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慕寿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慕寿祺,字子介,号少堂,是甘肃省镇原县平泉镇古城山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出生于书香门第。

  • 其父实清朝光绪举人,历任宁夏固原学政、西宁教渝、宁灵厅教授达30年之久,熟习教育,精通经史。
  • 其兄寿褆,清朝宣统拔贡,陕西补用州同。

人物专题


基本信息

姓名    慕寿祺  
生卒    不详     
字号    字子介,号少堂      
民族    汉族      
官职    宁夏固原学政、西宁教渝、宁灵厅教授  
出生地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镇古城山
所处时代   清同治   
主要作品   教育大家   

人物介绍

寿祺天性聪敏,自幼好学,从小随父读书,学经史,读《文选》,练笔习文。13岁(1887年)泾州应童试,答卷出语不凡,督考、甘肃学政蔡燕生(蔡金台)在其卷首亲笔点批:“甘之俊人也,必速飞矣!”即拔为诸生第一,选入兰州求古书院深造。在院读书认真,一丝不苟,纵览之时,必正错校字,尤喜读《史记》、’《汉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举人。初以盐大使签分四川,光绪三十三年由劳绩保知县,分发山西。

甘肃文高等学堂提调杨增新,是寿祺荐卷房师,深知弟子经学湛深,历史娴熟,于1904年聘为该学堂历史主任教员兼经学分教,直到1908年(宣统二年)。

宣统二年,任兰州地方审判厅刑厅推事,次年考取最优等法官。民国五年,保免试类仍以知县留山西补用,十一年保准简任职,以厅道用国务院存记并给三等嘉禾章。[1]

他在任教时,善用自己研究经史的心得体会,深入浅出教授与人,深得学生们欢迎,说寿祺先生讲书“说得铿锵,时有新义,尤熟于中外历史,抵掌谈成败如亲见之”。还编写《周易简义》供学生阅读,以增强其思考能力。

1947年2月,病故于兰州,终年73岁。

人物成就

  • 清朝覆没,民国继立,慕寿祺随任甘肃临时省议会副议长,民国二年任甘肃民政长署秘书长,五年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长,七年任甘肃援川军参谋长,继任西北军总司令部高等顾问、甘肃督军署秘书长,十年任省政府第三科科长兼咨议,十三年由第二届省议长补参议院议员,十四年任参政院参政(由省议长资格列席参政院)、善后会议代表,十八年任通志局副总纂,后任省政府顾问等职。
  • 寿祺为官清廉公正,不畏强御,弹劾贪官污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镇原县县长周民逸伪造账目,贪污公款2700多银元,他得知后,即与县民李世栋多次向省府举告,经查清后将周撤职查办。寿祺先生一生最喜以文会友,常与有识之士往来,爱字善写,联诗对句,畅谈古今,评说中外,苦读经史,著书立说。以他主笔,与焦国理等《重修镇原县志》共20卷,比较客观完整地记载了镇原民国以前的历史。
  • 他还著有:《甘宁青史略》(40卷)、《经学概论》讲义、《小说考证》、《十三经要略》、《求是斋集句诗抄》、《求是斋丛稿》、《西北道路志》、《歌谣汇选》、《陇上同名录》等29部之多。
  • 他在甘肃有“学富五车,才储八斗”之赞,且家中藏书甚多,1952年其家属向甘肃省人民政府捐赠各种图书数万册。

人物评价

  • 寿祺先生从政清勤,为人耿直,知识渊博,学而不厌。
  • 先生前后从教30余年,为国育才,硕果累累,被誉为“教育大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