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2015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华。本书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以犀利的目光洞见时代病灶,以戏谑的文字戳穿生活表象。 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内容推荐

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碰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图书目录

一个记忆回来了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哀悼日

奥运会与比尔·盖茨之杠杆

最安静的夏天

七天日记

录像带电影

给塞缪尔·费合尔讲故事

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

巴金很好地走了

我的文学白日梦

荒诞是什么

飞翔和变形

生与死,死而复生

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

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法尔克式的生活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我们的安魂曲

一个作家的力量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笔记

篮球场上踢足球

南非笔记

英格兰球迷

埃及笔记

迈阿密 & 达拉斯笔记

纽约笔记

非洲

酒故事

儿子的固执

写给儿子的信

附录一《兄弟》创作日记

附录二《第七天》之后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 。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 。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

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 ;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