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学或者音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学或者音乐》是2017年11月译林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余华。 《文学或者音乐》一书是小说家余华对文学经典的一次深度个人诠释。他细剖详解博尔赫斯、福克纳、马尔克斯、托尔斯泰、海明威、卡夫卡、契诃夫等众多文学史上的巨匠杰作,精心研读叙事技巧,带读者领略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中的乐趣所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亦是我们对过去时代大师们重新理解的开始。

内容简介

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人阅听史,他对经典巨作的一次次沉潜,一遍遍重读与回响,都被浓缩在330页的字里行间。在这里,他以“写小说者”的敏锐和同感力,反复叩问,引领我们走近博尔赫斯、福克纳、卡夫卡 、契诃夫、马尔克斯、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而这些经典作品也正是在不懈的阅读和解读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无论共鸣也好,反驳也好,这些缤纷时刻的来临,都激荡出阅读和原典之间的应力。打开书,一趟文学与音乐经典的启蒙之旅由此启程。

图书目录

自序 和声与比翼鸟

我能否相信自己

威廉· 福克纳

胡安· 鲁尔福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博尔赫斯的现实

契诃夫的等待

山鲁佐德的故事

内心之死

卡夫卡和K

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西· 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 法尔克式的生活

一个作家的力量

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伊恩· 麦克尤恩后遗症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文学和文学史

回忆和回忆录

两位学者的肖像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音乐的叙述

高潮

否定

灵感

色彩

字与音

重读柴可夫斯基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 。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 。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

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 ;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