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文峰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峰区位于安阳市东南部,是安阳市辖区之一,是安阳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安阳市核心城区。文峰区总面积179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2012年)。辖区内的安阳古城(又名彰德府城,为唐宋邺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有五代后周建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宋代昼锦堂记碑、元代小白塔、明代高阁寺、清代“府城蝗庙”等。[1]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文峰区总人口3847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2570人,农业人口122147人。人口出生率10.85‰,人口死亡率4.7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48人。境内民族以汉族为主。

地理环境

文峰区总面积179平方公里,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处于北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水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3.6℃,7月份平均气温27.2℃,1月份平均气温-2.7℃。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556.8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冬春多北风,夏秋多南风。

交通运输

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穿南北,安南、安林高速横贯文峰区东西,石(家庄)武(汉)客运专线安阳已经通车。距首都北京500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80公里,距河北邯郸码头机场仅30公里。此外,文峰区还形成了以光明路、中华路、文峰大道和文明大道等10条主干道为框架的六纵四横、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经济概况

2004年,文峰区实现生产总值1014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97万元,增长7.59%;第二产业增加值29778万元,增长79.34%;第三产业增加值51797万元,增长10.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5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248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849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53万元。商品出口创汇4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2271元。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55.6亿元,增长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7亿元,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9亿元,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47.12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30元,增长1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7亿元,增长14.5%,总量和增幅位居安阳市四区第一。

农业

2012年粮食总产达11.2万吨,实现了九连增。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50亩,发展高效农业700余亩。建成了鸿鑫、旺达二期高效种植“百亩园”2个,提升完善宝莲寺镇祟召无公害瓜菜“千亩方”1个,发展嘉禾生态园城市小菜园110亩,新建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家。天尊生物工程公司完成栝楼仁保健油全自动生产线建设,被省政府命名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修建乡村道路14公里,新打机井33眼,新建节水管道1.1万米,新建节水灌溉水利小区2个。建成300立方米沼气池1座,发展沼气用户200户。发放良种补贴资金242.29万元,发放农机补贴资金149.28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08台(套)。

工业

文峰区高庄工业区位于安阳市文峰区东南,与市东区相衔接,工业区内功能齐全,内设纺织工业区、农副产品加工区、机械制造区、电子工业区、商贸物流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0000亩。工业区内通讯设施先进,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地下水资源丰富,电力能源充足,有500KV变电站,供电网络齐全,能满足各类企业的电力需要,濮阳至安阳天然气管道从工业区通过,可满足工业区内企业单位生产、生活需要。

文峰区宝莲寺工业区位于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境内,该工业区内功能齐全,内设建材业区、纺织工业区、电子工业区、商贸物流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

2012年,文峰区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增长16%;利润完成3382.4万元,增长21.9%。列入安阳市重点“工业振兴工程”项目6个,完成投资3.6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09%。新建了平原路、曙光路、安康大道3条道路和10千伏开闭所一座,铺设天然气管网11公里,建成了汇创装备制造孵化园一期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集聚区新入驻企业6家,在建项目达到15个,其中总投资25亿元的安化龙宇聚酯项目已开工建设,路德药业即将投入生产,方快锅炉、斯普机械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恒宇电气已落地开工。

服务业

引进名牌产品,发展精品店、专卖店、连锁店,以郑州银基品牌服饰城、富基商贸城、丹尼斯购物广场、电信城等一批大公司、大商场为龙头的商贸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

2012年,文峰区三产投入达到8.9亿元,三产营业收入达到85528.3万元,同比增长18.95%。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参加了中博会、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大型招商活动,洽谈签约了台湾友嘉、大连万达广场、华强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龙头项目。2012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20余个,引进省外资金24.2亿元,增长22%。

社会事业

科教文卫

科技方面,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拨付科技三项经费1400余万元,实施科技项目48项,申报专利135件;文峰缸套等3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方面,完成了实验小学东区分校建设,宝莲寺镇黎元小学、东关小学等新建教学楼及附属工程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改扩建了二道街幼儿园并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为3.5万名城乡中小学生免除各类费用1200余万元。

文化方面,新建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23处,组建了全市首支文化志愿者队伍,举办广场文化演出活动100余场,放映农民公益电影852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卫生方面,五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行零利润销售,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启动了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化管理模式,为文峰区全部41个健康服务队的100名全科医护人员配备了统一的自行车和入户诊疗箱;继续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2年参合农民110918人,参合率达到99.1%。

社会保障

文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8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7%;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5.67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00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900余万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57套,分配廉租房1520套,缓解了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

旅游景点

文峰区境内保存有彰德府城,和古城内的文峰塔、小白塔、昼锦堂三绝碑、高阁寺、府城隍庙、韩王庙、崔铣祠、郭朴祠、许三礼祠、文昌阁、钟楼等旅游景点。

彰德府城

彰德府城,也称安阳古城。安阳历史悠久,第一个城当是商代河亶甲居相之都城,然后是盘庚迁殷之殷都城。前236年秦将王翦等又克安阳,始建安阳城。398年,在今安阳城西南烧盆窑村一带,建安阳城。580年杨坚焚邺城,将邺官府和所有居民全迁安阳古城,安阳于是称邺,为相州邺县治所。此后安阳古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安阳古城改筑为彰德府城。

彰德府城以南北大街为界,九府十八巷形成了“东府西巷”的分布排列格局。1949年前,鼓楼、钟楼被毁。建国后,城墙和城门都被拆,但古城内的街道和民宅建筑基本完好,城内名胜古迹甚多,护城河和城内多处蓄水坑池尚存。西南城角保护完好,辟为三角湖公园。沿护城河外辟为环城公园,成为游览和休闲散步之地。

文峰塔

安阳市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建于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元、明、清均经重修,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进行了较大的重整。文峰塔久负盛名,古代被称为“南北丛林之冠”,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知府黄邦宁为塔门上题“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从此,天宁寺塔改称为“文峰塔”。文峰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其塔身为五层楼阁密檐式建筑,从下至上逐层增大,呈伞状。文峰塔以其精美的建构艺术,国内外罕见的建筑风格,高大雄伟的形象,成为安阳的标志。

高阁寺

安阳高阁寺,原名大士阁,位于安阳老城内马号街原高阁寺小学(现为文源高中)后院内。因建在砖砌的高台基上,所以又叫高阁寺,是明赵王府旌教祠中最后一座殿。今存高阁寺乃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重建,清朝乾隆和光绪年间,曾加重修。解放后也曾两次加以整修。近年河南省又拨款彩绘重修。

昼锦堂

昼锦堂位于安阳市文峰区境内,现为安阳市第五中学地。昼锦堂为北宋名相韩琦修建,作为他的修身养性之地。昼锦堂是当时全国四大园林之一。韩琦在这里安度晚年,于公元1075年病逝于相州(今安阳)。公元1702年,昼锦堂更名为昼锦书院,此后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其中也不乏大雅之士。清朝末期,学院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中原最早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建国之后,该地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