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扬剧」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扬剧'''是发源于江苏省扬州市,成长于上海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扬剧''' 是发源于江苏省 州市,成长于上海的传统戏曲 种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 ,原名"维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 苏中、苏北、苏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扬剧</big> '''
 
+
|-
2006年5月20日,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File: 扬剧.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 呢图网]]]
 
+
|-
基本信息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扬剧
 
 中文名称;扬剧
  
行 19: 行 21:
  
 
 申报地区;江苏省扬州市
 
 申报地区;江苏省扬州市
 +
|}
 +
 +
'''扬剧'''是发源于[[江苏]]省扬州市,成长于[[上海]]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维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中、苏北、苏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
 +
2006年5月20日,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政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李政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行 30: 行 37:
 
===流行地区===
 
===流行地区===
  
 江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省扬州、镇江、泰州地区、安徽部分地区和南京、上海一带。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
+
 江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江苏]]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地区、[[ 安徽]] 部分地区和[[ 南京]] [[ 上海]] 一带。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ref>[https://baike.so.com/doc/6925713-7147823.html  扬州扬剧网] , 360百科 2005年3月26日 </ref>
  
 
===演变===
 
===演变===
  
 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搬演《补缸》、《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小戏,并从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亲》等剧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台,出现了能演40多个剧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戏。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关目。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葛锦华、臧雪梅等。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
 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搬演《[[ 补缸]] 》、《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小戏,并从徽班吸收了《[[ 踩鼓]] 》、《借妻》、《探亲》等剧目,又把清曲的《[[ 僧尼下山]] 》、《活捉》等搬上舞台,出现了能演40多个剧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戏。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 魏征斩龙]] 》、《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关目。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 张郎休妻]] 》。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 上海]],改称"维扬大班",名演员有[[ 程俊玉]] 、潘喜云等。1919年,"小开口"到[[ 杭州]] 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 上海]] ,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 葛锦华]] 、臧雪梅等。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唱腔曲调===
 
===唱腔曲调===
  
 扬剧的唱腔曲调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其中原属花鼓戏的,多数以剧名为调名,如〔探亲调〕、〔补缸调〕等;来自"扬州清曲"曲牌的有〔梳妆台〕、〔满江红〕、〔剪靛花〕、〔银纽丝〕等;同时也把多年不用的"大开口"七字句、十字句改编成新曲。扬剧的角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脚尤为突出。传统剧目有300多个,绝大多数是用幕表演出的传说故事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和创作的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已摄制成影片),现代戏有《夺印》、《黄浦江激流》等。著名演员有高秀英、金运贵、王秀兰、石玉芳、华素琴、顾玉君等。
+
 扬剧的唱腔曲调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其中原属花鼓戏的,多数以剧名为调名,如〔探亲调〕、〔补缸调〕等;来自"扬州清曲"曲牌的有〔梳妆台〕、〔满江红〕、〔剪靛花〕、〔银纽丝〕等;同时也把多年不用的"大开口"七字句、十字句改编成新曲。扬剧的角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脚尤为突出。传统剧目有300多个,绝大多数是用幕表演出的传说故事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和创作的较有影响的剧目有《[[ 鸿雁传书]] 》、《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已摄制成影片),现代戏有《夺印》、《黄浦江激流》等。著名演员有[[ 高秀英]] 、金运贵、王秀兰、[[ 石玉芳]] 、华素琴、顾玉君等。
  
 
==发展沿革==
 
==发展沿革==
  
  扬剧最早的 头,要上溯到江都一带的花鼓戏和香火戏。花鼓戏有两个角色,分别为小面(小丑)和包头(小旦)。演出时先由全体演员"下满场",即一种集体歌舞,然后由小面和包头对歌对舞,称为"打对子"或"踩双"。这种花鼓戏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就形成了,在民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剧种的剧目,可以演40多个情节简单的剧目,如《探亲家》、《种大麦》、《借妻》、《僧尼下山》、《荡湖船》、《王樵楼磨豆腐》等。
+
[[File:扬剧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 于呢图网]]]
  
1919年, 州花鼓戏第一次由农村到杭州演出,获得成功,并引起京 注目。第二年 又登 上海大世界舞台,轰动了各公司 游艺场 。为 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艺人就把维扬 曲里的唱本如《王瞎子算命》、《 尼姑下山》等改成剧本上 。音乐方面除了" 梳妆台" 曲调处 又加入了维扬 曲中的一些曲牌 。这 时的 花鼓戏 发展 到盛极一时 地步 艺人胡大海 首先感到花鼓戏这 名称已不适应当时 演出 在他的倡仪 ,改称为"维扬文戏"。以区别"维扬大班"
+
扬剧 最早 源头 溯到江都一带 花鼓戏和香火戏 花鼓戏有两个角色,分别 为小 面(小丑)和包头( 旦)。演出时先由全体 " 下满场", 即一种集体歌舞,然后由 面和包头对歌对舞,称为"打对子"或"踩双" 。这 花鼓戏 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就形成了,在民间不断 发展的 过程中 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剧种的剧目 可以演40多 情节简单 剧目 如《[[探亲家]]》、《种大麦》、《借妻》、《[[僧尼 山]]》、《荡湖船》、《王樵楼磨豆腐》等
  
