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教宗乌尔巴诺六世

教宗乌尔巴诺六世拉丁語Urbanus PP. VI;约1318年-1389年10月15日)原名巴尔多禄茂·普里尼亚诺Bartolomeo Prignano,于1378年4月8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4月18日即位至1389年10月15日为止。[1]

教宗
乌尔巴诺六世
Urbanus PP. VI
罗马主教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位于城外圣保禄大殿的教宗乌尔巴诺六世图像
當選 1378年4月8日
就任 1378年4月18日
卸任 1389年10月15日(在位11年180天)
前任 教宗额我略十一世
繼任 教宗博义九世
個人資料
本名 Bartolomeo Prignano
出生 约1318年
逝世 1389年10月15日(1389-10-15)(70–71歲)
牧徽 乌尔巴诺六世Urbanus PP. VI's coat of arms
參見其他以乌尔巴诺為名的教宗

目录

对立教宗

在乌尔巴诺六世任内,十三名法国枢机自行选出一名对立教宗克勉七世,这导致了大分裂时期。

生平事迹

一、乌尔巴诺六世教宗的译名

乌尔巴诺六世(Urban VI)教宗,又译吴尔班六世、乌尔班六世、伍朋六世、乌尔朋六世、物尔朋六世、乌尔邦六世、厄本六世等。

二、乌尔巴诺六世教宗的简介

乌尔巴诺六世教宗是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人,约1318出生,原名普里尼亚诺(Bartolomeo Prignano)。1363年任阿切伦扎(Acerenza)主教,1377年调往巴里(Bari),后来任教宗额我略十一世(Gregory XI 1370~1378)的教务大臣。

公元1377年,法国籍教宗额我略十一世将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1378年额我略十一世教宗病故,普里尼亚诺当选,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二〇二任教宗。

三、时代背景

据《EB》记述:乌尔巴诺六世于1378年当选登位后,立即锐意整顿教廷,但操之过急,与各枢机主教失和,其中十三名法兰西人离开罗马在法国阿纳尼(Anane)宣布乌尔巴诺六世教宗的当选非法。

1378年这部分枢机主教在丰迪推选日内瓦主教法兰西人罗贝尔(Rober)为敌对教宗,称格肋孟七世。1378年底,法兰西宣布支持格肋孟七世,其后苏格兰、萨伏依、葡萄牙、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纳瓦拉等国也宣布拥护格肋孟七世。

英格兰以及波希来亚各国国王、神圣罗马帝国乃至波兰、匈牙利、佛兰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国君主则支持乌尔巴诺六世。1381年葡萄牙改变策略,转而支持乌尔巴诺六世。

四、历史资料

公元1379年格肋孟七世到阿维尼翁,于是两教廷对立,教会陷于分裂,之后还出现三教宗鼎力,先后有六位敌对教宗,四十年(1378~1417)后才得以解决,扫尾还到了六十年(1437)。

按《EB》记述:格肋孟七世敌对教宗企图将乌尔巴诺六世教宗逐出梵蒂冈而未能达到目的,遂返回那不勒斯,但该地居民拥护乌尔巴诺六世,驱逐格肋孟七世。

那不勒斯女王乔瓦娜一世(Joan I 又拼Joanna I 1326~1382 女王1343起)因曾容留格肋孟七世,乌尔巴诺六世宣布绝罚乔瓦娜一世,1385停那不勒斯圣事。那不勒斯军和教廷军在诺切拉发生冲突。阿奎拉主教以及嫌疑反对乌尔巴诺六世的各枢机主教一律遭到逮捕和残杀,教宗领地一片混乱,乌尔巴诺六世本人也可能是遭他人投毒害死。

五、大分裂的六位敌对教宗

1、格肋孟七世(Clement VII 1378~1394),日内瓦人。

2、本笃十三世(Benedict XIII 1394~1423),阿拉贡王国伊柳埃卡人。

3、亚历山大五世(Alexander V 1409~1410),克里特岛甘地亚人。

4、若望廿三世(John XXIII 1410~1415),那不勒斯人。

5、格肋孟八世(Clement VIII 1423~1429),西班牙人。

6、本笃十四世(Benedict XIV 1424~1437),法兰西人。

六、在位时间

乌尔巴诺六世教宗于公元1378年4月8日至1389年10月15日在位,任期十一年半,任内由于对教廷整顿操之过急,未能达到应有成果。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