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文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成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城西郊,是玉山西大门,与广丰县毗邻,浙赣铁路和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冰溪河与玉琊溪的会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沛,土地平坦,是一个发展经济区域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特产有芋头.

历史沿革

文成镇是以文成塔(又称十里山塔)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文成区、三区辖灵湖、莲湖、珠湖乡,1958年撤区将灵湖、莲湖、珠湖三乡合并成立三湖人民公社,1968年改为三忠公社,1970年仍恢复三湖公社,1984年体改后为三湖乡,下辖姜宅、邱家、十里山、洪家、山边、板桥、金桥、珠湖、王山、毛塘、莲湖、占坂、五排、六亩、乌鹰、文成、后弄、金交18个行政村,1985年冬改为文成乡,1994年4月撤乡改名为文成镇仍辖文成、十里山、姜宅、邱家、洪家、山边、板桥、金桥、珠湖、王山、毛塘、莲湖、后弄、金交、六亩、五排、占坂、乌英等18个行政村。1997年2月文成、后弄、金交3个村划入冰溪镇管辖。2000年县农科所改制后,将县农科所原水果队11户34人划入邱家村管辖外,其余均划入洪家村管辖。

行政区域

辖十里山、邱家、姜宅、板桥、山边、毛塘、金桥、珠湖、占坂、莲湖、乌鹰、六亩、洪家等1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十里山。

地理环境

文成镇地势东南高和西北偏高,中部为平原,由于信江河东西流向,中部形成滩涂河谷地貌。最高点武安山脉黄巢窑,海拨245.9米,最低点占坂村,海拔78米。年平均日气温17.5℃,属亚热带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5.4℃,7月份平均气温29℃,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为5861.2℃,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5396℃;全年无霜期262天左右,春夏雨量充沛,秋冬雨少易旱,年降水量1901.2毫米,春夏季占年降水量四分之三。信江河沿岸的姜宅、邱家、十里山、洪家、板桥、珠湖、莲湖、占坂及金桥、山边等村部分为砂质土和粘质土,土层深厚,是粮食和蔬菜的主要产地,森林覆盖率35.3%。

经济状况

文成镇是玉山县经济发展大镇之一。到2000年文成镇工农业总产值在551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1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260元,比1979年分别增加了7.8倍和36倍。其中工业占40.2%。1979年镇办企业主要有建材厂、乌鹰石灰厂、建筑工程队、黄砂厂、砖瓦厂、农机厂。1984年镇办企业发展到1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6万元。上交国家税收0.4万元,实现利润2.1万元。1994年,文成镇成立了“玉山县联信碳酸钙厂”建设指挥部,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及实施措施。从南京引进了技术,创办了“速溶茶厂”,从上海引进技术,引进资金800万元,在城西工业区创办了“玉山县联信碳酸钙厂”,从福建引进人才和资金,创办了“姜宅、十里山塔山及异地(林岗乡)的成山机砖厂,并且个体私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3年底,文成镇企业发展到了524个,其中镇办企业15个,村办企业11个,完成总产值2361万元,创税利121.3万元。1998年上半年开始,镇人民政府对文成镇企业采取股份制,风险抵押承包和包干租赁制的形式,对镇办企业建材厂、农机厂、黄砂厂、福利厂、建筑公司、砖瓦厂、灵湖坝电站等进行了改制。1999年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先后对福利厂、农机厂、灵湖坝电站等企业进行了资产清查和评估,实施以拍卖为主要形式的改制,盘活了资金。同年,开发和创办了以320国道文成段为轴心的山边工业小区,扶持了个体户郑先树创办山边机砖厂,金桥个体户欧阳敏明汽车修理厂,引进福建郑老板,创办文成加油站。到2000年底,文成镇个私企业已达260家,完成企业总产值2610万元,实现税收88.2万元。 文成镇文成镇土地肥沃,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是玉山县产粮和蔬菜供应基地之一。但是,由于小农经济意识较强,加之旧的生产模式的客观存在,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单一,197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60元;1982年,文成镇全面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养、加工业及经商等个体经济;1984年加强调整农业的力度,大胆发展各种专业户,加大发展村办、户办和联户办企业,出现许多文成镇乃至玉山县的种养殖专业大户,金交村徐敏明养猪近3000头,珠湖村缪康清养猪1000头和十里山村洪芽仔养鸡大户,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0元,较1979年的4.5倍。1986年又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广水果上山,蚕桑下滩。经济作物以西瓜、甘蔗、油菜为主,到1993年粮食达13202吨,甘蔗9760吨,油菜籽480吨,荸荠65吨,水果250吨,文成是玉山县西瓜的主要产地,主要有姜宅、山边、邱家、金桥等行政村。姜宅西瓜是玉山县历史上著名的特产,畅销省内外。文成镇种植的西瓜主要品种有花瓜、新澄1号、聚宝1号、新红宝及礼品小西瓜等。金桥村已成为水果专业村,姜宅是柑桔、西瓜专业村,山边村是蚕桑专业村。1996年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蔬菜、食用菌菇、食用笋、生猪和特种水产养殖规范化,产业化。同时,山边、姜宅、洪家、邱家等村既是江西省农业开发项目区又是观光高效农业的试范点。 文成镇1999年开始对文成镇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行菜——稻——菜和豆——稻——豆种植模式,调减早稻种植面积6000亩,发展春玉米、早大豆、白玉豆及秋豌豆等主要经济作物,秋豌豆是文成镇的主要特色产品,畅销上饶、南昌及上海、杭州、温州等地。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出口销往香港、澳门及南洋等国家和地区的玉山大清丝豆就出产在文成。为了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分别在十里山、珠湖、山边、乌鹰村设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到2000年底,文成镇农业产值达2900万元。文成镇政府认真抓好水土治理工作。自1984年开始到2000年进行水土治理,先后投资680万元,连续造林护林不松懈,文成镇新造薪炭林18000亩,果园5000亩,基本上控制住了水土流失。1984年以来,文成镇已栽松树14000亩,杉树4000亩,水果树5000亩,既发展了经济又治理了水土流失。[1]