"维 "在 上海 站住 开始招收女徒学 ,首批优秀女演员有筱兰珍、筱招娣 陈桂珍以及著名坤角 生金运贵 女演员的增 ,对 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因为 花鼓戏的 唱腔只用丝弦伴奏 不用锣鼓 所以观众把 维扬文戏 叫做" 小开口"。
+
1919年, 州花鼓 第一次由农村到[[杭州]]演出,获得成功,并引起京剧界的注目。第二年,又登上[[ 上海]]大世界舞台,轰动 各公司的游艺场。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 ,艺 人就把维扬小曲里的唱本如《[[王瞎子算命]]》 尼姑下山》等改成剧本上演 音乐方面除了"梳妆台"曲调处,又 入了维 小曲中 的一 些曲牌。这时的花鼓戏已 发展 到盛极一时的地步 艺人胡大海 首先感到 花鼓戏 这个名称已不适应当时 演出 在他的倡仪下 改称为" 维扬文戏" 。以区别"维扬大班"。
  
 虽然"小开口"是花鼓戏与清曲结合而成的一种表演形式,但却不同于花鼓对子戏和清曲坐唱曲艺,早期角色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即三个丑、四个花旦),多角同台。戏的内容大多为生活小戏,如《探亲相骂》、《小上坟》、《小放牛》、《瞎子观灯》、《王道士拿妖》、《打城隍》之类。剧目从"两大两小"即《种大麦》、《大烟自叹》、《小尼姑下山》、《小寡妇上坟》发展为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分裙记》、《孟姜女》、《柳荫记》。曲调轻松活泼,委婉悠扬,主要有[大锣板]又称(又称[大陆板])、〔相思调〕、《隔垛垛》、《青纱扇》等。
+
"维扬文戏"在[[上海]]站住了脚,开始招收女徒学艺,首批优秀女演员有[[筱兰珍]]、筱招娣、陈桂珍以及著名坤角小生[[金运贵]]。女演员的增加,对扬剧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为花鼓戏的唱腔只用丝弦伴奏,不用锣鼓,所以观众把维扬文戏叫做"小开口"。
 +
 
 +
 虽然"小开口"是花鼓戏与清曲结合而成的一种表演形式,但却不同于花鼓对子戏和清曲坐唱曲艺,早期角色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即三个丑、四个花旦),多角同台。戏的内容大多为生活小戏,如《[[ 探亲相骂]] 》、《小上坟》、《小放牛》、《[[ 瞎子观灯]] 》、《王道士拿妖》、《打城隍》之类。剧目从"两大两小"即《[[ 种大麦]] 》、《大烟自叹》、《[[ 小尼姑下山]] 》、《小寡妇上坟》发展为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 分裙记]] 》、《孟姜女》、《柳荫记》。曲调轻松活泼,委婉悠扬,主要有[大锣板]又称(又称[大陆板])、〔相思调〕、《隔垛垛》、《青纱扇》等。
  
 
 说到苏北香火戏,很久以前,江都老百姓有在厅堂陈放香柜的习俗,据说香柜是专为烧香敬神王所用。到了清代初期,由祭祀酬神的摆案烧香火发展到兼有表演娱乐的做香火会,他们的表演发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来表演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就成了戏剧,人称香火戏。
 
 说到苏北香火戏,很久以前,江都老百姓有在厅堂陈放香柜的习俗,据说香柜是专为烧香敬神王所用。到了清代初期,由祭祀酬神的摆案烧香火发展到兼有表演娱乐的做香火会,他们的表演发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来表演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就成了戏剧,人称香火戏。
  
 香火戏分内坛和外坛两种。内坛多演神话故事,如《目连救母》、《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外坛多演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1920年左右,也就是扬州花鼓戏到上海演出的时候,它也到了上海。它在新民戏院首次演出时,改名为"维扬大班"。维扬大班在民间也有不小的影响。香火戏用锣鼓为伴奏乐器,曲调有〔七字句〕、〔十字句〕、〔斗法调〕、〔七公调〕、〔娘娘腔〕、〔水瓶调〕等,高亢质朴,粗犷雄壮,于是观众就把维扬大班俗称为 "大开口"。
+
 香火戏分内坛和外坛两种。内坛多演神话故事,如《[[ 目连救母]] 》、《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外坛多演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1920年左右,也就是扬州花鼓戏到[[ 上海]] 演出的时候,它也到了上海。它在新民戏院首次演出时,改名为"维扬大班"。维扬大班在民间也有不小的影响。香火戏用锣鼓为伴奏乐器,曲调有〔七字句〕、〔十字句〕、〔斗法调〕、〔七公调〕、〔娘娘腔〕、〔水瓶调〕等,高亢质朴,粗犷雄壮,于是观众就把维扬大班俗称为 "大开口"。
  
 当时,专演"大开口"的戏园相继开张,有闸北新民戏院、虹口庆长戏馆、太平桥同庆茶楼等。此外,安纳金路(今东台路)上的"维扬大舞台"也上演"大开口",来上海演唱的艺人逐渐增多,上演剧目渐渐以世俗的家庭题材为主,如《琵琶记》、《牙痕记》、《合同记》、《柳荫记》、《三元记》,有"十戏九记"之说。化装也有了发展,花旦用披纱包头并改穿戏衣。表演则模仿京戏,并能演武戏。扬州清曲进入上海的年代,与香火戏相近,以说唱为主,最早到上海的清曲艺人常为上海富户人家的婚姻、寿诞一类喜事唱"堂会"。
+
 当时,专演"大开口"的戏园相继开张,有闸北新民戏院、虹口庆长戏馆、太平桥同庆茶楼等。此外,安纳金路(今东台路)上的"维扬大舞台"也上演"大开口",来上海演唱的艺人逐渐增多,上演剧目渐渐以世俗的家庭题材为主,如《[[ 琵琶记]] 》、《牙痕记》、《合同记》、《柳荫记》、《三元记》,有"十戏九记"之说。化装也有了发展,花旦用披纱包头并改穿戏衣。表演则模仿京戏,并能演武戏。扬州清曲进入上海的年代,与香火戏相近,以说唱为主,最早到[[ 上海]] 的清曲艺人常为上海富户人家的婚姻、寿诞一类喜事唱"堂会"。
  
