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屋蚵间石沪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园新屋蚵间石沪群(tvbs.com.tw图片) 原图连结 来自 tvbs.com.tw 的图片
桃园新屋蚵间石沪群(sixstar.moc.gov.tw图片) 原图连结 来自sixstar.moc.gov.tw 的图片

新屋蚵间石沪群,位于桃园市新屋区沿海一带,石沪开始于清朝时期,约有三百年的历史,新屋蚵间石沪群是全台湾最大的石沪群,也被称为“海上长城”是一处被登录为文化景观的石沪群。

沿革

新屋蚵间石沪群约始于1735年(清朝雍正13年),平埔族祖先来台开垦,于日本时期,石沪渔业被视为具有特殊性,在当时沿海渔产丰富,台湾总督府规定石沪渔业需要有“渔业免许状”才能捕捞渔群以增加税收[1];新屋蚵间石沪群于2019年4月登录为文化景观;2019年3月桃园市文化局召开第一次文化资产审查会议;2019年拟定“新屋蚵间石沪群”文化景观保存及管理原,2020年完成保存维护计划[2]。 新屋蚵间石沪群,面状分布完整,其中以2、3、6号保存的比较好,而且还在使用,2号石沪:在3号内侧,是现在保存最好而且还在使用的,面积约16786.8平方公尺;3号石沪:在石沪群最外侧,由于受侵蚀的比较严重,沪堤几乎消失但石沪基础仍清楚可见,面积约15704平方公尺;6号石沪:目前仍有捕捞的作业,堤内有海沙淤积,面积约7568.6平方公尺。 [1] 石沪对于在地客家人来说称做“石塭”,所称的“塭”是靠近海岸用来养鱼类或贝类的小陂塘,在新屋区沿海的居民说“石塭”说的就是“石沪”;石沪是用光滑圆润的卵石堆叠而成,堆叠与高度的拿捏是需要特殊的工法与技巧,才能鹅卵石堆成稳固的维构,而堆叠出长长的高堤,是用来阻断涨潮时靠岸觅食鱼群的退路将渔困住。 在新屋区盛行石沪捕鱼的方式,在当时石沪曾有20多座,依统计有永兴村2座,永安村1座,笨港村5座,深圳村8座,现在留下来的就只有蚵间村8座,深圳村2座,其中以蚵间村保留最完整[3]

视频

参考来源

  1. 1.0 1.1 ch/culturalLandscape/20190430000001 新屋蚵间石沪群 国家文化资产网,2019-04-08
  2. 新屋石沪群 桃园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处
  3. [ http://sixstar.moc.gov.tw/blog/cyg628/myArticleAction.do?method=doViewArticleNewDetail&articleId=47098 新屋蚵间石沪]文化部台湾社区通。2012-12-03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