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摄津本山车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摄津本山站
图片来自seeds

摄津本山站是位于兵库县神户市东滩区冈本一丁目,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东海道本线JR神户线)的车站。车站编号为JR-A56

车站构造

车站为一座设有跨站式站房地面车站,设有2面4线的岛式月台。外侧线的列车不会停车,因此外侧的1、4号月台设有栅栏,列车只会在内侧2、3号月台上下乘客。设有转辙器绝对信号机,被定义为停留所。本线部分月台可容纳8卡车厢,由于大阪一方的旧月台还未撒走,因此若包含该空间,则可容纳12卡车厢。此站只有普通列车停靠。

在地面车站大楼时代,车站没有升降机电梯。周边居民对于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号召下,在2008年9月当地自治会、妇人会等收集了约2万3千人的签名,向JR西日本与神户市请愿,要求加设无障碍设施。随后,JR西日本神户市决定把旧车站大楼拆毁,并兴建新跨站式站房。在新跨站式站房与月台之间加设电梯与升降机,另外也开设南北公众通道[1]。工程于2011年开始,在2013年11月24日开始使用[1][2][3]

此站位于JR特定都区市内制度中,“神户市内”的车站。在都市网络范围内的车站。此站可使用ICOCA与互相使用的IC卡。此站为直营车站,由三之宫站管理,设有地区站站长。

历史

在1934年(昭和9年)7月20日,吹田站须磨站之间的国电 (铁路)开始营运,当时冢本站立花站甲子园口站六甲道站元町站均同时启用,而摄津本山站较迟启用。在此站启用前于1920年(大正9年)7月16日,阪神急行电铁(后来为阪急电铁冈本站已经在此站北边启用。

当时车站是位于本山村 (兵库县),当时未编入至神户市。随著发表电气化运行计划时,发起了新设此站的请愿活动,但是仍然没有决定建设此站。当时村的协议会于1934年(昭和9年)3月15日再向大阪铁道局请愿。在5月5日进行征地并提供补偿,把4000坪土地用作兴建车站,开始认可建设车站。

阪神大地震后,阪急电铁一方为了防止乘客从本来乘坐阪急改为从此站经新快速停车站芦屋站前往大阪方向,因此冈本站加设特急停车站以作对抗。

年表

  • 1935年(昭和10年)12月25日 - 国有铁道东海道本线芦屋站住吉站之间新设此站。为旅客车站。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营运。
  • 1988年(昭和63年)3月13日 - 制定路线别名“JR京都线”。
  • 1995年(平成7年)
    • 1月17日 - 发生阪神大地震,此站停止营业。
    • 2月8日 - 芦屋站至住吉站之间重开,此站也再次营运。
  • 1997年(平成9年)2月16日 - 引入JR神户线标准进站音乐“细波”。
  • 2002年(平成14年)7月29日 - 引入都市网络运行管理系统#JR京都・神户线系统。
  • 2003年(平成15年)11月1日 - 此站可以使用IC卡ICOCA[4]
  • 2007年(平成19年)
    • 3月18日 - 北出口与南出口的闸内设置等离子资讯显示牌。更新车站自动广播。
    • 8月17日 - 北出口与南出口的闸外设置AED
  • 2011年(平成23年)12月18日 - 南出口车站大楼迁移至临时车站大楼。
  • 2012年(平成24年)
    • 1月10日 - 随著跨站式站房工程进展,于站西边设置的南北连接行人天桥停止使用,于售票机发行免费的“南北通行证”,可于站内地下通道通行。
    • 6月8日 - 北出口车站大楼迁移至临时车站大楼。
  • 2013年(平成25年)11月24日 - 南北公众通道与跨站式站房开始使用。设置升降机电梯(只于闸内)、多功能厕所。同时,月台向三之宫姬路方向迁移4卡车厢长度的距离。
  • 2014年(平成26年)10月26日 - 闸外的电梯开始使用。同时车站内商店开业[5]
  • 2015年(平成27年)
    • 3月12日 - 进站警告声停止使用,进站音乐JR神户线标准“细波”的音质变更[6]
    • 3月14日 - 站前广场工程完成。同时,整个跨站式站房工程完成。
  • 2018年(平成30年)3月17日 - 引入车站编号并开始使用[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