 香火戏和花鼓戏同是产生于扬州一带的地方小戏,虽然各有不同的成长过程与特点,但语言是相同的,都讲扬州话,原来唱维扬大班的艺人改唱维扬文戏的较多;维扬文戏增添了武场锣鼓,维扬大班也采用丝弦伴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二者互相吸引,慢慢融合在一起,并且不断吸收民歌小调和扬州清曲的优秀唱段,内容与形式日臻完美,1935年,维扬文戏和维扬大班终于正式合并,称为"维扬戏",扬剧从此产生了。同期,苏北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艺人在上海同台合演的《十美图》,也是这个新剧种破土而出的标志。
+
 香火戏和花鼓戏同是产生于扬州一带的地方小戏,虽然各有不同的成长过程与特点,但语言是相同的,都讲扬州话,原来唱维扬大班的艺人改唱维扬文戏的较多;维扬文戏增添了武场锣鼓,维扬大班也采用丝弦伴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二者互相吸引,慢慢融合在一起,并且不断吸收民歌小调和扬州清曲的优秀唱段,内容与形式日臻完美,1935年,维扬文戏和维扬大班终于正式合并,称为"维扬戏",扬剧从此产生了。同期,苏北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艺人在上海同台合演的《[[ 十美图]] 》,也是这个新剧种破土而出的标志。
 +
 
 +
[[File:扬剧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
行 73: 行 84:
  
 
 扬州花鼓的曲调在戏剧性的舞蹈表演中产生,音乐节奏明朗,适宜刻画喜剧人物,具有欢乐、明快、幽默的风格。发展为花鼓戏后,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种麦》中的[种麦调]、《王小楼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调]、《瞎子算命》中的[算命调]等,后来均为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花鼓的曲调在戏剧性的舞蹈表演中产生,音乐节奏明朗,适宜刻画喜剧人物,具有欢乐、明快、幽默的风格。发展为花鼓戏后,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种麦》中的[种麦调]、《王小楼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调]、《瞎子算命》中的[算命调]等,后来均为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
 +
[[File:扬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扬州香火不用丝弦乐器,以大锣大鼓伴奏,主要曲调有[七字唱]、[十字唱]、[风宫摇橹]、[赶山塞海]、[刘决子]等三十多种,均粗犷有力、高亢激昂。
 
 扬州香火不用丝弦乐器,以大锣大鼓伴奏,主要曲调有[七字唱]、[十字唱]、[风宫摇橹]、[赶山塞海]、[刘决子]等三十多种,均粗犷有力、高亢激昂。
行 82: 行 95:
 
==曲牌==
 
==曲牌==
  
 现代扬剧音乐对于曲牌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1、一曲多唱。同一曲牌,在节奏、旋律上作适当变化,以表现多种感情。
+
 现代扬剧音乐对于曲牌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扬剧
+
1、一曲多唱。同一曲牌,在节奏、旋律上作适当变化,以表现多种感情。
  
2、曲牌组合。采用扬州清曲的套曲格式,根据剧情需要,将调性相近的曲牌有规律地组合,多用于人物的大段叙事和抒情。 3、摘句连接。根据唱词内容的需要,摘取若干曲牌的乐句,组成新的唱段。更好地体现词意,使词、曲结合得更为贴切。
+
2、曲牌组合。采用扬州清曲的套曲格式,根据剧情需要,将调性相近的曲牌有规律地组合,多用于人物的大段叙事和抒情。
 +
 
 +
3、摘句连接。根据唱词内容的需要,摘取若干曲牌的乐句,组成新的唱段。更好地体现词意,使词、曲结合得更为贴切。
  
 
4、旧曲变体。对原曲牌进行翻新。
 
4、旧曲变体。对原曲牌进行翻新。
行 94: 行 109:
 
 扬剧的角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角尤为突出。在表演现代题材剧目方面,还借鉴了话剧的某些手段,但仍不改其传统的喜剧特色。
 
 扬剧的角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角尤为突出。在表演现代题材剧目方面,还借鉴了话剧的某些手段,但仍不改其传统的喜剧特色。
  
折叠编辑本段 角色行当
+
== 角色行当==
 +
 
 +
[[File:扬剧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扬剧虽属地方小戏,但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旦、净、丑。
 
 扬剧虽属地方小戏,但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旦、净、丑。
  
行 105: 行 123:
 
 旦:分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
 
 旦:分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
  
 小旦扮演青、少年女子,人物繁多,如《算命》中天真活泼的曾姑娘,《陈英卖水》的闺阁小姐刘兰英,《恩仇记》中机智刚强的菊香。这类人物的唱腔,温柔缠绵、秀丽灵巧,有的重做功。
+
 小旦扮演青、少年女子,人物繁多,如《[[ 算命]] 》中天真活泼的曾姑娘,《[[ 陈英卖水]] 》的闺阁小姐刘兰英,《[[ 恩仇记]] 》中机智刚强的菊香。这类人物的唱腔,温柔缠绵、秀丽灵巧,有的重做功。
  
 正旦扮演中年妇女的贤妻良母、贞妇烈女、贵妇人等,念韵白,以唱功为主,表演淳朴细腻,娴静庄重,如《鸿雁传书》的王宝钏,《断桥》的白素贞等。
+
 正旦扮演中年妇女的贤妻良母、贞妇烈女、贵妇人等,念韵白,以唱功为主,表演淳朴细腻,娴静庄重,如《[[ 鸿雁传书]] 》的王宝钏,《[[ 断桥]] 》的白素贞等。
  
