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戊申春偶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戊申春偶成》是南宋李曾伯的作品之一。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

戊申春偶成

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年-1268年 ),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

李曾伯早年通判[1]濠州,历任军器监主簿、淮西总领、太府少卿等职。淳佑二年(1242年),出任淮东制置使、知扬州。淳佑四年(1244年),兼淮西制置使。后遭弹劾而落职奉祠。淳佑九年(1249年),出为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次年,转为京湖制置使,加龙图阁学士。其后加授四川宣抚使,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节制广南等。 蒙古大将兀良合台进攻静江时,李曾伯挫其前锋,对峙两旬后,蒙军退入湖南。因得罪权相贾似道而被撤职。景定五年(1264年),起复为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次年再遭论劾,被褫职。

咸淳四年(1268年),李曾伯去世。德佑元年(1275年),追复原职。李曾伯有"知兵"之名,所到之处皆有治绩,为南宋名臣。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2]"《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视频

戊申春偶成 相关视频

《孝经》句解:001-四库提要
四库提要文献合集将汇编总字数1200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