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扈彦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扈彦珂(公元886年~公元960年),五代时将领。雁门(今山西代县)幼事王建立。

刘知远太原建后汉,擢为宣徽南院使,复授镇国军节度使。河中李守贞等据城叛,郭威彦珂之计,及平定河中,对后汉的克敌制胜起了重要作用,因之以功迁护国军节度。

周世宗柴荣即位,授左卫上将军,复以太子太师致仕。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遣使厚赐,数月后病卒洛阳,享年七十五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扈彦珂                 出生时间         886年
                所处时代         五代                 去世时间         960年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雁门(今山西代县)
                主要成就         献计平定三节度使叛乱 

人物话题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扈彦珂从小追随王建立,以谦恭厚道著称。王建立先后任镇州节度副使(今河北正定县)、青州节度使(今山东益都县),扈彦珂一直在他手下,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镇守潞州的王建立病亡,临终向朝廷上遗表推荐扈彦珂,扈从珂因此得担任河东节度左都押衙。

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他擢拔扈彦珂为宣徽南院使,检校司徒,后来历任镇国军节度使、华州(今陕西华县)、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商州区)等州观察使、处置使等职务。[1]

献计平叛

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刘知远去世,次子刘承祐继位,乾祐三年(950年),镇守河中的李守贞、镇守永兴的赵思绾、镇守凤翔的王景崇联合发动叛乱,汉隐帝命郭威总领诸路兵马前去平叛,扈彦珂奉命随军出征。[2]

大军到了华州,郭威与诸将会议军情,当时诸位将领多数主张先讨伐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为好。郭威一时也没有决定先讨伐那里才好。这时,扈彦珂进言道:“现在三股叛势力已经联合起来了,他们推举李守贞为主,既然他们以李守贞为主,咱们就应该先讨伐河中,河一旦被平定,那么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自然胆落,一战可下。何况河中路近,长安、凤翔皆路远,如果舍近攻远,倘苈王景崇、赵思绾在前方与我们对峙,李守贞在后方偷袭我们的后路,那就是腹背受敌了。到那时可怎么办呢?”郭威一听他说的有道理,就听众了他的建议,先行攻打李守贞。而战局发展也果如扈彦珂所预料的一样。

由于扈彦珂建议平定“三叛连衡”的方略奏效,平定叛乱之后,当年七月,他因功授护国军节度使,留守河中。当地经过战乱,户口减少很多,生产残破,都想得到一个良帅能镇守抚慰地方,而扈彦珂性格懦弱而且不明事理,朝廷上对他的的好评价很少。[3]

出守滑州

  •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汉隐帝刘承祐密令捕杀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郭威起兵攻入开封,次年,郭威称帝,改元广顺,建立后周。郭威加封扈彦珂为同平章事,命他移镇滑州。任职一年多后,被替代召回,与凤翔节度使赵晖都献上缗帛,请求摆设酒筵,郭威没有接纳他献的缗帛,还把原滑州城里原属李守贞的宅院赏赐给了他。
  •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柴荣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后周世宗嗣位后,扈彦珂被任命为左卫上将军。[4]

晚年生活

  •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扈彦珂以年老有疾为由,向世宗皇帝上表讲求退休,柴荣下诏授扈彦珂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同意他致仕回到西京洛阳居住。
  •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称帝,改元建隆,建立北宋,赵匡胤派人去洛阳赐给扈珂器物钱币,以示敬重,又过了几个月,扈彦珂病死于洛阳,享年七十五岁。[5]

人物评价

  •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幼事王建立,以谨厚称。“ [6]
  •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时蒲人雕弊,思得良帅镇抚。彦珂暗弱,朝议少之。“[6]
  •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扈彦珂请击河中,卒用其策,愚者之一虑云。” [6]

人物轶事

  • 扈彦珂的旧主王建立,曾于天成元年任镇州节度副使、节度使,《旧五代史·王建立传》称“建立晚年归心释氏,饭僧营寺……”,向佛的他在镇州任上应与境内名寺高僧交往密切,高僧圆寂后,王建立将建舍利塔之事托付给扈彦珂也在情理之中。这应是该舍利塔由扈彦珂及河东都部署修建的原因。[7]

史料记载

  •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 [6]


参考资料

  1.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会汉祖自太原建号,擢为宣徽南院使。未几,授镇国军节度,华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2.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乾祐初,河中李守贞、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并据城叛,周祖为枢密使,总兵出征,道出华州。
  3.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及平河中,以功迁护国军节度。时蒲人雕弊,思得良帅镇抚。彦珂暗弱,朝议少之。
  4.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世宗嗣位,授左卫上将军。
  5. 《宋史·卷第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太祖即位,遣使就赐器币,数月卒,年七十五。
  6. 6.0 6.1 6.2 6.3 宋史.126在线阅读网.2014-09-11
  7. 正定洪济寺、舍利寺相关文物综述 .佛教导航网.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