 彩旦又分两支,一是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妇女,兼属丑行。化妆和表演要求夸张,浓装艳抹,行为乖张,如《武松杀嫂》的王婆等。另一种是心直口快、善良、性格爽朗的妇女,如《三搜店》的王快嘴,俊扮,重念白,用扬州方言,通过爽脆的白口表现人物性格,少唱。
+
 彩旦又分两支,一是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妇女,兼属丑行。化妆和表演要求夸张,浓装艳抹,行为乖张,如《[[ 武松杀嫂]] 》的王婆等。另一种是心直口快、善良、性格爽朗的妇女,如《[[ 三搜店]] 》的王快嘴,俊扮,重念白,用扬州方言,通过爽脆的白口表现人物性格,少唱。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重唱功,要求苍劲浑厚,但不失女性特征,如《断太后》的李后等。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也分两支,一支是武旦,身手矫健,英勇善战,如《上金山》的白素贞、小青,《百岁挂帅》的杨七娘等。另一支是刀马旦,重身段工架,以气度神情取胜。如穆桂英、樊梨花等。这两支均兼重唱功,唱腔刚劲挺拔,内含柔婉妩媚。
+
[[File:扬剧7.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重唱功,要求苍劲浑厚,但不失女性特征,如《[[ 断太后]] 》的李后等。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也分两支,一支是武旦,身手矫健,英勇善战,如《[[ 上金山]] 》的白素贞、小青,《[[ 百岁挂帅]] 》的杨七娘等。另一支是刀马旦,重身段工架,以气度神情取胜。如穆桂英、樊梨花等。这两支均兼重唱功,唱腔刚劲挺拔,内含柔婉妩媚。
  
 
 生行表演艺术主要源于香火戏。早期香火戏多神话剧,后期则兼演历史题材和传奇故事的剧目,正剧较多。这一传统使生角具有自己的特色。
 
 生行表演艺术主要源于香火戏。早期香火戏多神话剧,后期则兼演历史题材和传奇故事的剧目,正剧较多。这一传统使生角具有自己的特色。
行 117: 行 137:
 
 生:分小生、老生、武生。
 
 生:分小生、老生、武生。
  
 小生扮演男性青、少年,以文为主,能演多种人物。像《二度梅》中的落魄书生梅良玉,《白蛇传》中的小商人许仙等。唱腔简朴柔和,动作儒雅、秀逸。此外还有扮演儿童的。
+
 小生扮演男性青、少年,以文为主,能演多种人物。像《[[ 二度梅]] 》中的落魄书生梅良玉,《[[ 白蛇传]] 》中的小商人许仙等。唱腔简朴柔和,动作儒雅、秀逸。此外还有扮演儿童的。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一般都具有正直刚毅的性格,中年多戴青髯口,老年戴白髯口,如《碧血扬州》的李庭芝,《义民册》的书吏秦积安,《秦香莲》和丞相王延龄,现代戏《白毛女》的杨白劳等。重唱功,念韵白,有的兼用扬州官话,唱腔柔和,老年人的唱腔有苍老特点,表演讲究庄重、深沉。
+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一般都具有正直刚毅的性格,中年多戴青髯口,老年戴白髯口,如《[[ 碧血扬州]] 》的李庭芝,《义民册》的书吏秦积安,《秦香莲》和丞相王延龄,现代戏《白毛女》的杨白劳等。重唱功,念韵白,有的兼用扬州官话,唱腔柔和,老年人的唱腔有苍老特点,表演讲究庄重、深沉。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年人,重武功、兼重唱功,如《武松杀嫂》的武松。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年人,重武功、兼重唱功,如《武松杀嫂》的武松。
行 131: 行 151:
 
==经典剧目==
 
==经典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都的扬剧事业蓬勃发展,江都扬剧团排演数百出剧目,《香罗带》、《玉晴蜓》、《喜娟》、《修匾记》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上海共有八个维扬剧团: 勇敢、苦干、华庭、联合、革新、新生、改进、三发,1951年合并为五个,正式定名为扬剧团。之后,演员潘喜云、金运贵、崔东升、高秀英、石玉兰、华素琴等相继返回江苏、安徽,就地参与和发起组织苏北扬剧团(后为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安徽天长扬剧团等。1954年,上海的扬剧《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顾玉君、筱奎童、蔡元庆、丁曼华等分别获演员一、二、三等奖。1958年,经过整风后的上海华联、友谊、艺宣三个扬剧团,分别归属普陀、杨浦、闸北管辖,并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中,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珍珠塔》、《洪宣娇》、《纣王与妲己》、《碧血扬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挂帅》、《秦香莲》、《海公大红袍》等剧目。
+
[[File:扬剧6.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扬剧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四百多个,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有百余个,其中,50年代的《百岁挂帅》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60年代的《夺印》(《恩仇记》)被几十个兄弟剧种剧团移植上演。《鸿雁传书》是扬剧著名演员高秀英以唱工擅长主演的单折戏,曾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新编传统戏《包公自责》演出后也颇得好评,为外省的剧种所移植。还有80年代的《皮九辣子》、90年代的《巡按还乡》等也都是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都的扬剧事业蓬勃发展,江都扬剧团排演数百出剧目,《[[香罗带]]》、《玉晴蜓》、《喜娟》、《修匾记》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上海]]共有八个维扬剧团:勇敢、苦干、华庭、联合、革新、新生、改进、三发,1951年合并为五个,正式定名为扬剧团。之后,演员[[潘喜云]]、金运贵、崔东升、[[高秀英]]、石玉兰、华素琴等相继返回[[江苏]]、[[安徽]],就地参与和发起组织苏北扬剧团(后为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安徽天长扬剧团等。1954年,上海的扬剧《[[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顾玉君]]、筱奎童、[[蔡元庆]]、丁曼华等分别获演员一、二、三等奖。1958年,经过整风后的上海华联、友谊、艺宣三个扬剧团,分别归属普陀、杨浦、闸北管辖,并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中,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珍珠塔》、《洪宣娇》、《纣王与妲己》、《[[碧血扬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挂帅》、《[[秦香莲]]》、《海公大红袍》等剧目。<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d1cbd4d3d2951f7?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扬剧青年演员刘颖:戏曲正在年轻化] , 快资讯 2019-12-11 </ref>
 +
 
