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戴安娜与阿克泰翁 (提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戴安娜与阿克泰翁 (提香)
图片来自聚好画

戴安娜与阿克泰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提香的绘画作品,原 作 尺 寸 : 184.5 x 202.2 cm。完成于1556–1559年间,是提香著名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戴安娜阿克特翁相遇的场景戴安娜(希腊语:阿耳忒弥斯)是希腊神话月亮女神狩猎女神(与太阳神阿波罗是孪生兄妹),阿克泰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猎人。据奥维德的《变形记》记载,阿克泰翁偶然地看到戴安娜在基塞龙山沐浴,盛怒之下的戴安娜把阿克泰翁变为牡鹿并被自己的猎狗咬死。[1] 此画于2009年售出五千万英镑的高价,目前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历史

《戴安娜与阿克泰翁》是描绘奥维德变形记》的七幅名画之一,当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拒绝了提香为他绘制这七幅画之后,由腓力二世资助完成。[2] 直到1704年被腓力五世送给法国大使为止,这幅画都还是西班牙皇家藏品。在这之后由路易十四的侄子腓力二世收入他的收藏品中。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1791年,奥尔良藏品被路易斯·腓力二世卖给了布鲁塞尔商人。[3] 这名商人之后在伦敦展出了藏品中包括提香作品在内的多幅画作。[4] 包括该作品在内,藏品的很大一部份在1798年被佛朗西斯·埃格顿购下。[5]

埃格顿之所以购买这些画作可能时候到了他的侄子、乔治·莱韦森-高尔的影响,在埃格顿死后,这些作品便被遗赠给高尔,后者将这些作品放在布里奇沃特宅供大众参观,实际上在此之后这幅画一直都没有离开公众视野。在布里奇沃特宅第一次见到这幅画之后,威廉·黑兹利特写道:

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这幅画被运往苏格兰保存,1945年至2009年间,这幅画与《戴安娜和卡利斯托》及其他许多来自布里奇沃特家的共26幅藏品一起展出于苏格兰国立美术馆[6]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7]卢西安·弗洛伊德曾说这两幅画“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画”。[8]

作品内容

画中的故事来自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说起来,西方古典绘画中,取材最多的书籍,当然是《圣经》,接下来恐怕就是这本完成于基督诞生后不久的《变形记》了。

所谓《变形记》,是指人由于某种原因被变成动物、植物、星星、石头等物体。比如达芙妮(对,就是(若英)奶茶代言的那个女鞋)为了逃避阿波罗的追赶,变成月桂树;比如纳喀索斯迷恋水中的自己,溺水而亡,变成水仙。诸如此类的故事,因为本身包含众多不同形体、情感层面的挑战,成为古往今来艺术家们最钟爱的题材。

此画是描述阿克泰翁一个年轻猎人,不小心看到戴安娜正在洗澡,这位女神一怒之下,将年轻猎人变成一头鹿,让其被猎人自己率领的四十来条猎狗撕咬而死的故事。[9]

阿克泰翁底比斯国的王子,一日中午,这位年轻王子在打猎时不小心误闯了黛安娜休息玩水的圣地。阿克泰翁从来没想到在森林树丛中会有如此艳遇,他屏息待气,悄悄从树林中偷看。

黛安娜在弯弯溪流沐浴,不速之客阿克泰翁闯入不该闯入的禁地,身旁的仙女急忙拿起浴巾要为祂遮身。黛安娜手指向阿克泰翁,说时迟那时快阿克泰翁的头上鹿角已初露,想来阿克泰翁还不知自己死期将至。

误闯禁地的阿克泰翁正陷入极度自我陶醉时,竟不小心泄漏了行迹。黛安娜气愤地说:“别以为你可以对人吹嘘你看到了我的胴体!”。

阿克泰翁如惊弓之鸟,他作梦也没想到,眼前的大美女正是他倾慕已久的黛安娜女神。他吓呆了,双脚沉重的不听使唤动不起来。

黛安娜看见阿克泰翁还盯著自己的身体看,羞愤极了,双手撩起水往他脸上泼,一瞬间,被水溅到的部位,皮拉紧、头长出角,嘴巴穿突,脚长出鹿蹄,活像鹿的形体渐渐冒出,他竟变成一只鹿

