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挑刺姚(寿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挑刺姚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挑刺姚》中国当代作家寿安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挑刺姚

岁月抹去了许多往事的痕迹,但我双脚掌上那些凹陷的小圆点,却隐约可见,触感明显。那是母亲为我挑刺留下的印记。

湖边长大的孩子,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那时候,不管是上学,还是停课当“回乡知青”,放学或收工后就下湖去了。先是戏水打闹,尽情疯玩一阵,然后就捞鱼摸虾,采菱挖藕。小小年纪,就知道帮家里忙生计。

要下湖,就免不了被菱角刺纠缠。有时一脚踩上去,它就扎进你的皮肉里,让你走路时钻心地疼痛,一拐一瘸的。饥荒岁月,下湖虽能为家里补贴些食物,却给母亲添了不少麻烦。母亲曾多次为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挑刺,她那紧张、心疼、小心翼翼的神情,与我们的疼痛、忍耐、血脉相连的亲情融合在一起,在我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有一次,菱角刺扎进我的后脚掌,这可让母亲犯了大难。母亲用针尖挑、拨、晃动,已足足有二十分钟了,仍没能把菱角刺挑出来。虽是初冬季节,她的额头和脸颊却满是汗珠。母亲生怕针尖刺痛我,又急于把菱角刺挑出来,轻也不是,重也不是,那是憋出来的汗啊!后脚掌这个部位,皮肤厚且硬,无法用手挤住菱角刺扎进的点位助力,而菱角刺有绒毛倒扦,小小的针尖对它显得无能为力,难度可想而知。此刻,我除了疼痛与烦躁,还有些心疼母亲。“妈,你换个纳鞋底的大号针吧,别怕挑痛了我,放手大胆地挑吧”!母亲显得有些愧疚,她担心时间越长我承受的疼痛越多,便依了我的提请。她从针线篓里取出一枚大号针,顺手又操起小剪刀,像手术医生般操作起来。母亲先用剪刀尖剥开厚硬的皮层,然后再下针挑拨。空气格外宁静,我也十分敏感,偶尔能听到针尖碰着菱角刺,发出极轻微的声音。我把头歪向一边,暗暗咬紧牙关,不表露出任何痛苦的神情。几经周折,母亲凭着自己多年为儿女们挑刺的经验,以她的细致、耐心和毅力,终于大功告成。但未能如她所愿的是,由于菱角刺较大,扎的太深,刺是挑出来了,创口却渗出血来。母亲匆忙赶往墙角,像变戏法似的,从土砖墙缝里掏出一缕头发,烧成灰烬,快速敷在我那渗血的创口上。“哎,这回让你受罪了哟”!母亲如释重负,长吁一口气,收拾着针线篓。此刻,我的疼痛感完全消失了,只感到有一股暖流贯通全身。母亲啊,你的慈爱,化作了神奇效应!

如今,母亲已离世多年。她晚年视力几乎失明,我偶尔搀扶母亲时,总免不了暗自猜想:这是否与她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常为儿女们挑刺,眼睛长时间盯住小小的刺点,而使视力受损有关呢?每当此时,我内心便涌起不可名状的愧痛感,久久难以散去,无法平静!

(2022年12月20日为纪念母亲逝世10周年而作2023年11月3日谨作修订)[1]

作者简介

姚寿安,湖北鄂州人。从欣赏诗的美、享受诗的美,到追求诗的美、酿造诗的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