 +
 扬剧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四百多个,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有百余个,其中,50年代的《百岁挂帅》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60年代的《夺印》(《恩仇记》)被几十个兄弟剧种剧团移植上演。《[[ 鸿雁传书]] 》是扬剧著名演员[[ 高秀英]] 以唱工擅长主演的单折戏,曾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新编传统戏《[[ 包公自责]] 》演出后也颇得好评,为外省的剧种所移植。还有80年代的《[[ 皮九辣子]] 》、90年代的《[[ 巡按还乡]] 》等也都是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ref>[http://www.yangju.cn/photo/jdyj/  群英荟萃] , 扬州扬剧网 2018-05-15 </ref>
  
 
==濒危状态==
 
==濒危状态==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移,扬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已处于濒危状态。 1、队伍萎缩。镇江、邗江、天长、泰县等地扬剧团,过去办得很红火,现也已撤消,上海原有3个扬剧团至今也不复存在,在现在流行区域内仅存6个扬剧团,演出场次也日趋减少。 2、演出场所减少。过去还存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扬剧演出场、点,现也纷纷转向,改成商场或歌舞厅。各地由于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扬剧的观众面日趋狭窄,接纳扬剧演出的热情不似昔日高涨。 3、后继乏人。艺校已停办扬剧专业多年,学员缺乏信心,教师年龄老化,面临断档的危机。 4、扬州市扬剧团是该剧种的支柱剧团,目前也因经费困难,艺术生产的投入力不从心,剧团演职员只拿60%工资,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移,扬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已处于濒危状态。 1、队伍萎缩。镇江、邗江、天长、泰县等地扬剧团,过去办得很红火,现也已撤消,上海原有3个扬剧团至今也不复存在,在现在流行区域内仅存6个扬剧团,演出场次也日趋减少。 2、演出场所减少。过去还存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扬剧演出场、点,现也纷纷转向,改成商场或歌舞厅。各地由于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扬剧的观众面日趋狭窄,接纳扬剧演出的热情不似昔日高涨。 3、后继乏人。艺校已停办扬剧专业多年,学员缺乏信心,教师年龄老化,面临断档的危机。 4、扬州市扬剧团是该剧种的支柱剧团,目前也因经费困难,艺术生产的投入力不从心,剧团演职员只拿60%工资,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
== 相关视频 ==
 +
<center>
 +
{{#iDisplay:k30030qt8lu|480|270|qq}}
 +
<center>扬剧,上海记忆中的声音</center>
 +
{{#iDisplay:e08288rti3z|480|270|qq}}
 +
<center>扬剧《梁祝》楼台会</center>
 +
</center>
 +
 +
== 参考资料 ==
 +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於 2020年4月17日 (五) 13:46 的最新修訂

揚劇

中文名稱;揚劇

地理標誌;江蘇省

批准時間;2006年

非遺級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56

申報地區;江蘇省揚州市

揚劇是發源於江蘇省揚州市,成長於上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揚劇,主要流行於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安徽部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李政成;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李開敏;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汪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由來

流行地區

江南地區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江蘇揚州鎮江泰州地區、安徽部分地區和南京上海一帶。由揚州花鼓戲和蘇北香火戲吸收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而成。[1]

演變

揚州花鼓戲原為對歌對舞的"打對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頭(旦)兩個腳色。後來發展為"三包四面"的群舞,並穿插笑話"打岔"。清康熙年間,民間已有此類花鼓演出。此後內容不斷豐富,開始搬演《補缸》、《小寡婦上墳》、《雙怕妻》等小戲,並從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親》等劇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台,出現了能演40多個劇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戲。因用絲弦伴奏,唱腔比較細膩,故俗稱"小開口"。蘇北香火戲原為農村酬神賽會時,香火(男巫)扮演的戲。劇目出自長篇《神書》,其中有《魏徵斬龍》、《秦始皇趕山塞海》等關目。因用鑼鼓伴奏,唱腔比較粗獷,故俗稱"大開口"。1957年曾發現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書《張郎休妻》。1911年,"大開口"由揚州進入上海,改稱"維揚大班",名演員有程俊玉、潘喜雲等。1919年,"小開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進入上海,改稱"維揚文戲",名演員有葛錦華、臧雪梅等。由於"大開口"與"小開口"語言一致,30年代初合併演出,以"小開口"為主,稱為"維揚戲",後簡稱"揚劇"。

唱腔曲調

揚劇的唱腔曲調有100多種,常用的有20多種,其中原屬花鼓戲的,多數以劇名為調名,如〔探親調〕、〔補缸調〕等;來自"揚州清曲"曲牌的有〔梳妝檯〕、〔滿江紅〕、〔剪靛花〕、〔銀紐絲〕等;同時也把多年不用的"大開口"七字句、十字句改編成新曲。揚劇的角色行當雖有生、旦、淨、丑的區別,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當的表演藝術多從崑劇、京劇吸收而來,但始終保持花鼓戲樸素、活潑的特色和生活氣息,丑腳尤為突出。傳統劇目有300多個,絕大多數是用幕表演出的傳說故事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整理改編和創作的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鴻雁傳書》、《上金山》、《恩仇記》、《百歲掛帥》(已攝製成影片),現代戲有《奪印》、《黃浦江激流》等。著名演員有高秀英、金運貴、王秀蘭、石玉芳、華素琴、顧玉君等。

