、新讯号处理机以及火控软件,最大射程达38km(接战掠海反舰导弹时则降至10至12km),导引方式改为中途无线电指挥/终端半主动雷达导引模式。
  • 值得一提的是,德里级的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照射雷达的型号与数量都与现代级相若,甚至照射雷达安装位置也类似。除了防空导弹之外,德里级还有四座俄制AK-630 六管30mm自动机炮,射速3000发/分,由两具MR-123-02火控雷达导控,分据于左右两舷,作为反导弹近迫防御之用。反潜方面,德里级舰桥与前方单臂防空导弹发射器之间有两具俄制RBU-6000 12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此外 二号桅杆与烟囱之间装有一组俄制PTA-533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器,可发射俄制SET-65E主/被动归向鱼雷或53-65型被动尾流归向鱼雷。
  • 除了上述装备之外,印度也在2000年代初期将德里级四座AK-630中的两座拆除,原位置(二号烟囱后方两侧)安装总共以色列IAI/Rafael制巴拉克防空导弹,两侧各安装两组八联装垂直发射器,与剩下的两座AK-630机炮整合成炮弹合一防空系统。印度在本世纪初期与以色列签约引进巴拉克防空导弹系统,而印度国防研究发展机构(Defence Research &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DRDO)也参与了技术转移与合作案 ;印度成为闪电导弹的最大外国客户,巴拉克1型不仅成为印度海军新一代标准化的近程防空武器,印度也参与了闪电导弹的后续开发。在此改良中,与闪电导弹搭配的以色列制EL/M-2221 STGR火控雷达将取代原本的MR-123-02,此型雷达兼具导引巴拉克导弹与AK-630机炮的能力。

相關視頻

印度“德里”级导弹驱逐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