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感风六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感风六首》

作品名称: 感风六首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 者: 李贺

创作年代: 中唐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感风六首》是 唐代诗人 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词原文

【其一】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

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

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

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

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其二】

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

舞影逐空天,画鼓馀清节。

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

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其三】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

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

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

不惭金印重,踉跄腰鞬力。

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其四】

青门放弹去,马色连空郊。

何年帝家物,玉装鞍上摇。

去去走犬归,来来坐烹羔。

千金不了馔,狢肉称盘臊。

试问谁家子,乃老⑴能佩刀。

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

【其五】

晓菊泫⑵寒露,似悲团扇风。

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

腰衱佩珠断,灰蝶生阴松。

【其六】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

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⑶。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

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蘴蒙⑷梨花满,春昏弄长啸⑸。

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⑹。

作品注释

⑴乃老:一作“乃云”。

⑵泫:一作“泣”。

⑶衰草:一作“素草”。

⑷蒙:一作“茸”。

⑸长啸:一作“长笑”。

⑹悲峭:一作“悲啸”。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 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 韩愈、 皇甫湜,并和 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六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严羽《 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 昌谷集》。

[1]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2]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3]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去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