發展沿革

揚劇最早的源頭,要上溯到江都一帶的花鼓戲和香火戲。花鼓戲有兩個角色,分別為小面(小丑)和包頭(小旦)。演出時先由全體演員"下滿場",即一種集體歌舞,然後由小面和包頭對歌對舞,稱為"打對子"或"踩雙"。這種花鼓戲從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就形成了,在民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劇種的劇目,可以演40多個情節簡單的劇目,如《探親家》、《種大麥》、《借妻》、《僧尼下山》、《盪湖船》、《王樵樓磨豆腐》等。

1919年,揚州花鼓戲第一次由農村到杭州演出,獲得成功,並引起京劇界的注目。第二年,又登上上海大世界舞台,轟動了各公司的遊藝場。為了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藝人就把維揚小曲里的唱本如《王瞎子算命》、《小尼姑下山》等改成劇本上演。音樂方面除了"梳妝檯"曲調處,又加入了維揚小曲中的一些曲牌。這時的花鼓戲已發展到盛極一時的地步,藝人胡大海,首先感到花鼓戲這個名稱已不適應當時的演出,在他的倡儀下,改稱為"維揚文戲"。以區別"維揚大班"。

"維揚文戲"在上海站住了腳,開始招收女徒學藝,首批優秀女演員有筱蘭珍、筱招娣、陳桂珍以及著名坤角小生金運貴。女演員的增加,對揚劇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因為花鼓戲的唱腔只用絲弦伴奏,不用鑼鼓,所以觀眾把維揚文戲叫做"小開口"。

雖然"小開口"是花鼓戲與清曲結合而成的一種表演形式,但卻不同於花鼓對子戲和清曲坐唱曲藝,早期角色只有一小面(丑)、一包頭(旦),後來發展為"三包四面"(即三個丑、四個花旦),多角同台。戲的內容大多為生活小戲,如《探親相罵》、《小上墳》、《小放牛》、《瞎子觀燈》、《王道士拿妖》、《打城隍》之類。劇目從"兩大兩小"即《種大麥》、《大煙自嘆》、《小尼姑下山》、《小寡婦上墳》發展為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的《分裙記》、《孟姜女》、《柳蔭記》。曲調輕鬆活潑,委婉悠揚,主要有[大鑼板]又稱(又稱[大陸板])、〔相思調〕、《隔垛垛》、《青紗扇》等。

說到蘇北香火戲,很久以前,江都老百姓有在廳堂陳放香櫃的習俗,據說香櫃是專為燒香敬神王所用。到了清代初期,由祭祀酬神的擺案燒香火發展到兼有表演娛樂的做香火會,他們的表演發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來表演完整的故事的時候,就成了戲劇,人稱香火戲。

香火戲分內壇和外壇兩種。內壇多演神話故事,如《目連救母》、《秦始皇趕山塞海》等;外壇多演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1920年左右,也就是揚州花鼓戲到上海演出的時候,它也到了上海。它在新民戲院首次演出時,改名為"維揚大班"。維揚大班在民間也有不小的影響。香火戲用鑼鼓為伴奏樂器,曲調有〔七字句〕、〔十字句〕、〔鬥法調〕、〔七公調〕、〔娘娘腔〕、〔水瓶調〕等,高亢質樸,粗獷雄壯,於是觀眾就把維揚大班俗稱為 "大開口"。

當時,專演"大開口"的戲園相繼開張,有閘北新民戲院、虹口慶長戲館、太平橋同慶茶樓等。此外,安納金路(今東台路)上的"維揚大舞台"也上演"大開口",來上海演唱的藝人逐漸增多,上演劇目漸漸以世俗的家庭題材為主,如《琵琶記》、《牙痕記》、《合同記》、《柳蔭記》、《三元記》,有"十戲九記"之說。化裝也有了發展,花旦用披紗包頭並改穿戲衣。表演則模仿京戲,並能演武戲。揚州清曲進入上海的年代,與香火戲相近,以說唱為主,最早到上海的清曲藝人常為上海富戶人家的婚姻、壽誕一類喜事唱"堂會"。

香火戲和花鼓戲同是產生於揚州一帶的地方小戲,雖然各有不同的成長過程與特點,但語言是相同的,都講揚州話,原來唱維揚大班的藝人改唱維揚文戲的較多;維揚文戲增添了武場鑼鼓,維揚大班也採用絲弦伴奏。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二者互相吸引,慢慢融合在一起,並且不斷吸收民歌小調和揚州清曲的優秀唱段,內容與形式日臻完美,1935年,維揚文戲和維揚大班終於正式合併,稱為"維揚戲",揚劇從此產生了。同期,蘇北香火戲和揚州花鼓戲藝人在上海同台合演的《十美圖》,也是這個新劇種破土而出的標誌。

走向成熟

二十世紀40年代以後,是揚劇藝術日臻發展與走向成熟的時期,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藝人們進一步向京劇學習了武打技巧,身段動作、服裝頭飾、臉譜化裝,還借鑑了越劇、淮劇及話劇等表演手段,豐富了藝術表現力。角色行當也由生細分為小生、正生、老生;旦分小旦、花旦、正旦、老旦;丑分文丑、武丑、男丑、女丑等。

其次,形成了各行當藝術流派,僅生旦行當就有金(運貴)派、高(秀英)派、筱(玉英)派、華(素琴)派。金運貴,原名劉秀卿,因擅演《珍珠塔》,有"活文卿"之稱,她創造的〔自由調〕和金派表演風格,在揚劇界有很大的影響。

