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摩瑞亚炎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摩瑞亚炎魔
图片来自gamer

摩瑞亚炎魔长鞭炎魔Balrog of Moria),是英国作家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R.R. Tolkien)的史诗奇幻小说《魔戒三部曲》的虚构角色。它是魔苟斯(Morgoth)麾下的堕落迈雅,在第三纪元中期苏醒并摧毁凯萨督姆(Khazad-dûm),最终在与甘道夫(Gandalf)的决斗中被杀。

总览

摩瑞亚炎魔是埃努(Ainur)之一,诞生于伊露维塔(Ilúvatar)的思想中。它是一位迈雅(Maiar),是火焰的灵魂。不清楚它最初跟随的维拉是谁,或有可能由始至终就是侍奉魔苟斯,被他堕落、成为他的奴仆。

它是阴影与火焰的恶魔,拥有极为强大的力量,懂得强力的魔法和手执火鞭与火剑为武器。与其他炎魔(Balrog)一样,它的心是炽焰,身材是非常高大的人形,全身被可变形的阴影所笼罩。另外它们黄色的眼睛如烈火般,而鬃毛被火焰所点燃,拥有强而有力的长臂。

摩瑞亚炎魔很可能有驻守于乌塔莫与安格班(Angband),后来维拉击败魔苟斯后,它逃到迷雾山脉(Misty Mountains)底下蛰伏。矮人不慎唤醒它后,炎魔击败他们并占据摩瑞亚(Moria)为居所,直至它最后被甘道夫诛杀为止。

生平

远古

摩瑞亚炎魔诞生于创世以前,是伊露维塔思想的产物,参加了埃努的大乐章(Ainulindalë)。在埃努歌唱这首乐章时,它很可能被魔苟斯的意志所征服和堕落,因而投向他的一方。它伴随著魔苟斯进入了一亚(Eä),对抗维拉。很可能它参与了所有魔苟斯与维拉和与贝尔兰(Beleriand)精灵的战争。

愤怒之战(War of Wrath)爆发后,维拉推翻了魔苟斯,诛杀了绝大部份炎魔。摩瑞亚炎魔逃脱了,并蛰伏于凯萨督姆之下的地底深渊。

苏醒

潜伏于地底6,000多年后,矮人因为想挖掘更多秘银(Mithril),结果挖得太深,招致灾祸,不慎唤醒了处于沉睡的摩瑞亚炎魔(另一版本里,炎魔因为索伦力量的崛起而苏醒,矮人只是将它释放出囚禁它的牢笼)。

第三纪元1980年,炎魔击杀了许多矮人和他们的国王都灵六世(Durin VI)。翌年再将都灵六世之子耐恩一世(Náin I)也杀掉,矮人那时已衰微得无力击倒或驱逐敌人,于是他们唯有抛弃这处古老的家园,成为流亡的民族。炎魔苏醒也造成了附近罗斯洛立安(Lothlórien)精灵的不安和逃亡,对它的恐惧也使凯萨督姆从此被易名为摩瑞亚。

此后炎魔盘据了摩瑞亚为巢穴,在它苏醒后的500年(2480年),索伦派遣大量邪恶生物控制迷雾山脉的通道和入侵摩瑞亚,或许这时炎魔与索伦(Sauron)达成了盟约,或成为了索伦的奴仆,或索伦可能根本不知道炎魔的存在。2799年,矮人与半兽人之战争(War of the Dwarves and Orcs)进入最后决战,丹恩·铁足(Dáin Ironfoot)冲进摩瑞亚砍杀敌首阿索格(Azog),但因为感应到炎魔的强大而吓得离开那处,并劝喻矮人放弃重夺摩瑞亚的念头,因为都灵的克星依旧潜伏在里面。

2989年,巴林(Balin)率领远征队重返摩瑞亚,炎魔对此毫无反应,最终矮人们却经多年战事后被当地的半兽人消灭。炎魔继续潜伏在摩瑞亚,直至3019年1月时,魔戒远征队(Fellowship of the Ring)抵达该地为止。

名号

在所有托尔金作品中,这只炎魔的真实名称从未有显示过,只给予了它许多封号。“摩瑞亚炎魔”(Balrog of Moria)是普遍用以称呼它的名号,与它盘踞的地点有关。甘道夫唤它作“乌顿之火”(Flame of Udûn),源于炎魔是魔苟斯的奴仆,而乌顿是魔苟斯的要塞乌塔莫(Utumno)的辛达语名字。另外矮人[1] 称它为“都灵的克星”(Durin's Bane)、“无名恐惧”(Nameless Terror),前者是因为它杀害了两位都灵子民的国王,后者则源于矮人一开始并不清楚它的本质,故以此名称呼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