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总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总集是一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1],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2]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名词解释

汇集多人诗文作品的集子(与汇集某一作家诗文作品的“别集”相对)。总集的体例,从内容角度看,有“全集式”总集与“选集式”总集;按照收录时代范围, 可分为通代总集和断代总集;按所收录作品的文体, 可分为专辑同一文体的总集和汇集各种文体作品的总集。总集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及文士共同编选的《文选》。《文选》选录先秦至梁初各类文体700 余篇文学作品,以内容与文采并茂为收录标准,不收经、史、子类文章(仅收史传中的少量序、论、赞),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文学观念,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文学观念,对于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引例1

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 晋代挚虞……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隋书·经籍志》) (总集之由来,是因为汉建安之后,辞赋创作数量繁多,各家的文集,日益增广。于是晋朝的挚虞……把它们合编在一起,称之为《流别》。)

引例2

总集盖源于《尚书》、《诗》三百篇,洎(jì)王逸《楚词》、挚虞 《流别》后,日兴纷出,其义例可得而言。 (马其昶《〈桐城古文集略〉序》) (总集大体源于《尚书》《诗经》,及至王逸编选《楚辞》、挚虞编选《流别》之后,纷纷面世,它的主旨和体例才可以论说清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