還有,藝人們還在原有曲調的基礎上,對音樂唱腔進行改革和創新,形成曲牌體與板腔體相結合的音樂體系,常用曲調和板式有〔滾板〕、〔數板〕、〔大陸板〕、〔十字調〕、〔梳妝檯〕、〔補缸調〕、〔漢調〕、〔銀紐絲〕等。早期揚劇,雖有闊口、窄口(大小嗓子)之分,卻同調同腔。自女演員出現後,針對男女音域的差異,樂師江騰膠等人創造了同調不同弦的路子,解決男女同台合演的問題。同時吸收了京劇、崑劇的鑼鼓經和吹奏曲牌,豐富了場景音樂。

藝術特點

揚劇的表演藝術,一方面繼承本地亂彈和揚州民間的花鼓、香火、秧歌、雜耍、龍燈、麒麟唱、盪湖船等歌舞藝術傳統,另方面又從流行於揚州的弋陽腔、崑曲、徽調等戲曲聲腔吸取養料。揚劇的音樂屬於聯曲體。說到它唱腔剛柔並濟的風韻,主要是蘊涵了花鼓戲曲調的輕綿細膩,香火戲曲調的陽剛粗獷,民歌的雋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變。

揚劇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有來自揚州清曲、揚州花鼓、揚州香火等三個方面的一百多種曲牌,揚州清曲占主導位置,其中如[滿江紅]、[梳妝檯]、[剪靛花]、[銀鈕絲]等,均為揚劇的主要曲牌 。

揚州花鼓的曲調在戲劇性的舞蹈表演中產生,音樂節奏明朗,適宜刻畫喜劇人物,具有歡樂、明快、幽默的風格。發展為花鼓戲後,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種麥》中的[種麥調]、《王小樓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調]、《瞎子算命》中的[算命調]等,後來均為揚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揚州香火不用絲弦樂器,以大鑼大鼓伴奏,主要曲調有[七字唱]、[十字唱]、[風宮搖櫓]、[趕山塞海]、[劉決子]等三十多種,均粗獷有力、高亢激昂。

除此之外,揚劇還從民歌和其它戲曲劇種吸收並改造一些曲調,如[打牙牌]、[十杯酒]、[揚柳青]、 [武城調]]等,它們都已成為揚劇音樂的組成部分。

以上多種來源的音樂曲調,經過長期舞台實踐,已逐步形成統一、和諧、完整的音樂體系。現代揚劇常用曲調有[梳妝檯]、[滾板]、[數板]、[補缸調]、[哭小郎]、[剪靛花]、[疊斷橋]、[探親調]。

曲牌

現代揚劇音樂對於曲牌的運用,大致有以下四種方式:

1、一曲多唱。同一曲牌,在節奏、旋律上作適當變化,以表現多種感情。

2、曲牌組合。採用揚州清曲的套曲格式,根據劇情需要,將調性相近的曲牌有規律地組合,多用於人物的大段敘事和抒情。

3、摘句連接。根據唱詞內容的需要,摘取若干曲牌的樂句,組成新的唱段。更好地體現詞意,使詞、曲結合得更為貼切。

4、舊曲變體。對原曲牌進行翻新。

揚劇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文場以高音二胡為主,中音二胡或四胡為輔,佐以琵琶、揚琴、三弦、月琴、竹笛、嗩吶。武揚有板鼓、大鑼、鐃鈸、堂鼓、堂鑼等。揚劇的韻以大鼓、大鑼等打擊樂為主,鑼鼓經和吹奏曲片不少同京劇鑼鼓經、吹奏曲牌相似,另外還吸收、利用了揚州清曲的吹奏曲牌。

揚劇的角色行當雖有生、旦、淨、丑的區別,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當的表演藝術多從崑劇、京劇吸收而來,但始終保持花鼓戲樸素、活潑的特色和生活氣息,丑角尤為突出。在表演現代題材劇目方面,還借鑑了話劇的某些手段,但仍不改其傳統的喜劇特色。

角色行當

揚劇雖屬地方小戲,但角色行當齊全,有生、旦、淨、丑。

在花鼓戲、香火戲並行時期,花鼓戲以旦和丑為主,香火戲則重生角。在花鼓戲中,丑一直居於主導地位。當時花鼓戲大多在廣場演出,開鑼均由丑帶領小旦跑台子,招徠觀眾,並在戲中不斷地用丑插科打諢。維揚戲時期仍具"三小"特色,並向京劇學習了角色分行、武打技巧、服裝、臉譜等。至此,揚劇的表演藝術體系基本形成,具有生、旦、淨、丑各個行當,以丑、旦、生為重。

醜行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比較突出,有丑演俊扮,也有丑演丑扮;有以動為主的叫武丑,也有以靜為主的叫文丑。文丑的特點是都是俊扮小生,而武丑則扮演擅長武藝、敏捷機警、語言幽默的人物,着重翻跳跌扑,動作矯健有力,念白清晰,邊做邊唱。各種不同身份的丑在表演動作方面也各具特色

旦行表演藝術,除繼承和發展了花鼓戲中旦的表演藝術傳統及其它劇種旦角表演技巧外,較多吸收揚州清唱特色。如《鴻雁傳書》、《王月英看燈》、《喬奶奶罵貓》等,都是上場人物和人物動作極少,並以大段唱功為主的劇目。

旦:分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

小旦扮演青、少年女子,人物繁多,如《算命》中天真活潑的曾姑娘,《陳英賣水》的閨閣小姐劉蘭英,《恩仇記》中機智剛強的菊香。這類人物的唱腔,溫柔纏綿、秀麗靈巧,有的重做功。

