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成都地铁1号线

成都地铁1号线(线路图)原图链接来自 查查吧 的图片

成都地铁1号线(Chengdu Metro Line 1)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是中国西部地区开通的首条地铁线路,于2010年9月27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升仙湖 - 世纪城),于2015年7月25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世纪城 - 广都),于2018年3月18日开通运营三期工程(韦家碾 - 升仙湖、四河 - 科学城、广都 - 五根松),标志色为蓝色。

成都地铁1号线起于韦家碾站,途经金牛区、成华区、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双流区,主线止于科学城站,支线止于五根松站,大致呈南北“Y字形”走向。成都地铁1号线线路全长41千米,全为地下线;共设置35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2019年3月21日,成都地铁1号线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为的119.39万人次。[1]

目录

建设历程

一期工程

2005年7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成都地铁1号线作为骨干线包含其中;同年年8月9日,《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

同年年11月11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都地铁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

2009年5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同年11月30日,全线轨通。

2010年2月11日,成都地铁1号线完成全线车辆冷滑;同年2月11日,全线电通;同年年5月28日,完成全线车辆热滑;同年年6月初,进入综合联调阶段并开始空载试运行;同年9月27日15时,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试运营,成都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沈阳之后,中国内地第8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二期工程

2011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开工。

2012年8月16日,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2013年8月12日,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天府五街站主体结构封顶,成为二期工程首个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

2014年6月11日,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车站封顶;同年9月5日,二期工程电通;同年12月15日,全线完成热滑。

2015年4月8日,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开始空载试运行;同年7月6日,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专家评审;

7月25日,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开通运营。

三期工程

2013年2月,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取得建设规划批复。

2014年10月,《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同年12月31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开工。2015年7月,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南段武汉路站至科学城站段可研获批。

2016年2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南段第一台盾构始发;同年7月,南段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同年12月26日,北段第一台盾构始发。

2017年1月4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南段工程实现洞通;同年4月7日,支线段实现长轨通;同年4月8日,13个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同年5月5日,全线洞通;同年5月18日,南段实现轨通;同年7月10日,支线段完成热滑;同年7月25日,全线完成热滑;同年9月12日,全线长轨贯通;同年9月22日,全线电通;同年9月30日,全线轨行区移交;同年11月25日,全线启动空载试运行。

2018年1月16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全部车站移交运营;同年3月1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通过专家评审,达到试运营基本条件;同年3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

客运流量

201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单日客流量为5.91万人次。

2010年10月1日,成都地铁1号线单日客运量达25.73万次,首次突破25万大关。

2012年3月23日,成都地铁1号线单日客运量达31.14万次,首次突破30万大关;同年7月14日,累计客流总数突破一亿人次。

2018年3月19日,成都地铁1号线单日客运量达102.72万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202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8号线首开段开通运营,成都地铁1号线客流小幅下滑。

截至2019年4月,成都地铁1号线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为2019年3月21日的119.39万人次。

成都地铁1号线采用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制造的4动卡2拖卡6节编组B型列车,列车高度为3.8米、宽为2.8米,长度为19.52米,定员载客数量为1468人,超员载客数量为1880人,高峰时期每小时单向输送旅客能力为4.4万人次,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地铁列车外表采用不涂装轻量化不锈钢车体,车辆前方悬挂成都地铁的标志,车身两侧也有成都地铁的蓝色飘带,同时,列车的所有材料和设施均达到防火、防灾的国际标准;车内设置有治安视频监视系统,实现车厢、车站的无缝覆盖并与公安部门直接连接。

运行系统

成都地铁1号线在双流区中和街道东寺社区附近设置东寺停车场,停车场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向宽约314米,占地面积约21.1公顷;在成华区升仙湖站东侧双水碾村地区设置红花堰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在红花堰车辆段内、火车南站附近、红石公园站附近设三座主变电所;在武侯区世纪城站附近设置成都地铁控制中心。

服务设施

成都地铁1号线全线支持移动电子支付,乘客可在成都地铁1号线任意站点使用微信支付宝购买地铁单程票或充值天府通卡,亦可通过‘天府通APP’乘车二维码进行扫码乘车。同时,火车北站、天府广场站、省体育馆站、火车南站、天府三街站、四河站站内还设有天府通客服服务网点。成都地铁1号线华西坝站、西博城站、广州路站、兴隆湖站、科学城站、海昌路站、武汉路站、韦家碾站等设置有母婴候车室,提供热奶器、婴儿床、儿童玩具等设施设备。

主要工程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韦家碾站至升仙湖站盾构区间左线全长716米,区间洞身主要位于砂卵石及泥岩复合地层,盾构侧穿建筑物、下穿市政道路、雨污水管及河流等重、特大风险源,安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成都地铁1号线“书香号”主题列车以中国书籍演变史为核心,车厢打造成形态各异的书籍,并将经典书籍贯穿其中,同时融入金沙、三国、草堂、蜀锦、文化名人等成都元素,展现出兼容并蓄的天府文化特质。

“童年记忆”号主题列车以“践行低碳出行、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为主题,对车身内外实施了总体环保创意设计,将童年时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记忆场景以漫画形式呈现于车厢内。

车站设计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每个车站内的装修都与地面建筑、区域特色相结合,天府广场站以蜀西文化元素为装修风格;锦江宾馆站以蜀锦为建筑装饰元素;华西坝站以华西坝建筑的斗拱、青砖等标志性元素为基础进行装饰;省体育馆站则以体育为主题进行装修。

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车站设计和装修风格集年轻时尚、科技研发、创新活力、生态宜居、充满梦想于一体,充分将悠久历史文化、现代的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凸显成都年轻活力的新面貌。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车站设置重点艺术站4座,分别是西博城站、武汉路站、广州路站、科学城站;艺术站4座,分别是兴隆湖站、华阳站、红石公园站、天府公园站。整体装修设计上结合天府新区地域文化特点,全程贯穿“天府新象”的设计理念。以滋润天府之国的岷江水系为设计元素,呈现出光影流动的“天府新象”。

视频

成都地铁1号线 相关视频

地铁随拍:成都地铁1号线行车片段,不愧是慢生活节奏的城市!
成都地铁1号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