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徽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徽派

中文名: 徽派

全 称: 徽州派

性 质: 艺术

类 别: 书画

徽州派简称徽派。 清初安徽南部画家甚多,均擅山水画,除"新安派"或"海阳四家"的弘仁.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外,芜湖的萧云从.宣城的梅青.梅庚以及戴本孝等均可称作"徽派"画家.[1]

徽派版画

徽派版画   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雪庄等,都曾为版刻绘画。徽派版画的刻工,往往也是画家,深谙绘画意境,刀法技高一筹。明代,歙县虬村黄姓刻工人才辈出。从明正统至清道光间,黄姓刻工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0余部。明末,休宁人胡正言,创“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开创了古代套色版画的先河。近代以赖少其、郑震、师松龄、张国琳为领军人物的“新徽派版画”在全国版画界独树一帜。上世纪3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是“新徽派版画”诞生、发展的准备期。这批领军人物当属赖少其、郑震、师松龄先生。到80年代中期以后,安徽新徽派版画的创作进入到多元期,一批年轻的版画家脱颖而出,其中以张国琳为代表的新一代版画家沿着老一辈版画家开创的“新徽派”的道路勇往直前。

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是徽州文化的精彩部分之一,新安画派及其代表人物又是徽州文化的精灵英杰。先驱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画派领袖人物数渐江,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王家珍、戴本孝、吴龙、吴田标、雪庄,现代后继者黄宾虹、汪采白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现代新安派大师黄宾虹,饱览了中国画史,研习宋、元、明、清各家画艺,形成了自己的卓越精辟的见解,尤其70岁以后,画风大变,作品浑厚华滋,意境深邃,卓然自成一大家,以精于墨法,善用焦墨和浓墨著称,与齐白石并称为“北齐南黄”。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   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流派之一,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宏村现存有明清古民居137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承志堂,为清末盐商汪定贵所建,建造承志堂花白银60万两,其中木雕上镀黄金100两,全屋所有木雕由20个工匠雕刻四年才完成。雕刻精细,为皖南古民居之最,被誉为民间故宫。作为徽派建筑的另一个代表——牌坊,是徽州人一路走来的印记。

徽州壁画

徽州壁画即徽派建筑壁画,是壁画的一种,所谓壁画,就是绘在壁面上的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壁画有岩画、洞窟壁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和民居壁画等。岩画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洞窟壁画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宫廷壁画如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墓室壁画如辽宁金县营城子壁画墓,寺观壁画如北京郊区的法海寺大雄宝殿中的壁画《帝释梵天图》,民居壁画如徽州壁画。 徽州壁画就是当地百姓俗称的墙头壁画,集艺术性、对称性、思想性为一体,广泛描绘在徽州古民居的屋檐下和门楼、窗檐上下,和石雕、砖雕、木雕一样,是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徽州建筑服务的。它与一般壁画的区别在于:它是以一个墙面上多幅壁画为一体,以儒家思想和喜庆祝福为主要内容,以工笔写意为技法,以美化徽州民居外墙壁为目的的一种墙面壁画。

参考来源

  1. [1],鄂东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