正旦扮演中年婦女的賢妻良母、貞婦烈女、貴婦人等,念韻白,以唱功為主,表演淳樸細膩,嫻靜莊重,如《鴻雁傳書》的王寶釧,《斷橋》的白素貞等。

彩旦又分兩支,一是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婦女,兼屬醜行。化妝和表演要求誇張,濃裝艷抹,行為乖張,如《武松殺嫂》的王婆等。另一種是心直口快、善良、性格爽朗的婦女,如《三搜店》的王快嘴,俊扮,重念白,用揚州方言,通過爽脆的白口表現人物性格,少唱。

老旦扮演老年婦女,重唱功,要求蒼勁渾厚,但不失女性特徵,如《斷太后》的李後等。武旦扮演擅長武藝的女性。也分兩支,一支是武旦,身手矯健,英勇善戰,如《上金山》的白素貞、小青,《百歲掛帥》的楊七娘等。另一支是刀馬旦,重身段工架,以氣度神情取勝。如穆桂英、樊梨花等。這兩支均兼重唱功,唱腔剛勁挺拔,內含柔婉嫵媚。

生行表演藝術主要源於香火戲。早期香火戲多神話劇,後期則兼演歷史題材和傳奇故事的劇目,正劇較多。這一傳統使生角具有自己的特色。

生:分小生、老生、武生。

小生扮演男性青、少年,以文為主,能演多種人物。像《二度梅》中的落魄書生梅良玉,《白蛇傳》中的小商人許仙等。唱腔簡樸柔和,動作儒雅、秀逸。此外還有扮演兒童的。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一般都具有正直剛毅的性格,中年多戴青髯口,老年戴白髯口,如《碧血揚州》的李庭芝,《義民冊》的書吏秦積安,《秦香蓮》和丞相王延齡,現代戲《白毛女》的楊白勞等。重唱功,念韻白,有的兼用揚州官話,唱腔柔和,老年人的唱腔有蒼老特點,表演講究莊重、深沉。

武生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年人,重武功、兼重唱功,如《武松殺嫂》的武松。

此外,淨行扮演氣質豪邁的人物,如《秦香蓮》、《斷太后》、《包公自責》中的包拯。揚劇多由老生兼演,行腔剛直,風格渾厚,表現上動作大,有氣勢。

各角色行當的表演程式多從崑劇、京劇吸收而來,但始終保持花鼓戲樸素、活潑的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如"跌懷"、"撞肩"、"跨馬"、"背及"及"鼓鵲登梅"、"玉兔拜月"、"蜻蜓點水"、"騎驢上坡"等。

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經典劇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都的揚劇事業蓬勃發展,江都揚劇團排演數百出劇目,《香羅帶》、《玉晴蜓》、《喜娟》、《修匾記》等優秀劇目名滿大江南北。上海共有八個維揚劇團:勇敢、苦幹、華庭、聯合、革新、新生、改進、三發,1951年合併為五個,正式定名為揚劇團。之後,演員潘喜雲、金運貴、崔東升、高秀英、石玉蘭、華素琴等相繼返回江蘇安徽,就地參與和發起組織蘇北揚劇團(後為江蘇省揚劇團)、揚州市揚劇團、安徽天長揚劇團等。1954年,上海的揚劇《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詩》等劇目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顧玉君、筱奎童、蔡元慶、丁曼華等分別獲演員一、二、三等獎。1958年,經過整風後的上海華聯、友誼、藝宣三個揚劇團,分別歸屬普陀、楊浦、閘北管轄,並擁有一批編導演職員,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中,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婦征西》、《珍珠塔》、《洪宣嬌》、《紂王與妲己》、《碧血揚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掛帥》、《秦香蓮》、《海公大紅袍》等劇目。[2]

揚劇的傳統劇目,據統計有四百多個,經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新編歷史戲和現代戲有百餘個,其中,50年代的《百歲掛帥》被攝製成舞台藝術紀錄片,60年代的《奪印》(《恩仇記》)被幾十個兄弟劇種劇團移植上演。《鴻雁傳書》是揚劇著名演員高秀英以唱工擅長主演的單折戲,曾被灌製成唱片,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另外,新編傳統戲《包公自責》演出後也頗得好評,為外省的劇種所移植。還有80年代的《皮九辣子》、90年代的《巡按還鄉》等也都是轟動全國戲曲界的優秀劇目。[3]

瀕危狀態

在現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衝擊下,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轉移,揚劇也和其他劇種一樣,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已處於瀕危狀態。 1、隊伍萎縮。鎮江、邗江、天長、泰縣等地揚劇團,過去辦得很紅火,現也已撤消,上海原有3個揚劇團至今也不復存在,在現在流行區域內僅存6個揚劇團,演出場次也日趨減少。 2、演出場所減少。過去還存有一些相對穩定的揚劇演出場、點,現也紛紛轉向,改成商場或歌舞廳。各地由於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變化,揚劇的觀眾面日趨狹窄,接納揚劇演出的熱情不似昔日高漲。 3、後繼乏人。藝校已停辦揚劇專業多年,學員缺乏信心,教師年齡老化,面臨斷檔的危機。 4、揚州市揚劇團是該劇種的支柱劇團,目前也因經費困難,藝術生產的投入力不從心,劇團演職員只拿60%工資,事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相關視頻

揚劇,上海記憶中的聲音

揚劇《梁祝》樓台會

參考資料

  1. 揚州揚劇網 , 360百科 2005年3月26日
  2. 揚劇青年演員劉穎:戲曲正在年輕化 , 快資訊 2019-12-11
  3. 群英薈萃 , 揚州揚劇網 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