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悟空翼龙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悟空翼龙科
图片来自pinterest

悟空翼龙科学名Wukongopteridae)是翼龙目的一,是群基础翼龙类。到目前为止,化石都发现于中国辽宁省道虎沟化石层髫髻山组,这些地层的年代仍有争议,某些地质年代研究认为相当于侏罗纪中期,某些研究则认为年代属于侏罗纪晚期,也有研究得出白垩纪早期的结论。

在2009年,汪筱林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蒋顺兴、孟溪等人的翼龙类研究里,已提出悟空翼龙科的概念,但当时没有明确的定义[1]

次年,同一群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明确定义:李氏悟空翼龙中国鲲鹏翼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与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以后代。根据这个定义,悟空翼龙科目前包含四属翼龙类,可细分为五种,包含:模块达尔文翼龙、玲珑塔达尔文翼龙、李氏悟空翼龙、鲲鹏翼龙、潘氏长城翼龙[2]

叙述

悟空翼龙科的共有特征包括:鼻孔和眶前孔合成为一个鼻眶前孔(Nasoantorbital fenestra)、上颌骨的颧骨支较长,前端突出且薄、独立的鼻骨测突、方骨后倾约120°、下颌愈合部分较短(小于下颌总长度的25%)、颈椎比其他喙嘴龙类更长、颈肋数量缩减、掌骨长度约为指骨第一指节的一半、指骨第一指节比第四指节还短。

悟空翼龙科的最大特点,是同时带有喙嘴翼龙类的原始特征、以及翼手龙类的进阶型特征,有助于解释翼龙类演化发展的遗失环节。它们的尾部长、发达的第五脚趾等特征类似喙嘴翼龙类。颈椎长、鼻孔和眶前孔合成为一个鼻眶前孔,这些属于后期翼手龙类的特征;在早期喙嘴翼龙类,鼻孔、眶前孔是分离的。

在2010年,中国翼龙类学家吕君昌等人根据达尔文翼龙的新化石,建立一个新演化支单窗孔类(Monofenestrata)。单窗孔类包含翼手龙类、已演化出鼻眶前孔的其他翼龙类,但不包含鼻孔、眶前孔是分离的早期翼龙类。根据汪筱林的定义,悟空翼龙类属于单窗孔类演化支,是单窗孔类的基础型物种。

参考文献

  1. *Wang X., Kellner, A.W.A., Jiang S., and Meng X., 2009, "An unusual long-tailed pterosaur with elongated neck from western Liaoning of China",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 81(4): 793-812
  2. Wang, Xiaolin; Kellner, Alexander W.A.; Jiang, Shunxing, Cheng, Xin, Meng, Xi & Rodrigues, Taissa. New long-tailed pterosaurs (Wukongopteridae) from western Liaoning, China (PDF).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 2010, 82 (4): 1045–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