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慰安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慰安所
图片来自ntdtv

慰安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东亚战场设置的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场所。1931年11月,大日本帝国海军日侨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这是世界首批慰安所,“慰安所”一词首次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同盟国军进入亚太战场后,日本和韩国为防止美军骚扰当地妇女,也曾设立针对美军的慰安所。

历史

1931年11月,大日本帝国海军日侨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慰安所”一词正式出现。其中“大一沙龙”(上海东宝兴路125弄)为是世界第一个日军慰安所,亦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慰安所。[1]其它三所是“小松亭”(虬江路大富里5号)、“永乐馆”(狄思威路)、“三好馆”(吴淞路松柏里)1932年1月中国上海事变以后,日本开始在上海组建“慰安妇团”并开始增加上海慰安所的数量。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之后随之而起的性侵案件不断,造成中国人更强烈的抗日意识,国际舆论也对日本激烈谴责。为此,日本开始在中国有组织地广泛推广上海的模式,标志着慰安妇制度的正式形成。

运营

慰安所大致分为“军直营”、“军专用”、“军利用”。“军直营”是由军方设置、运营、利用。“军专用”是军方设置、由民间业者负责经营、利用者限定为军人。“军利用”是民间的卖春设施、提供给军方军人使用。“军专用”的慰安所占大多数。

一般认为日本慰安妇是出于被迫的。有各式各样的支付形式、如利用者直接向慰安妇提供金钱军票。亦有由经营者以保管、贮金的名义从慰安妇手中收回金钱与军票。亦有人以化妆品与镜子之类的小东西送与慰安妇当作金钱。

日本政府的调查

1993年8月4日,日本内阁官房内阁外政审议室发表“いわゆる從軍慰安婦問題について”调查报告。

设置的原因

慰安所的开设是由于当时军部的请求。设置理由为:防止日本军人于占领地域对居民实行强奸等不法行为而引起反日情绪、防止性病造成战斗力下降、防谍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