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恒星动力学原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恒星动力学原理》,恒星动力学经典著作。S. 昌德拉塞卡著。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1942年和1947年2次出版。美国多佛出版社1957年重印。苏联外国图书出版社于1948年出了俄译本。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由1篇序言、正文5章、3个附录和课题索引组成,共251页。研究了作为经典动力学的分支——恒星动力学的理论。

序言叙述了恒星动力学理论近年在恒星系统的弛豫时间和刘维定理、连续性方程的解两个主要方向的进展,表达了作者用连贯和符合逻辑的形式描述现有的恒星动力学理论的企图以及著述本专著的意义。第1章讨论了恒星运动学。从恒星运动学的观点介绍了基本静止标准和本地静止标准、剩余速度的史瓦亚速度椭球分布律、银河系较差自转的观测结果、高速星运动学的不对称性、河外星系的结构特征和运动学特性以及球状星团和银河星团的观测结果。第2章讨论了恒星系统的弛豫时间。分析了作用在一个恒星上的力的性质、从运动方向的偏转和能量的变化两个方面来定义弛豫时间并建立相应的计算理论、计算了恒星系统的平均自由程。第3章讨论了星系动力学,着重研究较差运动的动力学问题。讨论了银河系的弛豫时间、刘维定理在恒星动力学中的应用,较差运动的恒星系统动力学的普遍理论、较差运动和稳定状态中的恒星系统的螺旋对称性、圆对称非稳定状态中的恒星系统的二维问题及某些实例、轴对称恒星系统的物理特性,以及由叠加形成的恒星系统等。

第4章讨论了恒星系统的一般动力学,着重研究了旋臂结构。讨论了剩余速度球对称分布的恒星系统及其物理特性、在具有面对称和轴对称位场中的圆形和接近圆形的轨道、特征包络、高椭球系统外围的圆轨道的不稳定性问题、星系旋臂结构的林德伯拉德理论及评述意见和恒星动力学方程等。第5章讨论了星团动力学,研究了孤立星团的运动方程、星团内的速度弥散度、弛豫时间和平均自由程、由恒星的逃逸引起的星团瓦解的速率、不同质量的恒星从星团的逃逸、银河系的自转对星团动力学的影响,均匀椭球星团的稳定性、星团内恒星的相互碰撞对星团动力学的影响、以及球状星团的动力学等问题。附录1根据二体问题的理论讨论了恒星在轨道平面内的偏转。附录2讨论了轨道稳定性的一般理论。附录3列举了某些天文常数和数据。

本书精确地陈述了恒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精辟地论证了恒星动力学的重要研究结果 (包括作者本人的许多创新的研究工作),用统一的科学概念和严密的数学推理把处在发展阶段的恒星动力学问题系统化、概念化,为恒星动力学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S. 昌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 ),印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1943年任教授,1944年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5年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恒星内部结构理论、恒星和行星大气辐射转移理论、恒星动力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宇宙磁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方面都有丰硕成果。主要著作有 《恒星结构研究引论》、《恒星动力学原理》、《辐射转移》、《流体动力学和磁流体力学的稳定性》等。获得太平洋天文学会布鲁士奖章,皇家天文学会金牌,美国科学院拉姆福德奖章和伦敦皇家学会皇家奖章。因在白矮星理论方面的成绩而获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作品为一条词目;古籍[1]中个别篇章,习惯上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也独立设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现。少数著作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在有关各卷互见。互见条目用(参见第 页)注明。

视频

恒星动力学原理 相关视频

2.动力学讲解
宇宙中最大的恒星是什么呢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籍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16-07-26
  2. 专著和论文哪个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