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刑法第291条之一),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概念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刑法修正案(三)》[1]中新增的一个罪名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2]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认定

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 、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处罚措施

根据刑法修正案(三) 规定,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视频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相关视频

14-1放火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
普法教育第二十一集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释义,搜狐博客,2006-01-12
  2. 传染病的特征,搜狐,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