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怒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怒族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怒族居住。

起源和历史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阿龙”和“若柔”,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可能有两个来源。泸水县一带怒族自称“怒苏”,而福贡、贡山县的怒族自称为“何龙”或“龙”。由于长期交往,这两部分人在怒江地区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宗教信仰

怒族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近代受外来影响,不少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贡山北部的怒族,因受藏族影响,也有信奉喇嘛教的。但人数极少。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各种神灵,举凡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巨树、怪石等,都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碧江怒族祭祀的鬼神主要有十三种,其中由氏族或村社定期祭祀的鬼神为“门多”或“坐米起”。“门多”被认为是天鬼,能够去凶化吉,保佑人畜平安。从前,每当村寨发生重大事件,如械斗,仇杀,或捞油锅、抛血酒,甚至路遇大蛇等,都要祭祀“门多”,人们把“门多”重作是家族或村社的保护神。“坐米起”是碧江九村“斗霍”、“达霍”两个氏族成员共同信奉的神灵,每年年节来临,由两个氏族的头人联合主持祭祀,届时全村杀猪一头,每年家庭出包谷一升,作为祭品,祈求四季平发,人畜兴旺。[1]

服饰特点

怒族男子穿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装物。蓄发,并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衣裙上绣有花边。妇女头、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成串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环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2]

建筑特点

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而福贡怒族都住竹篾房。

这种房子较为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楼板用木板或竹篾席制成,铺设于架在斜坡地上的许多木桩上即可。这些木桩和房柱,如同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人们常常将这种房屋称为“千脚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有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垛圆木为墙,屋顶覆盖薄石板。石板约0.5公尺见方,由屋檐铺起,第一块平铺,第二块压着第一块的上边,第三块压着第二块的上边一直覆盖到屋脊。

福贡和泸水地区的怒族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这两种房屋一般格局为二间,外间待客,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脚架,供烧饭用,内间为主人卧室及储藏粮食。[3]

传统节日

春节:

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底至正月,节期15天。

仙女节:

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山林节:

居住在云南省兰坪县菟峨区的怒族(自称“若柔”人)为祭祀树林而过的节日。节期一般在树木枝叶茂盛的六、七月间举行。祭礼时要阖族参加,并排除其他民族的成员。

吉佳姆节:

怒族最热闹的节日。吉佳姆。怒语译意,是过年之意。节期在每年秋收之后,一般要过15天。节日里,村村寨寨烤酒杀猪,歌舞通宵达旦。

祭谷神:

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人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在这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4]

饮食文化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还需到山林中采集野菜。常采的有竹笋、野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用的姜、葱、花椒等。

善于酿酒。以贡山怒族的咕嘟酒最有特色。饮用时,对入蜂密,清醇香甜、开胃可口。不论男女,都能豪饮,而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

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食用的补品。

相关视频

怒族舞蹈

参考资料

  1. 怒族的宗教信仰原生态,
  2. 怒族服饰的特点和风格是什么?怒族服饰简介讲历史,2017-02-04
  3. 怒族建筑特点快资讯,2019-11-30
  4. 怒族的传统节日第一星座网,20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