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斯万特·佩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斯万特·佩博

图片来源。

斯万特·佩博Svante Pääbo,(1955年4月20日 - )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专家。在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986年,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腺病毒的E19蛋白质如何调节免疫系统。

1986-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II做博士后研究。

1987-1990年,佩博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服务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暨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斯万特·佩博还是美国、瑞典等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年,斯万特·佩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在公报中说,斯万特·佩博的开创性研究产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他的研究通过揭示所有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为探索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提供了基础。[1]

古遗传学的创始人之一

古遗传学是一门利用遗传学方法研究早期人类和其他古代种群的学科。

1997年,佩博对现代人已灭绝的近亲“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进行基因组定序,成为开创性的研究。佩博及其同事报告了他们对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mtDNA) 的成功测序,该线粒体DNA来源于尼安德河谷费尔德霍夫石窟中发现的一个标本。[2]

2006年,佩博宣布了一项重建尼安德特人整个基因组的计划。

2007年,他被《时代》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之一。

2009年2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年会上,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宣布完成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初稿。与454生物科学合作对超过30亿个碱基对进行了测序。

获奖与荣誉

1992年,获德国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

1997年起,一直担任在德国莱比锡的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2008年,被《新科学家》评为8位年度科学英雄之一。

2022年,因破译已灭绝古人类的DNA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进展将增加对人类进化的了解。[3]

个人生活

他的生父苏恩·伯格斯特龙(Sune K. Bergström)是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共同得主之一,是瑞典知名生化学家。佩博他的私生子,母亲卡琳·帕博(Karin Pääbo)是爱沙尼亚化学家。佩博出生后就从母姓。

2014年,佩博在科学书籍/自传《尼安德塔人:寻找失落的基因组》中,出柜为双性恋。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但却爱上了一个相当“男孩子气”的女性灵长类学科学家Linda Vigilant。两人在莱比锡结婚,育有一子一女。[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