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情況

增加 5,7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情況.jpg | thumb | 300px |情況 <br>[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2545310 原圖鏈接] ]]''' 情況'''(circumstances;situation;condition),指情形;根據具體情況;情況怎麼樣;情況正在好起來;(friendly feeling)指 [[ 情誼]], [[ 恩情]];三番相贈多情況;(aspiration)指志趣;志向;情況遒明;(temperament and interest)指情趣,興致;酒醒夢覺無情況;(mood)指心情, [[ 情緒]];情況無聊;(military situation)指軍事上的變化;前線有情況,作好戰鬥準備;
*事情所呈現的狀態。【例】警方已派員前往出事現場,了解實際情況。
*事物的實際狀況。
*情緒、心情。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姐姐,你這等情況無聊,我將管絃來 ,你略吹彈一回消遣咱。」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情情況===
*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序列2020年1月公布後,全球開始疫苗研發競跑,3個月後就有百餘個研發項目逼近臨牀階段,到目前為止,有6支候選疫苗率先進入臨牀人體試驗。
*一款疫苗從研發到推廣通常需耗時數年甚至十幾年,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堪稱驚人。
*找到一種有效疫苗並獲得監管當局批准得以投入使用,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後面還有批量生產和配發等挑戰;
**量產的概念是疫苗劑數以千萬或億為單位計算,而生產出來的疫苗必須妥善配送到目標市場,完成接種。
*目前進入臨牀試驗的6款候選疫苗,中國3款、美國2款、英國1款。
*全球研發百花齊放 人類離首支新冠疫苗還有多遠新冠疫苗和時間賽跑 會像非典疫苗一樣無果而終嗎?
*AD5-nCoV ——重組新冠病毒(腺病毒載體)疫苗,3月19日開始I期臨牀,目前在進行的II期臨牀試驗有500人參與。
這支疫苗是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 China)和中國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所的合作項目。
**它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原理是讓腺病毒攜帶新冠病毒的致病抗原進入人體細胞,從而合成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曾被用來研發出埃博拉病毒疫苗。
*LV-SMENP-DC和具病原特異性的aAPC——深圳免疫基因治療研究院的兩支候選疫苗,前者是慢病毒載體修飾樹突狀細胞疫苗,後者是慢病毒載體修飾的具病原特異性的人工抗原提呈細胞。
**這三個候選疫苗都基於病毒載體,是新冠疫苗研發多重技術平台中較傳統的一類。
**這類疫苗可提供高水平的蛋白質表達,且具有長期穩定性,並能誘導強烈的免疫反應。
*美國 2支疫苗進入臨牀試驗:
*mRNA-1273——美國首個候選新冠疫苗,基於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與傳統的疫苗研發路徑不同,繞過新冠病毒,直接在信使核糖核酸上做文章。
**這個疫苗研發項目3月16日開始臨牀試驗,距離新冠病毒基因排序公布只有3個月。
**研發團隊表示,臨牀試驗有45名健康的成年男女參與,6月1日結束,結果將於夏季公布。
*INO-4800——基於DNA(脫氧核糖核酸)藥物平台開發的新冠疫苗,是生物製藥公司Inovio在聖地亞哥的實驗室研發的。
**該公司聲稱在獲得病毒基因序列後3個小時就設計出了疫苗。它的著眼點是通過質粒(一個小小的遺傳結構)直接向人體細胞注射DNA,以此生成抗體。
*英國1支疫苗進入臨牀試驗
*V acuna ChAdOx1——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聯合研發,4月23日啟動臨牀試驗,在前6名選手中最晚入局。
**它基於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研發而成,臨牀試驗檢測抗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臨牀III期計劃於今年秋季結束。
*疫苗順利完成臨牀試驗後,就面臨量產和配發挑戰
CEPI表示,目前還沒有一支候選疫苗能保證接種效果。<ref name="BBC NEWS">{{cite web |url=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2545310 | title= 肺炎疫情: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賽跑 盤點全球領先衝刺臨牀的六名「選手」 | language=zh |date=2020-05-05| publisher=BBC NEWS| author=| accessdate=2020-08-25}}
</ref>
===三峽大壩「扭曲」變形情況===
*大陸豪雨一波接一波,長江第4號洪水2020年8月15日才剛通過,相隔不到幾天,又迎來今年最強的第5號洪水,造成四川重慶嚴重淹水,低窪地區幾乎都泡在水中,洪水甚至已經漫過樂山大佛腳趾,這也是大陸建政以來的首次,防汛部門已在樂山大佛佛腳平台周圍構築防洪堤,全力保護大佛。
*綜合中媒報導,長江5號洪水將在18日至20日通過重慶中心城區,並且在18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也將長江上游的岷江,從橙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預計三峽大壩的最大入庫量將達每秒7萬立方公尺左右,成為今年汛期最大入庫流量,預估入庫量「每秒7萬立方公尺」,也讓外界開始擔心三峽大壩到底能不能挺得住?
*對此曾任台灣省政府水利處長的水利專家李鴻源日前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提到,他認為像三峽大壩跟翡翠水庫這種規格的壩,至少要做到能抵抗7.3強震的程度,「第一,它遇到強震也許可能會裂,但是你說他會潰壩的可能性是不允許發生的,第二個他要做到萬一炸彈直接命中,也許會漏水,但是它不可能會潰壩。」
**談到長江下游淹水問題,他也提出個人觀點,「大壩安全是無庸置疑,但中下游在這麼短的時間同時下這麼多的雨,泄洪是必須、淹水是必然。」
**李鴻源在從水利工程角度分析長江大壩,表示長江三峽大壩興建時間較晚,算是「新壩」,在壩體的廊道裡頭都埋有感應器,針對位移、滲水都有嚴密監控,不太可能發生在GOOGLE地圖上呈現的「扭曲」變形狀況。<ref name="中時新聞網">{{cite web |url=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18004830-260409?chdtv | title= 長江5號洪水襲擊情況危急?李鴻源:三峽大壩不可能潰壩 | language=zh |date=2020-08-18 | publisher=中時新聞網| author=邱蘭婷、孫芳柔、陳威成 、陳科廷| accessdate=2020-08-25}}</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