城镇发展

1984年镇政府投资80万元建起100千瓦的灵湖坝发电站。1988年以来,文成镇的水利基础设施发展较快。1988年——1992年投资13万余元,对灵湖坝万亩灌区主干渠两岸进行了干彻块石,提高了干渠的利用率。1989年7月1日五排枫树湾水库因连续几天暴雨袭击而倒塌,冲毁良田64亩,经济损失22万余元,当年7月1日,镇政府决定投资10万元,五排村自筹3.5万元重建了一座小(二)型水库。1992年5月份又投资4万元为王山、毛塘两村建起了一座长124米的引水渡槽。1999年又投资6.5万元建起了五排千年松水库,同年投资6万元为占坂村修复了长120米的拦河大坝。文成镇先后在板桥、洪家、珠湖、五排、金桥5个行政村建立电灌站,总投资9万余元,增加灌溉面积2300亩。1997年在实施“赣中南项目”时,文成镇的水利建设投工共18万个,完成土石方27万立方米,改建5公里长灵湖坝主干渠和2.2公里长的小梅溪,兴建了2500米长的后垅河堤,新建排灌2座,抢收了大塘、江家坞水库,抢修水毁设施28处。到2000年底文成镇有小(二)型水库10座,山塘水库95座,总蓄水量460万立方米,电灌站26座520千瓦,大小水渠420条,总长188.6公里,文成镇20000亩农田基本上旱涝保收。[2]

社会事业

文成镇自1979年以来,社会各项主要事业发展较快。投资18余万元,拓宽和改建了十里山中心集镇街路;拓宽和修复了珠湖、王山、毛塘、山边、邱家、姜宅、占坂、五排等镇村公路16条,长60余公里,还为姜宅村建有宽4米长2公里的水泥硬质化道路;2000年镇政府投资18.5万元,新建起一座460平方米的敬老院。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后,1999年和2000年镇政府分别在邱家、占坂两村投入了资金,为灾民建起了邱家灾民新村和占坂灾民新村,使35户灾民安居乐业。教育投入,1979年至2000年期间,共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改建、维修危房4500平方米,新建校舍12600平方米。1996年镇政府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双基”达标,当年投资265万元,将珠湖、王山、毛塘、金桥、板桥、洪家、邱家、姜宅、莲湖、占坂、五排、金交等12个村完小进行规范重建;镇中学新建的一幢教学大楼面积3400平方米,整个中学的校舍已有6700多平方米。文成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无盲率达99.86%。医疗保健事业,2000年投资10万余元新建镇卫生院一座,健全和完善村级卫生室15个。移动和联通分别在金桥、山边村建有基站各一个,文成镇已有2300多户安装了电话,镇政府及珠湖设有电视传播站。文成镇不仅是西瓜、白玉豆、秋豌豆、红芽芋的主要产地,同时又是享有历史声誉的大青丝青豆的主要产区。文成镇的主要矿藏有玄武岩、石灰石、石煤及姜宅石材。

相关视频

玉---文成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