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悦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悦来镇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辖镇,地处中江县中北部偏东,北接本县回龙镇,西靠县内玉兴镇,东临[[三台县]西平、凯河两镇,南抵县内龙台、永安。镇政府距县城1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9.29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189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3763人(2017)。现有耕地2。25万亩。全镇主要是农业,蚕桑,生猪是多种生产的龙头产业,在不断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稻田栽藕养鱼,丹参,白芍等中药材,蔬菜队及小家禽畜在整个多种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1]

中文名称: 悦来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

面 积: 39.29平方千米

人 口: 13763人(2017)

自然地理

悦来镇属宽谷中丘地貌,全年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7℃,降雨700—900毫米,日照1300小时左右,土壤微碱性,以黄红紫泥土为主,质地适中,水气协调,耕性良好,营养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属中江县城半小时经济圈,可建成县城后花园、菜蓝子。与三台接壤成为与外县优势互补的商贸集散地。场镇自古商贾云集,是行商栖息,坐商发财之宝地。

历史

悦来镇,原名月耳井,因当地有井,井口像半个月亮形状,建场后改名悦来。

经济发展

工商业有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公路四通八达,悦来路,悦(来)玉(兴)路,悦(来)西(平)路初具规模,只须改造和完善。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引水工程在全镇全面实现,基本解决了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建起了有线电视广播网络,覆盖率非常高。

镇党委政府结合悦来镇的实际,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社会稳定和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加大民营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狠抓基础建设,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全镇经济以粮油、生猪、蚕茧、劳务输出为四产支撑。2006年实现产粮13647吨,油949吨,生猪出栏30972头,蚕茧238吨,劳务输出7410人,劳务收入3176万元。特别是党政历届领导,始终把蚕桑作为特色产业来抓,经多年励精图治,已建成“821”高规格的“万亩优质桑园基地”。

独具特色的蚕桑产业有待延伸产业链,上万吨桑条是造纸建材的原材料,桑椹、冬桑叶是优良的中药材,上千吨蚕砂是提取叶绿素的优质价廉的原料。该产业已初具规模,产茧量居全县之首,并与通济、回龙、永安联成片,有效融入全县蚕桑产业带的布局中。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辉煌在即。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党委政府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国民生产总值达1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蚕桑业7200亩,发种13650张,总产值11500万元,2004年将达11000亩。40000张,1600万元,养猪业出栏3.2万头,产值1152万元,20004年出栏4.6万头,产值1652万元,地膜花卉、中药材、稻田养鱼栽藕、蔬菜、经济林木面积达3800,产值将达856万元;小家禽畜出栏55.8只,产值1116万元;2004年将出栏100万只,产值2000万元;肉牛出栏2000头,产值3600万,2004年将出栏800头,产值1440万元。

境内有镇级中、小学各一所,新建的卫生院、车站、农贸市场,福利院各一处,其余公安、工商、邮电、通信、自来水厂等服务部门配套完善。


视频

美丽的悦来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