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妙镇属于重庆市涪陵区管辖,位于涪陵区西南部,距城区58.2公里。北依石和乡,东临堡子镇、蔺市镇,南靠增福乡大顺乡,西与双河口,丰盛古镇接壤。总面积48.2万亩。人口4.7万人。辖9个村,41个自然屯,1962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新妙公社;1987年政社分设时改叫新妙镇。

内容概要

新妙镇属于重庆市涪陵区管辖,位于石龙乡西南部,距县城58.2公里。北依石龙乡,东临堡子镇、中和镇,南靠增福乡,西与龙兴接壤。总面积48.2万亩。人口1.4万人。辖6个村,41个自然屯,乡人民政府驻赵家屯。1962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新妙公社;1987年政社分设时改叫新妙镇。

简介

新妙镇地处长江南岸,涪陵区西南部,位于涪陵、南川、巴南区的交汇处,103省道横贯南北,渝巴二级路纵穿东西,是重庆市2003年规划建设的中心镇和涪陵区四个小城镇、三个革命老区和重点移民乡镇之一。距重庆市主城区37公里,涪陵城区4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38.6平方公里,镇辖22个村1个居委,129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15313户,46897人。镇党委下辖区1个教育总支、4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852人,其中,农村党员1379人。新妙镇地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腹心地带,是重庆至涪陵的陆路中转站,也是新妙片区两镇一乡的经济文化中心,辐射明家乡以及巴南区麻柳镇、长寿区江南镇、南川区太平镇,是涪陵西部最大的商贸流通交易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素有“涪陵最大旱码头”的美誉。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08万元,比2006年增长3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4万元,比2006年增长56%;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612元;出栏生猪35450头,牛羊2586头,禽兔932000只;流转土地3600亩;签订招商引资协议22家,协议资金29660万元,新注册落户企业10家,到位资金3125万元;现落户企业达到40家,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182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 资12023万元,(其中投入资金1628万元新建开平、弋阳、行政、适园、互助、十字、鹅岭村至明家乡清风村等乡村级公路21公里,拓宽改造开平、同协、互助、庆林、德新、游江老街等村级34公里,硬化郑家、弋阳、北门、游江、鹅岭等村23.3公里的村道路)比2006年增长130%,投资145万元 新修集中供水人饮工程2处和两汇水厂附属工程,解决了两汇场镇和互助、北门2个村30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250余万元动工行政路-甘家坪1公里街道和普陀大道-玉皇观1.33公里街道建设,新建住宅小区近3万平方米,增加场镇人口近1500人,2007年底,我镇场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万人,城镇化率达43%,到2009年底,行政路、适白路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场镇扩容5000人,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59%的目标,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新妙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是力帆集团总裁尹明善、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潘昌义的家乡。境内既有著名的普陀寺、木鱼山佛教文化名胜景点和弋阳桥农民讲习所、玉皇观等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基地,也有梨香溪、四合竹海等生态旅游资源。更有共和国元帅刘伯承血战丰都负伤辗转到此,新妙儿女舍身掩护的动人佳话。

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特色文化的形成迫切的需要居民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新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坚持城乡一体化战略,大胆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新妙镇已经成为全区统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排头兵,不仅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村镇”,而且还连续七年荣获区小城镇建设考核一等奖。

以重庆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平台,新妙镇抓住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腹心地带的机遇,围绕“三点两线”打造园区经济,先后引进南方金山谷农牧有限公司和温州工业小区,为城镇经济全面提速奠定了基础。其中,南方金山谷农牧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21.8亿元,将在新妙镇建成集种猪饲养、猪饲料生产、肉食品加工为一体的配套产业链。2008年全年共完成3个村8块697亩地的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已开工建设6个地块,其中隔离场和核心原种场的

建设已竣工。与此同时,由25家浙江省温州市投资商合作开发、占地总面积320亩,总投资5亿元,主要涉及机械制造业领域的温州工业小区也在2008年4月如期开工。目前,园区场平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内即可交付企业使用。除此之外,新妙镇党委政府还将继续抓好畜牧、水果、蚕桑、榨菜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重庆至涪陵陆路中转站以及新妙片区两镇一乡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1]

相关视频

美丽乡村之新新街道上妙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