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疆细毛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疆细毛羊

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简称新疆细毛羊。体形较大,公羊体重85~100kg,母羊体重47~55kg。公羊大多有螺旋形大角,

鼻梁微隆起,颈部有1~2个完全或不完全的横皱褶。母羊无角,鼻梁呈直线形,颈部有1个横皱褶或发达的纵皱褶。

胸部宽深,背腰平直,体躯长深无皱,后躯丰满,肢势端正,被毛白色。

中文名新疆细毛羊

别 名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

门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

亚 纲真兽亚纲目偶蹄目

亚 目反刍亚目科牛科

亚 科羊亚科属绵羊属种绵羊

亚 种新疆细毛羊

特 点体躯深长、结构良好、体质结实品 种杂交培育品种

产地

该品种原产于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种羊场,是我国于1954年育成的第一个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

用高加索细毛羊公羊与哈萨克母羊、泊列考斯公羊与蒙古羊母羊进行复杂杂交培育而成。

该品种适于干燥寒冷高原地区饲养,具有采食性好,生活力强,耐粗饲料等特点,已推广至全国各地。

羊毛产量

新疆细毛羊的种公羊毛长平均为11.2厘米,成年母羊毛长平均为8.24厘米,幼龄母羊毛长平均为8.2厘米。

成年种公羊平均产毛量为12.42,净毛重6.32公斤,净毛率50.88%。成年母羊年平均产毛量为5.46,

净毛重2.95公斤,净毛率52.28%。幼龄公羊年均产毛量4.89公斤,净毛量2.49公斤,净毛率51.01%。

幼龄母羊年均产毛量4.17公斤,净毛量2.46公斤,净毛率52.15%。

羊毛特性

新疆细毛羊的毛,其细度、强度、伸长度、弯曲度、羊毛密度、油汗和色泽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1995年,伊犁巩乃斯种羊场2.3万只细毛羊平均净毛产量高达3.32公斤,毛长9.98厘米,创造了国内育种

场细毛羊大群平均净毛单产的最高纪录,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业丰收奖和全国农垦系统羊毛最高单产奖。

用细毛羊的毛纺织出的各类毛纺或混纺织品,畅销国内外,深受人们的青睐。伊犁生产的“萨帕乐”牌优质羊毛已畅销全国。

新疆细毛羊,不仅产毛量高,而且羊肉细嫩味美,很受各族人民喜欢。来到伊犁的人们在品尝细毛羊的羊肉后,

都会赞不绝口地说:“伊犁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特点

该品种体躯深长、结构良好、体质结实。公羊有螺旋形大角,母羊无角,颈下有1至2个皱褶,新疆细毛羊适应性强,

耐粗饲,放牧抓膘性能好,增重快。成年公羊体重平均为93公斤,母羊为46公斤。产肉性能良好,

成年羯羊平均体重为65.6公斤,屠宰率平均为49.5%,净肉率为40.8% 。

发展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新疆细毛羊产业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但仍取得了巨大成就。1954年新疆细毛羊育成,

填补了我国细毛羊品种的空白,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绵羊改良工作,并率先推广绵羊人工投精技术,

到1958年全区选配母羊达300万只,之后每年净增约80万只以上,到1981年新疆细毛羊、改良羊达860

万只(其中新疆细毛羊240万只),占绵羊总数的46.7℅,细毛、改良毛年产2.6万吨,占绵羊毛总产的82℅。

30年累计生产细毛、改良毛31.8万吨,绵羊毛产值增长20倍,为新疆牧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1990年,新疆绵羊年末存栏数为2381万只,其中细毛羊数量约为1200万只,占绵羊总数的50.39℅。

20世纪90年代初,羊毛价格开始下跌,在进口外毛的冲击下,新疆细毛羊生产陷入低谷。自1992年以来,

新疆细毛羊产业发展持续滑坡,细毛羊数量锐减,到1996年底,新疆绵羊存栏已达到2638万只,

但其中细毛羊数量却下降到了900万只。到1999年底存栏数已突破3000万只,但细毛羊产业发展并没有明显起色,

至今难以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在此期间,种羊场的羊群大部分承包到户或归牧户所有,集体的羊群私有化后,

由于羊肉价格高等原因,受利益驱动,牧民把粗毛公羊放入细毛母羊群中配种,

恢复到粗放经营的方式,使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细毛羊业遭受严重挫折。

紫泥泉种羊场

紫泥泉种羊场始建于1953年,现为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全国农垦百家良种企业,是培育中国美利

奴羊(新疆军垦型)的原种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该场就开始了细毛羊育种工作, 1952年引进阿

勒泰细毛羊作父本改良当地哈萨克土种羊,在以刘守仁为首的一批著名育种专家的努力下,经过12年级进杂交,

完成了对粗毛羊的根本改造,羊群被毛达到同质化。1966年引进澳大利亚波尔华斯羊,提高了毛长,

改进了羊毛质量, 1970年经国家农垦部鉴定,命名为"军垦细毛羊"。1972年引进澳美公羊,经过10余年精心选育,

于1985年育成新品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有A型和B型两个品系。1987年以后,

又相继育成了强毛品系、毛密品系、多胎品系和U品系细毛羊。

产业现状

新疆已成为养羊大省,表现为饲养量大,居全国第二位。但从养羊现状看,新疆又是养羊生产水平和技术发

展相对落后的省区。新疆与内蒙古、辽宁、吉林都是我国主要的细羊毛产区。由于新疆细毛羊产业在20世纪

90年代初大幅度滑坡,细毛羊数量锐减,羊毛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在四省区中,新疆细羊毛占羊

毛总产的比例是最低的,吉林为 87.82%,内蒙古为 56.20%,辽宁为53.11%,新疆仅为44.55%。新疆羊毛

的整体品质低于其它三省区,经济效益也低于其它三省区。在细毛羊的数量、品质、羊毛单产等方面更是

低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新疆细羊毛细度以60-64支为主,虽然近几年已开始选育推广细型、超细型细毛羊,

但70-80支羊毛极少,无法形成有竞争的批量产品。与养羊业发达国家主攻80支、90支和100支品种形成了

明显的反差,不能适应国际毛纺工业向超薄型发展的形势,也是制约新疆细毛羊生产的关键。澳大利亚等国

出产的细羊毛比新疆地产的细羊毛在价格上要高出许多,差距主要在羊毛品质上,羊毛越细越值钱。

要扭转增产、不增收,产毛不如产肉的状况,首先要尽快发展细型细毛羊和超细型细毛羊,

在这方面新疆是有发展潜力的。[1]

参考资料

  1. 新疆细毛羊,搜狗, 2015-04-07