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

地理位置: 新加坡美芝路纪念公园

象征: 新加坡的四大文化

类别: 人文景观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的建立构想始于1962年。这一年,新加坡多个地方相继发现日本占领时期被屠杀者的遗骸。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同年成立了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遗骸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揭幕, 每年2月15日,这里都会举行悼念会以纪念在二次大战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死难的平民。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也象征新加坡四大种族在二战期间共同挣扎求存的精神。[1]

基本介绍

新加坡沦陷

新加坡日治时期由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海峡殖民地政府投降起,至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日军投降仪式为止。日占时期是新加坡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日军,尤其是宪兵队,做出了诸多暴行。为了报复新加坡华人之前支持中国抗日和新加坡的义勇军,在星洲沦陷以后,日军对新加坡华裔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新加坡大屠杀)借以泄恨。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1942年1月31日,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半岛。1942年2月15日(春节),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新加坡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甄别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于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都被带到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建造"死亡铁路"。

建立纪念碑

建立新加坡和平纪念碑(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的构想始于1962年。在这一年,在新加坡多个地方相继发现日本占领时期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于是在2月28日成立了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遗骸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主持下宣布落成揭幕。李光耀在致词说,这座纪念碑标志着一种经验和教训,它时刻提醒人们,当他们对未来的事物与发展毫无准备之时,什么可怕的祸患都可能降临。"只有我们痛定思痛,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明智而勇敢的巩固我们的未来,我们许多死难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牺牲"。此后,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远处就能够看到纪念碑那高达70米的碑身高耸入云。四支锥形的白色石柱,组成一座巨大的锥形石塔,插入蓝天,象征新加坡的华裔、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所共同担负的苦难和精神。纪念碑四周环绕着碧水,方形基座的南北两面由石阶分成四个面,分别由四种文字写着"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1942-1945"。沿石阶而行,穿过水池,来到纪念碑的中心。在四支石柱上,各自有一面铭文,记录着纪念碑建立的始末。而在整个建筑的中央,有一尊半人高的方形石台,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纪念碑下埋葬的,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新加坡市郊山谷内发现的,被日军杀害的数千具尸骨。新加坡后人把探查、发掘的骨骸安置在此处,让亡魂得到永久的安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