他完全吓破胆了,惊慌失措,到处奔逃乱窜。但这一切都太迟了,他必须为自己亵渎了女神付出惨痛的代价!黛安娜的猎犬以及阿克泰翁自己带去的,看到了雄鹿,都一拥而上,狂啃猛咬,皮开肉绽、体无完肤,撕成碎块。可怜阿克泰翁自己饲养的猎犬,完全不知它们咬的是主人。[10]

收购

这些藏品一直传到第七代布里奇沃特公爵手中,2008年8月他表示有意愿售出其中一些作品。[11] 年末,他表示如果可能,愿意以仅有市价三分之一的1亿英镑将这幅画与《戴安娜和卡利斯托》一起卖给英国的美术馆,否则将付之与拍卖会。最终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和国家美术馆凑齐了五千万英镑将《戴安娜与阿克泰翁》买下,并预计以同样的价格在未来买下《戴安娜和卡利斯托》。[12][13][14] 尽管有些人质疑公爵卖画是为了资助艺术学生的发言,而且伊恩·戴维森也认为在环球金融危机之下这种行动并不合理,[15] 但是这一购画行为还是得到了英国舆论的支持,[16] 并得到了艺术基金100万英镑、[17] 公众捐款740万英镑[18]国家遗产纪念基金会1,000万英镑、[19] 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和国家美术馆分别1,250万英镑的资助。[18] 自2008年10月22日至12月14日,[20] 该画作在国家美术馆一号厅展出。[21]

参考文献

  1. 【鉴赏】|《戴安娜与阿克泰翁》赏析,知乎
  2. Brigstocke, 180 and 183-4
  3. Brigstocke, 11
  4. Jack, Ia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rought Titians and Renoirs to Scotland. The Guardian (London). 30 August 2008 [2008-08-30]. 
  5. Rembrandt, "Self-Portrait, aged 51" - NGS catalogue entr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6. Brigstocke, 11
  7. Paul Hills, "Titian's Fire: Pyrotechnics and Representations in Sixteenth-Century Venice", Oxford Art Journal 2007 30(2), pages 185-204
  8. Freud, Lucian. Artists on art: Freud on Titian. The Telegraph (London). 22 December 2001 [2008-08-30]. 
  9. http://www.juhaohua.com/art/41706.html, 聚好画
  10. 黛安娜与阿克泰翁 Diana and Actaeon,ss.net.
  11. He had previously sold another Titian from the loan — the Venus Anadyomene — to the NGS in 2000.
  12. Bates, Stephen. Art auction: National galleries scramble to keep Titians as duke cashes in. The Guardian (London). 28 August 2008 [2008-08-28]. 
  13. Editorial: In praise of... the Bridgewater loan. The Guardian (London). 28 August 2008 [2008-08-28]. 
  14.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press releas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15. Thorpe, Vanessa. Arts chiefs warn of harm from Titian crusade. The Observer (London). 16 November 2008 [20 November 2008]. 
  16. Jones, Jonathan. Enough vulgar Marxism - we must keep Titian's masterpiece. The Guardian (London). 31 October 2008 [20 November 2008]. 
  17. £1 m pledge for Titian masterpiece. BBC News. 14 October 2008 [2008-11-19]. 
  18. 18.0 18.1 Funds secured for Titian painting. BBC News. 2 February 2009. 
  19. £10 m boost for Titian masterpiece. BBC News. 19 November 2008 [2008-11-19]. 
  20. Originally running until 30 November, the exhibition was extended by public demand on 19 November.
  21. Higgins, Charlotte. £50 m appeal: Artists back bid to save Titian for nation. The Guardian (London). 23 October 2008 [29 October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