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恩施玉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恩施玉露

中文名: 恩施玉露

地 区: 湖北省恩施市

别 名: 玉绿

特 点: 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

恩施玉露,中国名茶,湖北省恩施市特产,属绿茶,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

品质特性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营养价值

恩施玉露含鲜叶中的含硒量在0.03—4.1毫克,成茶中硒的含量在0.08—0.12毫克,各种茶类中绝大多数硒含量在0.1毫克以下。以整株茶树而言:硒含量老叶>嫩叶,老枝>嫩枝,果壳>种子,叶片>枝干,地上部>地下部。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人类消费要求。

恩施玉露2杯茶(30毫升)抗氧化能力相当于:225毫升红葡萄酒、7杯橙汁、12杯啤酒、5只(750克)洋葱、六只(600克)苹果。具有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性、降血压、预防冠心病、防、杀菌抗病毒、降血糖、预防糖尿病、抗癌抗突变等功效。

工艺特色

恩施玉露的制作,除杀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杀青外,做工较前更为精巧。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千克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80分钟。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末,梗能折断,就可上拣。拣除碎片、黄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产地环境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多属低山或二高山地区,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4℃,年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25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终年云雾缭绕,是出产名优茶之地,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确定为优势茶叶区域。

历史渊源

恩施玉露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中国茶经》记载:“恩施玉露于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当今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匀整、紧圆、挺直、色绿,毫锋银白如玉,曾称‘玉绿’。后因其茶味鲜爽、毫白如玉、格外显露的特点而改名‘玉露’。1938年,茶商杨润之率制茶技术工人杨义茂等在五峰山,募工辟厂,从恩施县一‘典印官’管辖手中,接管了茶园和原制茶厂房及设备,改银针、瓜片、菊花形茶为玉露焙制。因五峰山鲜叶自然品质优良,加之制茶工艺日臻完善,其产品品质广泛受到世人青睐”。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恩施玉露就销往恩施境内八个县,远销至武汉、襄樊、光化、老河口、豫西、重庆、上海等地区。1973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外销日本。 1998年,恩施市利用无性系繁殖技术,逐步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玉露优质茶种植,并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蒸青工艺。

生产情况

2003年,恩施市茶叶总产量为2800吨,其中名优茶总产量为760吨,茶业总产值为4480万元。 2008年,恩施市茶叶总产量达到11630吨,名优茶总产量达到3143吨,茶业总产值达到2.48亿元。 2017年,恩施市茶叶基地总面积达34.6万亩,其中,适制恩施玉露的茶园面积22万亩,达到有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13万亩。全市干茶产量2.2万吨,产值17.38亿元。其中,恩施玉露产量1250吨,产值6.46亿元,销售单价每公斤516.8元,为全市茶叶均价的6.6倍。

产品荣誉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恩施玉露”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称号。 2010至2012年,恩施玉露相继获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

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恩施玉露及图”获“中国驰名商标”,“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6年,“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7年,“恩施玉露”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18年,经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品牌价值评估组评定,“恩施玉露”品牌价值达到18.07亿元。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恩施市政函[2006]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恩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1]

参考资料

  1. [1],怎么辨别恩施玉露,详解恩施玉露的特征 施南风物网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