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手盗龙形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盗龙形类
图片来自easyatm

手盗龙形类学名:Maniraptoriformes)是个虚骨龙类演化支,包含似鸟龙下目手盗龙类。这个演化支是由美国古生物学家汤玛斯·霍兹(Thomas R. Holtz Jr.)所提出,他将手盗龙形类定义为:似鸟龙鸟类的最近共同祖先,与两者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大部分物种的前肢可能覆盖者正羽。

化石证据

近年来已发现许多手盗龙形类的化石,尤其是中国。许多有羽毛恐龙属于这个演化支。其中,阿瓦拉慈龙科鸟面龙具有某种由角质构成的羽毛,极度类似鸟类羽毛[1]

许多几乎完整的手盗龙形类化石出土于侏㑩纪晚期。始祖鸟出土于德国巴伐利亚,年代为1亿5500万年前到1亿5000万年前。嗜鸟龙伤齿龙科的编号WDC DML 110标本、脆弱虚骨龙帕氏长臂猎龙都出土于美国怀俄明州莫里逊组,约1亿5000万年前。近鸟龙树息龙足羽龙是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手盗龙形类,发现于中国道虎沟化石层,该地层的年代仍在争论中,约在1亿60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峨山龙Eshanosaurus)的生存年代更早,属于侏㑩纪早期,它们可能属于手盗龙形类,但目前还有争议。

白垩纪早期,手盗龙形类的分布广泛、形态上的多样化,显示手盗龙形类的各支系在侏㑩纪末期已经开始分化。

在2004年,有科学家提出暴龙与其近亲属于手盗龙形类[2],但遭到许多反对意见[3][4]

研究历史

在1994年,古生物学家托马斯·霍尔特(Thomas R. Holtz Jr.)提出似鸟龙下目伤齿龙科有接近亲缘关系,两者都有形状膨大的蝶骨,因此建立膨颅龙类(Bullatosauria)以包含这两个分类单元。根据托马斯·霍尔特的定义,膨颅龙类包含:似鸟龙伤齿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5]。在1999年,托马斯·霍尔特把自己提出的概念推翻,废除膨颅龙类。当时大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伤齿龙科比较接近驰龙科、现代鸟类,而离似鸟龙类较远。膨颅龙类目前已不被科学文献使用,被认为是手盗龙形类的异名

在2002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建立“Avepectora”演化支,以包含兽脚类恐龙之中,肩带骨头结构类似鸟类的物种,肩胛鸟喙骨连接至胸骨。根据塞里诺的说法,似鸟龙类是最基础的物种。

参考文献

  1. Schweitzer, M.H. (1999)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bn/fulltext/63000744/PDFSTART[失效链接]
  2. Benton, 2004. http://palaeo.gly.bris.ac.uk/benton/vertclass.html Template:Wayback
  3. Weishampel, 2004 The Dinosauria
  4. Senter, Phil. A NEW LOOK AT THE PHYLOGENY OF COELUROSAURIA (DINOSAURIA: THEROPO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7, 5 (4): 429. doi:10.1017/S1477201907002143. 
  5. Holtz, T.R. Jr. The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Tyrannosauridae. Implications for theropod systematic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4, 68: 110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