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承办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承办人
原图链接

承担办理(商务等);承担举办(会议活动等);承办是公文中的一个术语;接受办理。承办人(undertaker)是指承担办理商务、会议、活动的主事人。

  • 简单说就是承担办理某一事务的人。
  • 承办人文书拟核程序有:
    • 1、拟办。承办人员依照主管批交的来文、手令、口头指示,或者因本身职责而主动拟办的事项,拟具处理的办法,提供上级主管审核。在拟具处理意见时,应注意各种法令规定,文字也要力求简明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用“呈核”或“请示”等字样,以规避责任。
    • 2、会商。凡是案件的性质或内容,与其他单位或机关的业务有关,应注意协调联系,沟通意见,避免矛盾。
    • 3、呈核。文件经承办人拟办后,应该分别按照它的性质,用公文夹递送主管人员审核。承办人拟有两种以上意见备选时,主管应明确择定一种,或另行批示处理方式,不可作模棱两可的批示。如果与其他单位有关的,并应先送会审。
    • 4、拟稿。拟办文书或签具意见,经主管人员核定后,就依此草拟文稿。拟稿必须条理分明,措辞以切实诚恳、简明扼要为准,所有模棱空泛的词句、陈腐客套、方言俗语,以及跟公务无关的话,都应该避免。引用文章或法令条文,应简明扼要。拟稿时应以一文一事,来文如果是一文数事的,可以分为数文答复。拟办覆文或转发的稿件,要把来文机关的发文日期及字型大小写上,以便查找。
    • 5、核稿。文稿拟定后,按核稿系统送承办人的直接主管逐级呈核。核稿时如有修改,不应将原来的字句涂抹掉,应该加以勾勒,在旁边添注;必要时在修改的地方加盖印章。核稿人员不甚明了时,可以随时询问承办人员,不要用便条,以节省时间及手续。
    • 6、会稿。会稿单位对于文书如有意见,应即提出;凡经会签,并表示同意,应共同负责。如果稿内所叙述内容,跟核稿时并无出入,就不再送会稿,以简化手续。
    • 7、阅稿。为减少错误起见,文书主管单位应对拟就的文稿,详加审阅,力求完备正确。如有不同意见,应与主管单位或承办人员协商改定,不可擅自批改。
    • 8、准行。文稿应依分层负责、逐级授权的原则,由主管准行。准行的时候,应注意文稿内容是否妥当,以及有没有矛盾、重复、不符实情等等。如果认为没有必要,或者还需要考虑的话,应作“不发”或“缓发”的批示。
    • 9、清稿。稿件如果改动较多或改动较大,应退回原承办人阅后,再送誊印。

学校待发文稿件承办人员应注意事项

  • 依学校电子公文标准作业流程,待发文的文稿分为电子及纸本流程,其两者流程承办人应注意事项:
    • 1、电子流程:
    • (1)检视:检查会办及决行单位是否完成核章与签核程序。
    • (2)清稿:请承办人订正清稿。
    • (3)发文:选择“送发文”按钮送出(清稿完成“送发文”之选项才会跳出)。
  • 2、纸本流程:
    • (1)检视:承办人应检查会办及决行单位是否完成核章及电子流程

是否完成签核程序。

    • (2)清稿:请承办人依纸本公文须修改部分于电子函稿中修订。
    • (3)发文:电子签核流程完成后送发文,并同步将纸本函稿送至文书组办理登录、发文;另承办人须于纸本公文右下角处,以阿拉伯数字依序书写页码。 [1]

学校提醒承办人函稿发文做法与步骤

    • 一. 承办人拟函稿时,应按公文授权暨分层负责明细表之权责划分设定决行层级。
    • 二. 速别:系指希望受文机关办理之速别。应确实考量案件性质,填列“最速件”、“速件”或“普通件”。
    • 三. 承办人发文前,请确认意见流程,检视校长或依分层负责规定授权各层主管是否同意发文,批示“发”,若未明确批示发文,总收发承办人将退回予承办人补判。
    • 四. 如需发文承办人请于每日上午 9 点及下午 2 点前将确认电子挡已点至“开南大学 总发文”,务必确认承办人及所属一级单位登记桌是否皆点至总发文。承办人发文前,请点选“正本”、“附本”确认受文者要使用何种送文方式,
    • (一)电子交换:
    • 1. 总收发于每日上午 9 点及下午 2 点电子交换。
    • 2. 电子交换之公文,待对方机关接收确认送达后,总收发会于附本印“已电子交换”章,归还各单位留存。
    • (二)指定邮寄:
    • 1. 总收发确认后印出函文页面,送至秘书室盖学校发文印。
    • 2. 秘书室用印完毕通知承办人至秘书室领取函文页面,请承办人员领取后将附件装订于函文页面后寄出(请承办人装订后,尽速寄出,避免发文日期与寄出邮戳日期隔时过长)。
    • 3. 承办人邮寄予受文者,单位需留有邮寄纪录。
      • (1) 如发函系有时间性之文件,应于信封标明速别,引起受文机关注意。
      • (2) 如发函系机密性文件,应封装于双封套内,封套之纸质,须不能透视且不易破裂。内封套正面适当位置处加盖密等印章,并加密封,封口及接缝处须加贴薄棉纸或胶带并加盖“密”字戳记;外封套不得标示机密等级或其他足以显示内容之注记。
    • (三)本递送:图形
    • 1. 总收发确认后印出函文页面,送至秘书室盖学校发文印。
    • 2. 秘书室用印完毕通知承办人至秘书室领取函文页面,请承办人员领取后将附件印出装订于函文页面后,“亲自递送”受文者。
    • 3. 承办人亲送受文者,单位需留有亲送纪录。[2]

参考来源

  1.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PDF). 国立阳明大学. [2020-06-15] (中文). 
  2. 各单位承办人及登记桌-函文发文注意事项. 开南大学. [2020-06-1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