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文言文

增加 9,819 位元組, 3 年前
使用页面处理(refimprove、linkrot)给页面添加标签
{{Multiple issues|{{refimprove|date=2020年9月}}{{linkrot|date=2020年9月}}}}
 
[[File:文言文1.jpg|缩略图|[https://toutiao.sanhao.com/news-detail-33785.html 原图链接]文言文]]
{{Infobox language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 春秋 ]][[ 战国 ]] 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File:文言文3.jpg|缩略图|左|[https://pro.jd.com/mall/active/46Vsus7SpKRgDbyAUitFHeBJnthu/index.html?cu=true&utm_source=baidu-search&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t_262767352_baidusearch&utm_term=142876244487_0_d1c7e714c46446dea78c0f7183e4cf1d 原图链接]文言文]]
据学者[[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而当时的书面语(即文言文)已经开始向复古和口语化两个方向发展。<ref name=hs>{{cite book|title=白话文学史|author=胡适|ISBN=7530632493|publisher=百花文艺出版社}}</ref>至[[中国]][[唐朝|唐]][[宋朝|宋]]时期,华语族诸语言的口语与[[先秦]]时期口语差异更加明显,这时,有三种书面语。
在20世纪之前,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文,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以及[[马来西亚]],是[[士大夫]]都能通晓的,故文言文使用在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因而能以[[笔谈]]的方式跨越[[语言]]之间的屏障,如19世纪时操[[朝鲜语]]的[[朝鲜王朝]][[兴宣大院君|云岘君]]与[[清朝]]大臣[[吴长庆]]笔谈、20世纪操[[闽南语]]的[[林献堂]]与操[[粤语]]、[[官话]]的[[梁启超]]于日本[[长崎市|长崎]]笔谈。
近代, [[ 东亚各 ]] 国民族主义兴起,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各国官方语言([[日语]]、[[韩语]]、[[越南语]])代替;而在中国,则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被基于北方[[官话]]的[[白话文]]取代。
[[File:文言文4.jpg|缩略图|[http://g.tuxi.com.cn/viewb-98649541196715-986495411967150259.html 原图链接]文言文]]
==定义与分类==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File:文言文5.jpg|缩略图|[http://www.wuxispring.com/baike/wiki/%E6%96%87%E8%A8%80%E6%96%87 原图链接]文言文]]
==特点==
文言的特点,相对[[官话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彙'''两方面(以下所述各项特点皆为举例而未完备。):
 
===句式结构===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
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
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
“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 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
 
例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
“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何……之,解释为“怎么……这样啊”。
 
例如: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
 
例如:
 
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7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
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语法特点===
| 流传 || 有一定传统文学修养者,但可于东亚通行 || 一般中小学生也能看懂,广传于华文世界
|}
 
===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
 
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
 
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
 
所:也
 
乃 :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文体分类==
==外部连结==
*[[Wikipedia:文言文维基百科|维基大典]]
*[http://chincenter.fg.tp.edu.tw:8080/ 文言文学习]{{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ttp://www.gsr.org.tw/ 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
==参见==
{{InterWiki|code=zh-classical}}
{{Wikibooks|文言}}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虚词]]
*[[笔谈]]
*[[通用语]]
{{-}}
{{汉语}}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800 语言学总论]]
3,8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